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来!大庆正在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大庆读本·战疫】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醒来

大庆正在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暖阳高照,春光正好。

路上车多起来了,办公楼人多起来了,商业街的店铺纷纷打起卷帘,广场上又有老人戴着口罩在三三两两地晒太阳、散步……

大庆,在春光里“醒来”,再一次呈现勃勃生机。



回想起“四门落锁”的日子,仿佛是一场梦。

不许随便出门,不许探亲访友,不许聚会交流,不许聚餐唱歌;如果必须出门工作,要单位开证明,要戴上口罩,要测体温,要扫码……

如果今年小年以前,有人说我们可能会过上这样的日子,没有人会相信。

说胡话吧,科幻小说家才敢这么编。只有《三体》的世界里,才可能会这样。

然而,小年刚过,就传来了武汉封城的消息。

封城,一个太陌生的词汇,陌生到我们都无法准确把握其含义。



不过很快,大庆人就与全国人民一起,和这个词有了360度无死角的亲密接触。

那是要把人封闭在城里、家里,不出不进。

“五不四门三个字两点一线”,这些措施基本概括了封城抗疫的主要内容。尤其是“四门落锁”,让每一个大庆人感触尤深。

为了让病毒无法在人际间传播,只好把人与人隔开,直到病毒消失。

大庆按下暂停键。城市一片寂静,街上不见行人;居民行动受限,不能随意出行。

那是城市的“至暗”时刻,也是人生的“至暗”时刻。

生长在和平年代的人们,没有人有过类似的人生经验。



于是心生惶恐。有人去超市里抢购,却发现生活物资并没有短缺,大众日常生活所需的肉蛋菜、米面油,一样都不少。

中国强大的生产能力与物资组织协调能力,在突发的疫情面前十分提气。

既然不缺,也就没必要抢了。

媒体上有疫情的详细报道。人们知道,新冠病毒的存活期一般为十四天,那么,只要隔离得好,过了十四天,顶多再加一个周期,二十八天后,病毒就失去了感染能力。

到那个时候,就是抗疫之战胜利的时候,就是大家恢复自由的时候。

日常生活有保障,战胜疫情有信心,人心渐渐安定下来。每天盯着媒体上的数字,全国的疫情,武汉的疫情,大庆的疫情,数字在达到一个峰值后,都在迅速回落,然后逐渐趋近于零。

城市在寂静中等待,希望在等待中孕育、萌生。



2月20日,武汉封城一个月后,大庆新增确诊病例与新增疑似病例双双降到零。

这是一个好的开始,这个好的开始被保持并持续。

两周后,3月4日,黑龙江省疫情应急响应级别由一级调整为二级。大庆市随即调整了若干抗疫政策,从全局严控转向精准防控,取消了单双号限行,市区公交、长途客运有序恢复运营,允许企业复工复业等。

大庆重启播放键。

交通是城市的动脉,企业是城市的细胞,交通放开管控,企业复工复业,大庆重现生机。

然后,3月6日,房屋交易和档案查询工作调整为“限量办公”。9日,市车管所汽车城公安综合服务大厅开办部分车驾管及交通违法处理业务;东城区住房公积金部分网点恢复办公;我市15个品牌快递企业全面复工,76%分支营业网点正常营业;龙南医院门诊恢复诊疗的科室增至32个。

一点一点,城市的肌体在恢复活力。



3月11日,大庆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发布公告[第27号]:“全面放开我省规定的负面清单以外的服务行业企业,包括:商场(百货业态)、餐饮(外卖线上服务)、住宿、理发(单剪)、洗染(洗涤熨烫染色)、汽车销售、汽车维修、二手车交易市场、洗车、建材家居、五金交化、家政服务、宠物医院、家电维修、人像摄影、再生资源回收、保险、证券、小额贷款、典当、融资担保、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等各类服务行业企业(个体工商户)。”

3月12日,全市各婚姻登记机关有序恢复婚姻登记工作,实行电话预约办理;长途汽车总站和公路客运枢纽站恢复发往四县部分客运班次;全市商场(百货业态)、理发、纪念馆等各类服务行业企业有序开复工。

