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变速箱真的是『免维护』?95%的故障原因就这2条

目前,现售汽车中,配备越来越少『手动变速箱』的车型越来越少。大部分车型都会选用『自动变速箱』(主要是「液力自动变速箱」(AT)或「双离合变速箱」),不少车主觉得『自动变速箱』故障少,可也算是『免维护』。只是一旦发生了故障,维修费用却十分昂贵。到底『自动变速箱』是不是真的不需要维护呢?

95%自动变速箱故障都是因为这2条

随着「齿轮式自动变速箱」的技术发展(主要是「液力自动变速箱」和「双离合变速箱」)都朝着『增加挡位』的方向发展,这主要是因为

1. 挡位越多,换挡就越平顺,驾驶起来的顿挫感就越小;

2. 挡位越多,发动机就能更高效地运作,相对就能降低油耗。

但随之也带来了不少问题,比如挡位越多,机械结构就越复杂,部件数量也随之增加。在变速箱高速运行中,会产生更多的摩擦和热量。根据相关数据统计:95%的『自动变速箱故障』都是由于这2个原因:

1. 变速箱内部过热,造成内部部件磨损加快,提高损坏机率;

2. 「变速箱润滑油」久未更换或杂质,导致润滑效果下降,最终造成内部部件损毁。

接下来我们来详解一下。

为什么『高温』如此的可怕?

在日常行车过程中,随着车速的不停变换,「齿轮式变速箱」中的「齿轮」、「换挡机构」和「离合器」高速变换工作,我们通过一张图来了解一下

而高速的切换变换,必然带来『高温』,而这个过程中,有一些部件就产生了一些故障的隐患:

1. 高温会加大「变速箱润滑油」的润滑压力,长期高温更容易形成「油泥」和「油垢」,导致「变速箱润滑油」功效下降;

2. 高温还会加速变速箱内外部的「密封件」老化(特别是橡胶件的老化),所以我们常常可以见到很多车辆的「变速箱润滑油油底壳」附近会有漏油现象,当「变速箱润滑油」大量流失后,变速箱内的金属部件就无法得到润滑,后果就是故障;

3. 高温会导致「离合器」等部件的「摩擦片」产生『釉化』,换言之就是「摩擦片」打滑了,而对我们而言,直接的感受就是『自动变速箱』出现明显的顿挫感。

为什么「变速箱润滑油」会变质?

很多人认为『自动变速箱是免维护』的,但我们前文已经提到,变速箱的「密封件」会老化,但这个周期比较长,而不少车主的换车周期又比较短,所以『自动变速箱是免维护』的误解就此产生了。其实,抛开『自动变速箱』自生部件的维护,「变速箱润滑油」也是有『保质期』的。

通常情况下,「变速箱润滑油」在密封、干燥且无阳光照射的情况下,保质期为2~3年。各大润滑油厂商和主机厂对于自动变速箱油的保养也有各自的标准,比如:

ZF(采埃孚)及欧洲自动变速器保养周期推荐为2年或6万公里;爱信及亚洲其他自动变速器保养周期推荐为2年或4万公里;通用及美洲其他自动变速器保养周期推荐为2年或4万公里。

所以,哪怕车不开,长期放置的「变速箱润滑油」也存在着由于随着保质期的逾期发生变质的可能。(其实,汽车的所有油液都存在这样的特性,比如发动机润滑油、防冻液等)

当然,更多的变质原因还是来自外部原因。前面我们已经提到,高温会加速变速箱内外部的「密封件」老化,当『自动变速箱』不再那么密封时,外部的水气便可能会侵入到变速箱内部。

无论是「发动机润滑油」(俗称『机油』)还是「变速箱润滑油」,他们除了润滑的功能之外,同时兼顾着『吸水性』和『清洗性』,这2个特性都是为了保护对应的金属部件,延长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寿命,但这也决定了润滑油必须定期更换。

所以,当「变速箱润滑油」由于吸入了外部的水气后,其润滑性能便会下降。此外,由于密封性下降,空气中的还会有粉尘和微粒进入润滑油。在各种不确定因素的相互影响下,「变速箱润滑油」变质的可能性也会大大提高。

简单的总结

1. 长期不更换变速箱油会使得油品的高温氧化、粘度和抗氧化等能力下降,达不到用油标准,导致离合器打滑,加快变速箱磨损 ;

2. 变速箱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油泥和杂质会影响变速箱的散热系统。长期忽视,就有大修的可能;

3. 所有油品都有保质期,过期的油品都不能良好地保护变速箱内部零件,最终造成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