“草根”夫妻11年捐款26万余元

舍不得吃,舍不得住,舍不得给孩子买新衣服……但捐起款来,他们却毫不含糊。11年里,新和县依其艾日克镇托玛村农民图尼牙孜·麦麦提和妻子乌守汗·托乎提用烤羊肉串挣来的钱向河北邯郸和新和县捐款20万余元,还长期捐助4名孤儿。


3月13日,记者在托玛村见到图尼牙孜·麦麦提夫妻。他们家的墙上挂满了邯郸受助群众送的锦旗,以及二十多本邯郸当地民政部门和红十字会颁发的表彰证书。


2002年春,图尼牙孜·麦麦提和乌守汗·托乎提刚结婚不久,就从新和乘坐火车到河南平顶山投靠朋友,在朋友的饭馆打工挣钱,一个月后买了两张火车票,来到河北邯郸峰峰矿区。


“我和妻子从小都是孤儿,跟着亲戚邻居长大的,什么样的苦都不怕。”图尼牙孜·麦麦提回忆说,当年他和妻子拎着简单的行李来到人生地不熟的峰峰矿区,对于今后的生活有些茫然,两人呆呆地站立在街头。


“你们是从新疆来的吗?会不会烤肉?”夫妻俩茫然的样子被身后一家餐馆的老板观察了很久,最后这位老板走向他们询问,并让他们在自家餐馆门口摆起烤肉摊,还给他们介绍了租房子的地方。


半年后,夫妻俩在峰峰矿区南头村租了一间门面房,主营烧烤,每天40张桌子座无虚席。


这期间,图尼牙孜·麦麦提夫妻总会不断得到身边人的帮助。“我们缺钱的时候,邻居会给我们借钱。有一次我犯了阑尾炎,邻居介绍了一位医生帮我治病,他们知道我们没有钱,就没收我们的钱。这件事使我俩特别感动。”乌守汗·托乎提说,“每次不管我们遇到什么困难,都会有人站出来帮助我们。”


随着生意的好转,夫妻俩存了一点钱。有了钱,他们就想要回报身边的人,回报社会。


2008年,汶川地震,图尼牙孜·麦麦提夫妻捐款1300元。那是他们人生中的第一次捐款,从那以后,夫妻俩做起了“草根慈善”,每年都会为峰峰矿区的养老院、特殊教育学校和社会上的孤儿等进行捐赠。2015年,夫妻俩通过当地民政部门长期捐助4名孤儿,每名孤儿每年给予2000元资助金。


11年来,夫妻俩共捐助了多少人?捐赠了多少钱?当被问及这些问题,乌守汗·托乎提说:“我们哪能记得清,粗略算一下,这些年应该捐了20万余元。期间多次回新和,在新和捐款大约6万余元。”


夫妻俩有一儿一女,女儿15岁,儿子12岁。对“外人”大方的夫妻俩,却基本没有给两个孩子买过新衣服,孩子们穿的衣服都是左邻右舍送的。夫妻俩每次从邯郸往返新和,都乘坐火车硬座,在邯郸租住的也是简陋的平房。“我们会一直把慈善做下去,感恩帮助过我们的好心人,回报他们,回报社会,为孩子树立更好的榜样。”图尼牙孜·麦麦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