从摁下暂停键,到摁下播放键,再到摁下复工复业快进键,生机由点到面,由细胞到动脉到肌体,生活生产秩序基本恢复正常,大庆“醒来”。



“看到路上来来往往的车,感觉城市又‘醒’了过来。”在让胡路区工作的王士杰说。

“听说餐馆可以送餐了,赶紧订个肯德基全家桶,给儿子解解馋。

我和老公也订了海底捞的麻辣火锅,生活就得热气腾腾。”到小区门口取外卖的李丹说。

讲大庆“醒来”,我们不能不提到让胡路区,这是大庆市唯一一个省级重点疫情防控区,曾经全面实施“严九条”,封城、封路、封村、封屯……居民买菜都由物业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代劳,是大庆市封得最严的行政区。现在,它已经和大庆其他地区一样,到处复工复业,满满的烟火气。

经历过可怕的沉寂,才明白烟火气竟然如此亲切,这是生活的气息。

走进商场、商业街、商圈,你会发现很多人,他们来到这里并不一定非要买什么,只是想来走一走,逛一逛,感受一下这人间温馨的烟火气——这是一个城市“醒来”后的勃勃生机。



然而,疫情毕竟没有结束,在大庆清零、黑龙江省新增清零、武汉新增清零等一片清零声中,疫情却在境外蔓延开来。截至北京时间23日19时31分,中国以外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达到262072例,较前日增加28601例。

严防境外输入、严防内部聚集性疫情反弹的压力仍然较大。特别是全省应急响应级别下调为二级后,小区管控力度有所放松,居民麻痹思想略有抬头。

春天来了,战胜了疫情的大庆得以“醒来”。但疫情并没有完全过去,“醒来”的大庆还不是解放之城,也不是狂欢之城。大庆正在做的,是有序恢复广大居民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保护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个人,我们还要适应当前全市疫情防控形势,配合全市小区管控,做好个人防护。

相信解放有日、狂欢有时,大庆已经“醒来”,大庆欣欣向荣。

本报记者 王菲


渐序放开

大庆“复苏”的脚步

餐饮行业禁止堂食,但已经放开外卖。

3月20日,时值春分,室外最高温度升至零上8℃,逐渐恢复活力的百湖之城,商场、博物馆等地人们有序扫码测温进出,工厂里的工人们戴着口罩加班加点赶工,社区卡点居民扫码即可出行……变化就在半个月之间,此前全市城门家门紧闭,居民严禁外出,除超市、药店外其他营业性场所全部关停。至暗之后,就是光明;极寒过后,必迎春天。终于,3月4日,我省将疫情应急响应级别由一级调整为二级,大庆动了起来,不仅按下“重启键”,还按下了“快进键”。

不获全胜绝不轻言成功。市委、市政府慎重决策:慎终如始不松劲,严密严细重落实,推动全面防控向精准防控、重点防控转变,加快建立同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

有了主心骨,政策落实、措施推进一呼百应。透视“渐序放开”政策,五大特点跃然纸上:面上放开、点上精准、放得有序、放得安全、放得加速。


面上放开,率先放开的部分都是支持企业开复工的


我省持续40天的一级响应在3月4日调整为二级响应。

“应急响应级共分四级,国家、省、市、县区四个级别。在全局可控前提下降低级别,各地根据实际精准防控。”市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降低应急响应级别不是疫情解除、放松防控,而是面上放开、点上精准的积极信号。

3月4日,指挥部发布公告,解除7项、修订7项具体内容。入城大门首先打开,全市高速出入口、收费站设置的检疫站及各类阻碍设施已一律撤销,高速公路全部开通;交通运输、城管、人社、税务、民政、市场监管等多部门多措并举、有力有序迅速支持复工复产。

城市公交首先恢复的是11条与复产复工密切相关的线路,市区连接四县的长途班线部分开通,办事大厅开门了,单双号通行限制取消了,市区内不再禁止外市车辆驶入,居民外出不再“两日一次”,“封村”的硬隔离拆了,开复工企业无需审批审核……


点上精准,在确保安全前提下放开加速经济发展


社区能进出了、餐饮开了、能剪发洗车了……在“渐序放开”政策下,无数的“点”放开了,但放开不是疫情解除,严防严控依旧是主线。

商场放开的是服装和百货,餐饮放开的是外卖,理发店要提前预约且同时段仅为一人服务……这些场所放开的前提,是在居民出门戴口罩、不聚集、测温扫码等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的,并且所有场所完全按照严防严控标准消毒等。

3月5日,指挥部对3月4日(第24号)公告予以解除的相关内容进行具体解读,明确让胡路区政务服务中心暂停开放;市区公交、长途客运有序恢复运营,不是立即面对市民全部恢复;除必要的生产性和生活性人员流动之外,村民们要尽可能地减少人员聚集和流动;从严从细做好疫情防控、不落一人,现场查验“龙江健康码”等。与此同时,我市相继出台四大类20条具体措施,涉及降低用工成本、加大财税金融支持等多方面,目前均在迅速兑现。

