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如何读懂一本书》Part2 学霸不会告诉你的阅读方法

如果大家仔细观察,一个经常读书和不读书的人很容易从气质上区别出来,书读万卷气自华,由此可见阅读是多么重要。通过阅读能解决很多问题,因为人需要处理的问题就三类,人与自己、人与他人和人与世界,而这三类问题中最重要的就是人与自己的问题,只有自己改变才能从源头上解决所有的问题。赚不到钱,升不了职,梳理所有的因素后基本就是自己个人的问题,而阅读是最有效的自我增量的方式,学会阅读是每个人实现人生跃迁的最基础一步。上次为大家解释了人为什么要阅读,为什么说讲书是最高效的阅读方式以及如何浸入式阅读,本次为大家继续分享《读懂一本书》的下半部分如何挑书、精读以及讲书需要具备的一些技能和方法。

3.如何挑书

开始阅读以来,不仅是自己还有很多网友都会问到什么样的问题,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才值得读?而本书的樊登老师给出了TIPS原则,是个非常有意思的原则,TPIS是指:

T(tools)工具,能提供一种新方法。新工具的书。如《思考快与慢》,思考的六顶帽子就是一个深度思考的工具。

I(ideas)思想,能给人一种全新的思想、理念的书。比如《认知盈余》就是互联网思考家克莱米舍提出了知识分子的空余时间形成了认知盈余,而认知盈余是一种全新的可利用的社会资源,而中国互联网的教父们受此启发创造了微博、知乎和今日头条等互联网产品。

P(practicability)实用的,这比较好理解,如excel从入门到精通。

S(Scientificity)科学性的,比如《思辨与立场》、《思维简史》等,就是科学性的,这种书就是给你介绍一些科学研究后的结论和过程,特点就是阅读起来不是那么轻松愉快。

根据以上原则,基本那些网络小说就可以排除了,但阅读是思想的碰撞,只要能与原来的思维发生一些什么,就是一种进步值得鼓励,可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读了书跟没读一样,因为过几天就完全忘记了,下面就给大家解释樊登老师的读书方法

4. 如何高效阅读

4.1 阅读的不良习惯

讲如何阅读前,先说说不良阅读的习惯。1.专注力不集中,拿手机阅读;2.阅读无连续性,比如遇到 不懂的就停下来查资料。3.一边阅读一边划自认为的重点。前几点都好理解,重点讲讲第三点,因为最是常见的误区。樊登老师解释了,中学时一些学生尤其是女生那书用不同颜色的荧光笔标记的,真是赏心悦目,而樊登老师的书永远都是跟发下来一样新,可考试的时候樊登老师就是考得比他们好,当时大家都怪樊登老师的脑子好,现在才明白心理学上有一个谷歌效应,就是人脑子特别懒,当一个内容能很容易查到时,脑子就懒得记了,就像谷歌就能知道的东西,大脑是不会去记得,当你把书中的重点划的一目了然就像一下子能谷歌到一样,脑子不会再去重点记忆,这就是不推荐大家涂划的原因,都是有科学依据的。

4.2阅读要庖丁解牛

前面的TPIS选择原则已经告诉我们,每一本书都有自己的使命,那么我们阅读首先要找到的就是这本书的使命。就是要用一句话总结这本书提出了什么问题/想法?介绍了什么现象/工具?而这些问题是怎么解决的?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这个工具如何使用等?其次要是分析作者的思路,了解作者的逻辑。如作者是怎么论证这个问题或者怎么分析和解决这个方案或者是如何使用这个工具的?说起来可能比较抽象,这里介绍一个很好的工具就是思维导图,怎么导呢?就按WHY,WHAT,HOW AND HOW Better 这个思路分解。WHY?这个问题提出的原因和背景?或者这个工具产生的原因和背景。WHAT?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什么?这个工具的是什么?HOW?作者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或者说这个工具是怎么使用的?HOW Better?这个工具使用后能改善多少?问题解决后发生了什么好的改变?基本上按这个思路画出思维导图,能很清楚的了解了作者的意图。最后重要的两点:1、养成收集书中典型案例或奇闻轶事的习惯,就是将一些很有说服力的实验例子或者事迹记下来。2、要学会思考这本书的本质以及对自己未来的帮助。第二点尤其重要,这是将书的内容融入到自己知识体系的重要一步。

5.讲书之路

讲书要学会发音好、会控场、语言要风趣,需要具备良好的逻辑能力、同理心,能让听众听的懂、喜欢听、有收获,因此讲书是对书本的一个重新创作过程,是提炼总结,要在学会阅读的基础上对着导图重新进行梳理和输出。

好了感谢大家的阅读,喜欢的请点赞,将继续为大家推荐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