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传统捕鱼技艺--网类捕鱼(2)


网类捕鱼方法

用网捕鱼的方法很多,按作业形式可划分为镇网、转网、赶网、旋网、拉网、扳罾等。

4、旋网

旋网属密网类渔具,由网衣、纲绳和网脚子组成。

将其平摊在地上,网衣呈大圆形,网脚子呈套在中间的小圆形,长长的纲绳系在网衣中间。在网脚子与网衣的相应部位,每隔一段打一个结,网底就成了一圈网兜。选择水草不茂、水底平坦或是漫坡的河沿淀边作业。



撒旋网是技术活,先将纲绳的一端系在腰间,两手提起网衣适当部位,双手配合,前摇后摆、用力把网抡撒出去,网底在空中呈正圆形扣向水面为最佳。网沉水底后,要稍停片刻,待鱼撞入网兜后再拽纲收网。捕到的上、中、下各层面的鱼都会有,但大个的鱼不多。


5、拉大网


大网属密网类大型渔具。由网纲、网排、网兜、底绳、拖绳组成。

网排是一个个长方形木块,间隔尺许排系在网纲上,网兜上部与网纲系在一起,底部系一条用麻拧成的粗底绳,底绳两端各有一条几百米长的拖绳相连,拖绳上每隔几尺或结疙瘩或扣绳套,以备拉网时挂钩用。



拉大网需十几个人合伙作业,选择水草稀少、离岸不远的河道及淀泊,将网一溜撒入水中,两边各四、五人乘船载着拖绳放绳登岸。每人一个挂拖绳的钩子,

有的系在宽腰带上,有的系在拉纤用的纤板上,排成两行,挂住拖绳或前倾身拉,或后仰身拽,使网具慢慢挪动。

网排的上浮力、底绳的下沉力和水的阻力致使网兜向后鼓起,形似一个游走的大洄子。拉网的人们不断地钩换绳套,不停地拉拽,直到把底绳拉到岸边,或收拢到中间停靠的船上,几人合力收拽底绳和网排,使网兜越来越小,最后把兜里的鱼聚到一起,用洄子捞入船载的木桶中。拉网捕获的鱼多为白鲢、黄瓜鱼、鲢子、鲂鱼草鱼等中上层鱼。


由多人拉拽拖绳牵动网具的方法,作业水域必须靠近田边地沿,拉网时难免踩踏庄稼,损毁田边地貌,容易产生纠纷。而且要不断地挪窝选地,耗时费力,捕获量大受影响。


对此,实力强的大网班专门配置两条装有绞盘的大船,每只船上由四人象推磨一样动用绞盘收拢拖绳牵引网具,这样不仅不受作业水域的限制,而且更适宜远离边沿、水草稀少的宽河大淀中作业。当一轮收网捞鱼的作业结束后,即可就地展开大网,只需两条装有绞盘的船后倒放绳,定好船位后就能连续作业,省时省力效率提高,捕获自然丰厚。


拉大网一年四季均可作业,冬天冰上拉网人多活杂,有的工序技术性较强。先由多人用冰镩在冰面上开出相距几百米、长约二十米的两条平行的冰沟,分别叫上、下马道,后在两条冰沟中间纵向打几个冰洞,再把两根拖绳的末端分别拴在又粗又长的竹篙(俗称马篙)根部的方口上,由老把式在上马道将马篙穿到冰面下,调正方向对准临近的冰洞用力推送,在第一个冰洞接收到马篙后,再顺势转推向第二个冰洞,依次推到下马道,把马篙连带拖绳抻出冰面。



待上马道一方将大网布入水中后,这边十多个拉网人排成两行,每人脚上都紧扎一双各有三根长钉的木履脚索,用系在宽腰带上的钩子搭住拖绳,后仰身子,步调一致的用力蹬踏,在其他人梳理维护下,把网具从下马道收拢上冰面。如果捕获量大,收紧的网兜不能直接出水,要先用洄子把大部分鱼捞上来,再拽网到冰面。


6、扳罾


罾也是密网类渔具,由网片、网架、杠杆、支柱(或三脚架)及石坠组成。



夏秋洪汛季节,两人一大船,选择有水流、无水草的河口、濠头作业。由于网片一方离支点远,石坠一方离支点近,依据杠杆原理,没有人为施力于石坠一方,网片自然下沉,铺在水底。


过一会儿,一人拉拽按压石坠,杠杆通过网架将网片挑起,一人用洄子把落网的鱼捞入船舱。如果在网片内撒些饵料,可起网更勤,捕获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