适度放开、守住重点、规范管理,这一切都是城市管理者对百姓健康守土有责严防严控,对城市经济发展运筹帷幄精准施策


放得有序,从全局严控到精准防控逐步放开


从全局严控到精准防控,不是一蹴而就“放开”,而是渐次有序。

3月7日,作为省级重点管控区的让胡路区,在全市“渐序放开”政策下,依旧坚持除超市、药店等保证生活必需品的商家外,其他行业全部暂停营业。确保严防严控不打折,是有序“放开”的前提。时至3月10日,让胡路区由中风险地区调整至低风险地区,从灯岗全部恢复工作,再到11个部门全部恢复窗口服务,解除“封城”的让胡路也有序“放开”。全市疫情防控全域陆续开放,放得安全、放得有序是前提,管得精准、管得严细是保障。全市各大银行全面恢复正常营业,国网大庆供电公司109个营业厅正常开始营业,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等公共文化服务场所放开,并将适时开放旅游景区、影院等公共文化服务场所。3月21日,小区单位商超“三出”不再测温扫码。3月22日,大庆双喜临门:“现有病例清零”、“55名援湖北援哈医疗队全部安全回家”。

重启的经济发展,需要更多的建设者。随着复工复业步伐的加快,“凭证务工”打破了“全民而宅”。


放得安全,“比照一级响应”继续加紧疫情防控


我市严格落实“比照一级响应”继续加紧疫情防控,加快建立同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

经济,必须快恢复;防控,依旧不松劲。放得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前提。时令所至的备春耕有序进行,一大批企业同步复工复产。农业部门迅速部署,指导农户网上点餐选购农资;工信、税务、金融、市场监督等多部门全力支持,帮扶企业复工复业;交通运输、人社、城管等多方发力,细化服务做足后勤保障,这振奋人心的一幕幕,连缀成众志成城的长卷,融化了冬寒,笃定了我们心中“走过冬天便是春”的那份信念。

所有的细节,都是我市全力为“放开”所作的保障。大庆在放得安全的前提下,逐渐恢复活力。市疾控中心作出提醒:有序开放不等于没风险,做到少出门、少下楼、不聚集、不串门、戴口罩、勤洗手,进公共场所要扫码。


放得适度,为打赢打好“新会战”提供动力支撑


3月9日,15个品牌快递企业全面复工;3月10日,让胡路区交通管制解除;3月11日,大庆东站、大庆站共增开20趟列车,长途客运恢复发往发往四县部分班次;3月12日,全市各婚姻登记机关有序恢复婚姻登记,7家医院门诊预约、挂号、出诊科室等恢复,11条公交线路恢复部分班次;3月23日,作为全市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的市第二医院和定点发热医院的市中医医院全面恢复诊疗……

大庆“放开”的步伐加速。从抓前期推动集中开工,抢机遇谋划快上项目;再到盯紧政策“窗口期”,专班专人抓项目,此时的大庆正在加速抢项目建设进度。

同时,全市一系列政策力挺民营企业战“疫”。截至3月17日,全市累计复产工业企业815户,上岗员工221463人。规上工业企业复产率96.2%,员工到岗率88.8%;规下工业企业复工380户,到岗员工达6047人。

3月19日,市委书记韩立华强调要用好“关键一招”有效降低疫情影响,为打赢打好“新会战”提供动力支撑。320万大庆人民正以“非我莫属”“舍我其谁”的信念,“坚韧不拔”“愈战愈勇”的意志,“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的作风,决战决胜新冠肺炎疫情,坚决打赢争当排头兵、建设新大庆的“新会战”。

本报记者 崔义鑫/文 刘为强/摄

居民的生活正在逐渐恢复正轨。

大庆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大事记

3月4日

黑龙江疫情应急响应级别由一级调整为二级。

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发布公告:对全市各级行政服务中心、交通管控、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车辆单双号限行、企业复工复业、禁止通行区域、禁行处罚共7项具体内容进行解除。

市委书记韩立华在杜尔伯特检查调研时强调,迅速恢复农业生产秩序全力备春耕,补短扬长延伸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

市委副书记、市长何忠华主持召开市政府专题会议,决定再集中选择一批定点宾馆,用于复工复产和项目建设外地返岗人员集中隔离和轮岗休息。

高速出入口、收费站设置的检疫站及各类阻碍设施已一律撤销,临时封闭的高速公路收费站已全部开通,所有车辆可以通行。


3月5日

指挥部发布公告,对3月4日(第24号)公告予以解除的相关内容进行具体解读。

韩立华在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严格落实“比照一级响应”继续加紧疫情防控,慎终如始不松劲,推动全面防控向精准重点防控转变,统筹建立防疫情抓发展相适应秩序。

