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平等、多元的冲突与发展

30 路标:自由主义为什么会“反复死亡”?


刘擎·西方现代思想40讲

7小时前

30 路标:自由主义为什么会“反复死亡”?

刘擎亲述

你好,我是刘擎,欢迎你来和我一起探讨西方现代思想。

在上一板块,我们讲解了思想家对于20世纪历史的反思。这一讲开始,我们进入一个新的板块,探讨的主题是:自由主义及其批评者。

为什么要专门用一个板块来讲自由主义呢?原因很简单,自由主义是西方现代思想的主流,到了20世纪下半叶更是占据了支配地位。但这里有个反讽的现象,就是自由主义虽然是西方的主流意识形态,却一直遭受质疑和批评,而且反复被宣判为濒临死亡或已经死亡。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我读过一篇文章,题目就叫做《自由主义的多次死亡》。这篇文章对谷歌收录的3000多万本图书做了词频分析,发现自由主义的最初死亡发生在1870年代,在进入20世纪时又多死了几次,到了1920年之后,几乎就是一直在连续不断地死亡。而相比之下,威权主义似乎从来不死,而保守主义只是偶尔死亡。

可是一种思想,怎样才算是死了呢?就是它不再能够成为社会生活实践的指南,只能进入博物馆,成为考古研究的对象了。

自由主义不断被宣告死亡,恰恰表明它还活着,仍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但同时也表明,对于自由主义的主导地位,存在着许多深刻的不满。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是自由主义在现代的发展中遭遇了越来越强的平等主义的压力。也就是说,自由面对着来自“平等”的挑战。

从“特权”到普遍的自由

过去的自由和我们今天理解的不太一样,在古代社会,自由本来是一种“特权”。现在说到“特权”,通常是指 “一般人没有的权利”。但其实“特权”最初的含义恰恰是“个人特有的权利”。英文中的特权叫做privilege,在词源学上说,它来源于两个词:一个是private(私人的),一个是lex(法律),特权就是这两个词合成的。所以特权呢,就是指“私人享有的法律权利”。

那自由和特权又有什么关系呢?在古代,特权与等级制联系在一起。等级结构中,每个阶层都有自己的特权,领主有领主的特权,商人有商人的特权,农民也有农民的特权。比如,领主有权向佃农收税收粮,而佃农有权要求领主保护他们。这里的“特权”,实际上是指“你能够如何自主行动”的意思。换句话说,根据等级位置,你有特定的不受侵犯的自主空间,这就是你的自由。

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等级制被打破了,“自由”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标志性的事件就是法国大革命。大革命摧毁了等级制度,推动了新的普遍自由观念的广泛传播。人们开始认识到,人生而平等,应当平等地享有同样的自由。

来自“平等”的挑战

但是你稍微想想就能发现,自由和平等之间很容易产生冲突。比如让一个健硕的小伙子和一位天生腿部残疾的人赛跑,说,你们自由竞争吧,结果怎么可能平等呢?那么为了平等,是不是要让竞争的优胜者,把赢得的奖品交出一部分,来补贴失败者呢?但这会不会是侵犯了优胜者的自由呢?

在大革命一开始,普遍的自由权还只是理想,但随着历史的发展,越来越多人开始要求平等地享有自由,形成了巨大的社会压力。传统的自由主义就面临一个选择:要么被社会发展淘汰出局,进入历史的博物馆;要么就必须认真对待平等的问题,也就必须平衡兼顾自由和平等这两种价值。

在自由主义的发展中,确实出现了这样的变化。如果把我们熟悉的自由主义思想看成一个大家族,家族里辈分最高的,就是17世纪英国思想家约翰·洛克所代表的自由主义,强调个人自由和基本权利,限制国家的干预,这被称为古典自由主义。而到了19世纪,约翰·密尔这一代,出现了所谓现代自由主义,在坚持自由的同时非常重视平等的价值,也就特别关注社会正义和政治民主的问题。

但更复杂的是,随着历史继续演进,平等的压力不断上升,因为要求平等的民众越来越多,而平等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比如,法国大革命虽然宣称人人平等,但当时并没有把女性包括在内。再比如,最初的平等诉求主要公民权利的平等,像是投票权和宗教自由的权利,后来就延伸到了经济和文化领域的平等。

平等的范围一直扩张,自由主义就需要不断地面临新的挑战,不断做出新的回应。

而且自由权利的内涵本身也在发展演变。比如今天有人主张,我们应该有权自由选择自己的性取向,甚至自己的性别。这恐怕是三百多年前的约翰·洛克做梦也想不到的自由问题。

你看,来自“平等”的挑战层出不穷,而自由本身的涵义也不断丰富。最终结果就是,自由主义衍生出多种多样的派别。比如在政治领域的历史上,法国有过自由放任主义,德国有过秩序自由派,英国有过福利国家,美国有过强国家干预的罗斯福新政,而英美在里根-撒切尔时代都有过新的自由放任主义。

