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南县闫家镇:“一变两化”激活产业扶贫新步伐

本网讯(徐位渊 记者郭宪勇)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佳木斯市桦南县闫家镇针对以往农村产业发展零散分散、结构不优、管理不便等难题,因地制宜按照“一变两化”工作思路,积极谋划产业发展、稳步推进庭院经济,有力提升脱贫质量和群众效益。

针对贫困户房前屋后部分废弃土地闲置情况,对症下药,谋划”一品庭院经济“蓝靛果种植项目,激活农村闲置土地庭院经济的发展要素。通过对全镇927户、2007人进行全面普查,共排查出763户有劳动能力、有种植意愿且庭院符合种植条件的贫困户中,进行“一品庭院经济”蓝靛果种植计划。

该计划由桦南县闫家镇政府与黑龙江峰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统一实施,并给763户意向贫困户每户提供2年生优质苗木20棵,同时签订包收协议,由该公司按 8元/斤的价格收购贫困户成果。目前,该计划正在积极推进中。

针对农村传统产业乱、小、散等问题,采取“化零为整”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对镇域内蓝靛果、红树莓、柞蚕、红辣椒、棚室菇娘等产业布局进行优化调整,促进零星产业“点、线、面”有机统一,先后成立老街基村”峰然蓝靛果合作社“、荣安村”树莓种植专业合作社“、丰基村”双丰红辣椒种植基地“大吴家村”棚室菇娘种植合作社“等,使产业项目成为脱贫攻坚强有力“助推器”。采取产业”强村+弱村“模式优化调整布局,产业强村采取统筹分配原则,均衡产业收益,带动产业弱村采取差异分红方式,进一步带动贫困群众增收分红;专业合作社采取收购农产品方式,与农户签订种植收购合同,达到增收与增产双赢效果。同时,积极吸纳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在合作社务工增收,消除群众”等靠要“思想,达到“1+1>2”的效应。结合镇域实际,运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方式,采取“村党支部牵头+能人带动+贫困户参与”的运营模式,积极谋划大吴家村“棚室菇娘种植项目,趟出乡村振兴新路子。目前,该项目已完成棚室菇娘秧苗种植工作。

省移动公司投资建立“闫家镇特色产品电商平台”,并通过龙江小康网向全国人民推荐红树莓、蓝靛果、菇娘果、柞蚕、豆生米、李子等闫家镇特色产品,进一步推动庭院经济产品产销一体化,缩短庭院经济产业从生产到销售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