我市对油田总医院等六所医院门诊安排作出调整。


3月6日

我市要求异地返庆人员,向社区报备测温后,如无症状居家医学观察14天。

3月7日

何忠华到让胡路区督导强调,继续执行一级响应机制,坚持标准不降、力度不减、措施不松。


3月8日

大庆开始凭码入城,在入城高速设置卡口,入城车辆、人员注册“龙江健康码”即可通行。


3月9日

我市正式启用“智慧市民通”,全面使用住宅小区电子通行证,规范小区出入证明。

市车管所汽车城公安综合服务大厅开办部分车驾管及交通违法处理业务。

东城区住房公积金部分网点恢复办公,限量办理业务。西城网点暂不开放。

我市15个品牌快递企业全面复工,76%分支营业网点正常营业。龙南医院门诊恢复诊疗的科室增至32个。


3月10日

让胡路区由中风险地区调整至低风险地区。

让胡路区交通管制解除。


3月11日

指挥部发布公告:在突出抓好外防输入、内防聚集暴发、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的基础上,全市有序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让区政务服务中心的11个部门全部恢复窗口服务,807项服务事项均可办理。

大庆铁路部门调图,大庆东站站停旅客列车从8趟增至26趟;大庆站增开两趟列车。


3月12日

指挥部发布公告:省内低风险地区来(返)庆人员,身体状况无异常、亮“龙江健康码”通行,不需要隔离。国家和我省公布的中风险、高风险地区来(返)庆人员,自到达日起需居家隔离14天。