所以,自由主义思想确实就像一个大家族,成员之间血统相近,但每个人呢又不太一样。这么一个大家族,就像家里有一大堆孩子,都去学校上学,有的特别会考试,有的会打篮球,有的会跳舞,但同时呢,有的数学不好,有的语文不好,有的和同学关系不好。于是这个大家族三天两头就会听到表扬和赞赏,也受到接连不断的批评和抱怨。

这就解释了开头的那个问题,为什么自由主义一直在“死亡”?其实是因为,自由主义有着丰富的内在多样性,同一个人可能会批评其中的一种,却又赞同另一种。于是,自由主义总是会遭到各种攻击,同时也会获得各种支持。

现代的“三全其美”

当然,自由主义成为主流思想,不仅仅因为内部的多样性。更重要的原因是,西方社会很难找到另一个方案去替换它。为什么呢?

因为进入现代社会,人们追求普遍自由平等,而在现代世界已经祛魅的大背景下,一旦有了普遍的自由平等,就一定会衍生出第三种诉求,那就是生活理想的多样化。

这样一来,自由,平等,多元,就成为现代世界无法逆转的基本条件。如果放弃其中任何一种,世界就会变成和现在完全不同的平行宇宙。要兼顾这三种诉求,这从来就是一件复杂而困难的事情,总是找不到一个完美的方案。

比如激进主义可能更注重平等和多元,但很可能忽视了权利的自由;保守主义强调自由,但可能忽视了平等,也压制了多元性。相比之下,还是现代自由主义或许最有潜力来同时回应自由、平等和多元这三种诉求,兼顾三种价值。所以,虽然一直在被“宣告死亡”,但在整体上,自由主义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在接下来的这一单元,我们要探讨的是,自由主义究竟提出了哪些方案,来应对现代世界产生的新问题,尤其是来自“平等”的挑战。同时,也将讨论这些方案遭到了哪些质疑和批评。

“全明星阵容”

最后,简要介绍一下这个单元出场的七位思想家,他们是:罗尔斯、诺齐克、德沃金、沃尔泽、桑德尔、泰勒和哈贝马斯。他们七位相互都认识,都出生在20世纪,也都活到了21世纪。其中三位已经去世了,后面四位仍然健在。我还有幸见过其中的三位,和他们有过交谈。

这些思想家有一个相似之处,就是倾向于建立规范性的理论。

什么意思呢?他们最关注的问题,不是如何来描述和解释社会政治现象,这是社会科学家做的工作。所谓规范性理论,就是要致力于论证社会政治应该怎样安排才是好的。

这些思想家都深受英美分析哲学的影响,他们的论述往往非常抽象和深奥,但他们也延续了哲学分析的一个传统做法,就是用日常生活或者思想实验的例子来激发人们的直觉,帮助思考和理解。在后面的讲述中,我会尽可能把他们本人所举的例子分享给你。

当然,这七位思想家的观点并不相同,有的还发生过激烈的争论,有些人还算作自由主义的批评者,被称为社群主义或者共和主义者。但在我看来,在宽泛意义上,他们都属于自由主义大家族的成员,至少是亲戚。他们的研究论述,代表了20世纪最后30年西方自由主义发展的最高水平。

下一讲,我们就来了解其中的第一位,可以与康德、密尔等人相提并论的大哲学家,罗尔斯。

问答

最后给你留一个问题来思考:关于自由和平等之间的冲突,你有什么看法,你认为两者之间有没有相互兼容的可能呢?有什么例子能说明吗?想听听你的见解。我们下一讲再见。

编辑按:课程更新期间(2020年2月24日至2020年4月1日),刘擎老师在知识城邦陪你每天打卡学习。点击关注刘擎老师的知识城邦账号,收看老师每天的“小加餐”。

划重点

1、自由主义在现代的发展中遭遇了越来越强的平等主义的压力。也就是说,自由面对着来自“平等”的挑战。

2、随着历史发展,越来越多人要求平等地享有自由。传统的自由主义就面临一个选择:要么被社会发展淘汰出局;要么就必须认真对待平等的问题,必须平衡兼顾自由和平等这两种价值。

3、自由,平等,多元,是现代世界无法逆转的基本条件。现代自由主义相对更有潜力来同时回应自由、平等和多元这三种诉求,兼顾三种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