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县:“保护价”收购让农户吃上“定心丸”订单种植撬动6万亩“高粱红”

人民网成都3月23日电 泸县地处中国白酒“金三角”腹心地带,是泸州名酒产业酿酒高粱的主要原料产地。泸县糯红高粱的适应性强、宜种性好、抗旱耐脊,且酿酒出酒率高,酒质醇厚,近年来为名酒产业提供了优质充足的原料,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泸县加强了高粱生产力度,采用“公司 基地(专合组织) 农户”的推广模式,加强 “政、银、企”共建,鼓励扶持龙头企业参与高粱订单生产。由酿酒企业跟基地镇、村和农户签订种植收购订单,按最低保底收购价或随行就市现金收购,让农户的高粱销路有了保障,“保护价”收购也让种植户吃上了“定心丸”。

走进泸县百和镇四合村扶贫产业园有机高粱基地,松土、测量、翻地、播种、浇水,田间地头充满着春的喜悦,高粱种植新技术的推广让农户们干劲更足,订单种植的保障让农户们信心十足,充满着增收的希望。

“我村通过与老百姓土地流转和入股方式发展种植高粱700余亩,带动我村242户贫困户务工就业提高了收入,可实现增产增值140万左右,同比增收50余万元。因为我们是订单种植,无后顾之忧,老百姓对高粱种植积极性高。”泸县百和镇四合村党总支书记尹德平信心十足。

据了解,泸县百和镇与周边和本地酒类企业和专和社签订了万亩红高粱定单种植协议,高粱成熟后集中收购出售,保障农户种植出的高粱有销路,农户积极性高。“目前,我们全镇11个村共发展种植1万余亩的高粱。增产增效方面,预计平均亩产量可达600斤左右,亩产值可达2000元左右。”泸县百和镇农技站站长王斌介绍说。

百和镇仅是泸县通过订单种植发展高粱种植的缩影。泸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陈应平介绍,泸县通过订单种植模式让农户的高粱销路有了保障,“保护价”收购也让种植户吃上了“定心丸”。截至目前,贵州、泸州本土一些企业已与泸县高粱种植大户签订高粱订单收购面积接近6万亩,带动全县20个镇(街)高粱播种面积10万亩左右。

(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