全市各婚姻登记机关有序恢复婚姻登记工作,实行电话预约办理。

大庆长途汽车总站和公路客运枢纽站恢复发往四县部分客运班次。

我市商场(百货业态)、理发(单剪)、纪念馆等各类服务行业企业(个体工商户)有序开复工。

我市小区内活动室暂不开放,快递、外卖继续执行无接触配送。

大庆燃气公司营业厅恢复营业,购气前需拨打疏导电话。我市7家医院门诊预约、挂号、出诊科室等恢复。

我市营运出租车超过出租车数量的一半,6家出租车公司继续减免出租车承包费。

我市油城公交、交投公交、大同客运公司共11条公交线路恢复部分班次。

全市返岗复工农民工达2.3万人。我市已组织专车181车次,运送3078人。


3月13日

对于影剧院、公共浴室等空间相对密闭、人员相对集聚及非生活必需的服务行业企业纳入负面清单管理,一律暂缓开复工。

市市场监管局等九部门联合制定措施,“十八条”政策支持企业恢复经营。

萨尔图区发布商贸服务业复工复业的有关通知,要求企业张贴《疫情防控承诺书》等。

市住建局推出了多项“利好”措施,以便快速有序推动我市住建行业各类企业和建筑工程项目复工复产。


3月14日

高速出入口、收费站设置的检疫站及各类阻碍设施已经一律撤销,高速公路收费站全部开通。

指挥部发布公告:进一步加强国境外来(返)庆人员的登记管理工作,有效防范境外疫情输入。

各企业单位需提前将返庆人员名册报备至工信局,员工返岗体检一定提前预约。

高新区发布了关于商贸服务业复工复业的通知。


3月15日

指挥部发布公告:恢复“退烧药止咳抗病毒药”销售、调整药品销售模式、加强购药秩序管理。

让胡路区发布服务行业及部分“九小场所”开复工及监管的有关通知。

我市各大银行全面恢复正常营业。

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将适时开放旅游景区、影院等公共文化服务场所。

市教育局:我市所有学校开学时间尚未确定。

我市多项减免政策力挺民企开复工,782户工业企业复产,涉及用工203168人。


3月16日

何忠华主持召开全市项目建设视频调度会强调,抓前期推动集中开工,抢机遇谋划快上项目。

国网大庆供电公司有109个营业厅正常营业。

我市三大火车站客流量明显升温,日均发送旅客近3000人次。

经开区规上企业复功率达100%。

让胡路区采取分疫苗、分时段预约接种的方式,开展预防接种门诊服务。


3月17日

指挥部发布公告:清明节期间暂停祭扫活动。

指挥部发布《大庆市学校开学工作实施方案》,对开学前和开学后工作做出具体安排。

全市累计复产工业企业815户,上岗员工221463人。规上工业企业复产率96.2%。


3月18日

指挥部发布公告:进一步加强小区管控措施。

市热力集团供热服务大厅恢复相关业务办理。

我市住房公积金的6个业务部11个网点全部对外开放。


3月19日

龙凤、龙南、大同交管部分业务恢复,市车管所汽车城公安综合服务大厅业务受理范围调整。

让胡路区书城、书吧、书店等符合开复工条件的,陆续恢复营业。


3月21日

韩立华到肇源肇州检查调研时强调,慎终如始抓紧抓实抓细抓防控,不负春光谋发展快发展竞发展。

何忠华主持指挥部视频例会,决定小区单位商超“三出”不再测温扫码。


3月22日

市卫健委发布疫情公告:截至3月21日24时,大庆现有确诊病例0例。

指挥部发布公告:对国境外来(返)庆人员实行有奖举报。

大庆最后一支援外医疗队从哈尔滨荣归,至此55名出征孝感、武汉、哈尔滨的勇士们全部安全回家。


3月23日

本报记者 崔义鑫 整理

生机重现

感受久违的“烟火气”

我市16家大型商场恢复营业。

正如我们盼望的那样,世纪大道旁杏花即将绽放的时候,我们可以走到路边,留下2020年春的纪念。

3月4日上午,省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决定,将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等级由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应急响应调整为二级应急响应。那时,人们就已经看见了光亮。

3月11日,服务业迎来了2020年的第一个好消息,《大庆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公告[第27号]》规定:

“全面放开我省规定的负面清单以外的服务行业企业,包括:商场(百货业态)、餐饮(外卖线上服务)、住宿、理发(单剪)、洗染(洗涤熨烫染色)、汽车销售、汽车维修、二手车交易市场、洗车、建材家居、五金交化、家政服务、宠物医院、家电维修、人像摄影、再生资源回收、保险、证券、小额贷款、典当、融资担保、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等各类服务行业企业(个体工商户)。”

商场百货,外卖餐饮,理发住宿……对于大庆人来说,这些行业的重新启动,带给人们一种久违的喜悦。


商场的人流量逐渐大了起来。


被“冻结”的商场,正逐步恢复往日节奏


小区不再限定每家每户出门人数,大商场几乎都恢复了营业,走出小区、商超时也不用测温和扫码了……一系列好消息让居住在华溪龙城的闵锐在家待不住了。

3月12日,新玛特总店恢复了营业,营业时间为9:30-18:00。八天后,新玛特总店营业时间延长至晚上八点。

几乎同时,萨尔图万达广场、新东风购物广场、世纪唐人购物中心、百货大楼、龙凤商场、乙烯商场、毅腾商都、百脑汇等全市16家大型商场也恢复了营业。

3月21日,闵锐决定去万达广场转一转。

电子通行证扫码通过,用不了半分钟,闵锐就走出了小区。乘坐着开通不久的快1路,直接到达万达广场。闵锐说,车上的乘客多了起来,透过车窗,感觉像是回到了从前。

眼前的万达广场,熟悉又陌生。这里有两层“安检”,第一道“关卡”在大门外,需扫码进入;第二层“关卡”在商场内,测量体温后才能进入。

许久未见的奶茶,升杯加料,多排一会儿队也无所谓;早就用完的口红,是时候再买一个了,毕竟素面朝天了许久,看样子也快要“露出真容”了;香喷喷的奶油蛋糕,给女儿带回去一块,满足一下小馋猫很久以来的期待……

久违的热闹,充斥着重新开门迎客的商场。在暂未开放的餐饮区域,挂着一张硕大的广告标语,上面写着“现在的暂别是为了未来更长久的happy。”

闵锐觉得,越来越好是肯定的,现在已经能去商场了,随着疫情的好转,在商场里搓上一顿指日可待。

但是“低风险不是无风险”,记者了解到,为了保证顾客健康,各百货商场加强了对公共场所的消毒频率,对电梯按钮、手扶梯、不锈钢垃圾桶等高频接触的地方加强了清洁管理,收银台区域也进行了严格的清洁消毒工作,全方位防护。

营业场所严格遵守防疫要求。


恢复营业的第二天,饭店外卖“爆单”。


久违的“烟火气”,正在治愈你我他


“病毒现,无奈按下‘暂停键’,初尝人间被‘冬眠’。冬未尽,春尚寒,病毒防控记心间。川菜小馆已通过主管部门现场查验,符合线上售卖标准,现全面接受线上订餐。”等待了一个多月,荣姐发了一条微信朋友圈,告诉老顾客们,她的川菜小馆终于要开始营业了。

虽然只能是外卖形式,但是荣姐已经非常开心了。

2月12日,《大庆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公告[第17号]》发布,公告规定:“疫情防控期间,全市各类餐饮服务场所一律暂停营业,解除日期视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另行公告或通知。”

从那天起,荣姐的生活就“清闲”了起来。

“以前,总抱怨太忙太累,岁数也大了,干不动了。现在才发现,生活中最沉重的负担不是工作,而是无聊。”荣姐说。

闲来无事,荣姐会在家做道自己小店里的招牌菜——水煮鱼,边吃边回忆店里曾经顾客盈门的样子。

好在,这一切都过去了。

3月12日下午,荣姐开始和店里的厨师们准备食材,蜀香猪手、麻辣盆盆菜、水煮鱼、香辣小龙虾……一大盆通红的辣椒,颤巍巍地堆成尖,一大锅热油浇上去,发出滋啦滋啦的声音,白白胖胖的蒜瓣被刀背拍得叮咣响……

恢复营业的第二天,接外卖接到“爆单”。最多的时候,荣姐的手里压着23张外卖订单。

以前,川菜小馆都是以堂食为主,很少做外卖。怎么快速装盒,怎么让外卖吃起来和堂食一样口感好,成了荣姐最近一直琢磨的事情。

“其实,在关店的那段时间里,说不上火是不可能的。停了这么久,饭店房租加上员工的宿舍费用就得一万多元。”荣姐说。

荣姐的川菜小馆经营了很多年,有着很固定的顾客群体,“如果不是这些老顾客给我打气,说我们家的川菜都在他们‘疫情后最想吃的美食清单’中,我可能真就挺不过来了。”荣姐说。

外卖虽多,但少了堂食的热闹和喧嚣;订单总有,但看不见顾客的笑容和身影。“如果想继续做下去,就继续前进吧。”荣姐相信,只要坚持住,糟糕的日子总会过去。


理发师“上线”,接受预约理发。


“头”等大事不用“自理”,“托尼老师”可预约了


大年二十九,晓宇结束了2019年的全部工作,返回了安达市。原计划待到初八就返回大庆,谁知道这次“假期”持续了五十多天。

1月30日,《大庆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告》中规定:“其他人员聚集场所,沐浴场所、美容美发场所等公共场所,少于30张床位的小宾馆和小旅店,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停止营业。”

几乎全年无休的晓宇,意外地获得了大把的空闲时间。

“刚开始待得还挺惬意的,毕竟工作了这么多年,也没有好好休息过。后来大家都在朋友圈里呼唤‘托尼老师’,我就开始着急复工了,第一次觉得自己这么被需要。”晓宇说。

“二月二”那天,是晓宇的生日,这也是有了这门手艺的十年里,第一次在家过生日。

“每年的这一天,店里人多得都推不开门。我还记得去年的‘二月二’,从早忙到晚,靠一罐‘红牛’抗了一天。”晓宇开玩笑说,今年的“二月二”,因为开不了工,手都痒了。

3月4日,黑龙江省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等级从原来的一级调整为二级。当时晓宇觉得,理发店距离重新开门不远了。

如今,理发店终于开始营业了,虽然营业方式很特别。

“原则上,我每天只给10个顾客剪头发,而且需要提前预约。进店之后,我们会给每位顾客测量体温,并且做好登记,顾客也都很配合。”晓宇说,为了防疫需要,理发店也给每位理发师购置了口罩、隔离服、医用手套和头套。

“做梦也想不到,有一天我会以这样的装扮给顾客剪头发。”晓宇发了一个朋友圈,有朋友在留言中开玩笑说他惜命。

晓宇说:“我是惜命,我不仅惜自己的命,也惜顾客的命。”


蒙蒙的花店开始恢复往日生机。


阴霾终将散去,花店静待花开


蒙蒙有一家自己的小花店,开在商场里的超市旁。

过年前,蒙蒙的店里摆满了百合、康乃馨、玫瑰,还有喜庆的“节节高”,买花的人很多,想到年后还有“情人节”和“三八妇女节”,蒙蒙就备了很多货。可这成堆娇艳的花朵,并没有给蒙蒙带来一点好心情。

1月26日,《大庆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告》中规定:“关闭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纪念馆、体育场馆、影剧院、经营性文化娱乐场所、旅游景区、商场等公共场所。”

蒙蒙的花店开在商场里,也一起关闭了。

本以为是一个花香满屋的开年,谁知一切来得猝不及防。

蒙蒙想了很多延缓鲜花衰败的方法,但终抵不过自然界花开花落的规律。为了自救,蒙蒙开始在朋友圈低价卖花。

然而,和线下实体店相比,来自朋友圈的零星订单,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这是蒙蒙能想到的唯一销路。

“天天掰着手指头算时间,刚开始想着情人节不能营业,妇女节肯定可以了,但还是错过了。”蒙蒙说,扔掉鲜花的时候,真是心疼。

3月14日,蒙蒙接到了商场的通知,可以正常营业了,她开心得不得了,但又有点不知所措。

“应该进多少花?现在的市场行情是什么样的?人们在这个特殊时期对鲜花的需求又是什么样的?”重新开业的前两天,蒙蒙没敢进太多的货。毕竟,扔鲜花的日子,她害怕极了。

观察了两天后,蒙蒙开始正常进货了。

这几天,商场的人流量大了起来,买花的人也多了一些。“小店对面是卖烤鸭的,也是最近开始营业,买的人很多,等待一只烤鸭大约需要20分钟,等待时,一些顾客会进我的小店看看,顺便买几朵,没有什么特殊的用途,就是单纯地摆在家中。”蒙蒙说。

蒙蒙觉得,无论什么地方,一旦有了花,就多了些温暖,也蕴含着希望。她相信,未来会有更值得期待的生活。


市民在结账时保持一定距离。


花开疫散时,想吃的,想做的,想见的都安排起来


为什么餐饮行业现在只能外卖,不能堂食?

商场里的影院、娱乐、健身等场所,为什么没能和商场一起开放呢?

市商务局局长于灿亮给出了答案:“暂时没有开放堂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顾客在就餐过程中需要摘掉口罩,这样会增加飞沫传播的几率,个人防护得不到有效保障。而商场内的影院、娱乐、健身等场所因空间相对密闭、人员容易扎堆聚集,所以暂时没有放开。”

只是暂时,相信大家坐在饭馆里吃饭的日子应该不会太远,于灿亮说:“随着疫情的好转,都将逐步放开。”

所以,我们再等等,等到大家摘下口罩,等到疫情彻底被战胜。那时,想吃的,想做的,想见的,一切都安排起来。

复工复产的冲锋号已经吹响,起跑线上不仅站着“大工业”,还有我们身边的这些“小生意”。他们的正常运行,对城市的意义重大。

近日,市市场监管局出台应对疫情、支持服务市场主体发展24条措施,并牵头下发了《关于应对疫情影响支持个体工商户恢复营业持续发展的若干措施》。

目前,我市各类涉及群众生活必需品的门店、便利店,除列入负面清单的,都在有序复工。全市商贸法人企业复业率已达到60%以上,其中,全市限额以上企业396家,复业率已达83.6%;复业企业员工返岗率已达91.5%。

危机,绝望,爱与重生,期待花开疫散之时,大家都没有走散。


“特区”之春

"解封"后的让胡路区

“解封”后,守护创业城16区门岗的“五朵金花”合影留念。

春暖花开,暖阳正一点点消融残存的冰雪,“解封”后的让胡路区生产生活逐渐回归正轨。

大街上,来往车辆络绎不绝,阵阵发动机声和汽车轧过路面的声音,与前些天“封城”时期的宁静相比,显得生机勃发。

2月19日下午2点,按照黑龙江省疫情防控指挥部下发的《关于在黑龙江省新冠肺炎疫情重点地区实行最严格管控办法的通知》,让胡路区行政区域全面实施“严九条”,封城、封路、封村、封屯。让胡路区成为“特区”,也是我市唯一一个省级重点疫情防控区。

向疫情发起全面总攻,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3月10日,黑龙江省下调6个县(市、区)风险等级,让胡路区由中风险地区调整至低风险地区。同一天,让胡路区解除交通管制,取消让杜路、中三路、龙十路、南三路4个检查点,放开其他进出让胡路区的道路。

“解封”后,复苏加速。小区门口秩序井然,商场、超市陆续开门营业,乡间地头春耕正忙,复工企业机器轰鸣,外卖送餐员、快递员穿梭于街头巷尾……从“静下去”到“动起来”,在度过一个特殊漫长的“假期”后,在春风中,让胡路区按下“播放键”,进入严密科学防控疫情和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并行的“合奏”新模式。


母女俩在小区广场健身。

快递陆续送到。


交通管制解除、路口信号灯恢复、公交车复运,城市“醒”了


3月18日7点15分,家住新城御景小区的杨景武开车去上班。杨景武在大庆油田井下作业分公司安全环保部工作,每天要往返新村和让胡路,对“封城”时的交通管制记忆深刻。那段时间,他每天6点40分就得从家出发。“早上7点30分之前,中三路卡口处车少一些,出示通行证、登记、测温后,几分钟就可以通过。如果是7点30分之后,到了高峰期,车排成长长的一队,有时得半个小时才能通过。”

3月10日,让胡路区从疫情中风险地区调整至低风险地区,交通管制正式解除。杨景武说:“每天上班不用提前出发了,而且北一路、中三路,想走哪条走哪条,就是这么任性。”

相对于交通管制解除、不用提前出门上班,家住银浪温馨家园的王士杰对“解封”后的交通,是另一番感受。王士杰是让胡路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宣传组成员,“封城”期间,路上车少、红灯少,开车25分钟就能从家到单位。

红灯少,是因为实行交通管制后,市交警支队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了让胡路区信号灯配时,除商厦、龙昆、明园、纪念、中大五个主要大路口外,其余71座灯岗全部关闭或黄闪。

如今,让胡路区灯岗全部恢复。王士杰说:“现在得多花10多分钟才能到单位。不过看到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感觉城市‘醒’了过来,真好。”

交通就是血脉。出租车“全副武装”,穿梭于全区的各个角落;旅客在大庆西站进口扫码、测温后进入大厅购票乘车;快1线、快5线和2路等公交车重新恢复运营……让胡路区从“寂静沉默”中“走”了出来,“动”了起来。


扫码进小区。

排队有序进入商场。


小区有序放开,商场陆续恢复营业,百姓生活圈逐步“解锁”


“解封”第一天,家住龙庆小区的孙巍到小区对面的华俊生活广场超市买了很多菜,给老公和儿子做了顿丰盛的晚餐。“小区封闭期间,可以线上订菜,虽说啥都有,但还是愿意自己去超市挑选。”孙巍说,“听说万达广场也营业了,明天去给儿子买件新衣服。”

住在创业城16区的张红年一家三口在“解封”第一天包了顿香菇猪肉馅饺子。包饺子的主力是在河北工业大学读研的女儿张蕾,她说:“出不去、走不了,确实挺难受。但疫情面前,这是很正确、很科学的做法,咱得理解和支持。正好趁这个机会陪陪父母……”饺子包完了,张蕾还特意摆了个“福”字。

有序放开不等于完全放松。3月21日,记者在长青、奥林等多个小区走访时看到,小区依然只保留一个出入口,居民均佩戴口罩,进入小区时主动配合工作人员扫码、测体温。

随着小区卡口开封,居民出行频率增加,部分居民持有老年手机无法操作使用“智慧市民通”,为出行带来不便。银浪街道创新社区居委会为大庆宝石花物业提供了专门的办公室、电脑、打印机,由物业管家操作,社区安排3名志愿者配合,为持有老年手机的居民打印纸质版“智慧市民通”二维码。

“听说能送餐了,订个肯德基全家桶给儿子解解馋;我和老公也订了海底捞的麻辣火锅,生活就得热气腾腾。”3月19日,李丹在小区门口接过外卖袋。虽然隔着口罩,但依然能闻到熟悉的“烟火气”,这正是社会经济生活秩序逐渐有序恢复的信号。

在“封城”的20天里,让胡路区褪去往日的喧闹,支起了防疫的保护屏障。如今,小区有序放开,商场、理发店、汽车修理店、洗车店这些服务行业陆续恢复营业,百姓的生活圈逐步“解锁”,那些熟悉的美景、熟悉的美食、熟悉的身影,一一重现……


农民备好肥料。


买农机,购良种、良肥,卖存粮、棚室蔬菜,春季农业生产有序进行


人勤春来早,春季备耕忙。

3月17日,记者来到银浪牧场五连张富江家,宽敞的大院里整齐地摆着刚买的700袋复合肥。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春耕不等人,得趁早备好肥料。种子昨天也买完了,今年再大干一场。”张富江正在修理免耕播种机,他说,虽然疫情还没过去,但不会影响种植。

张富江去年种了500亩地,粮食年前就卖完了,毛收入30多万元,农闲时跑滴滴,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今年打算再种500亩地。高梁价挺好,种上300亩,剩下的种玉米。”张富江给记者算起了账,“现在种地老方便了,开着免耕播种机,我们两口子三天就能种完。”

买农机、购良种、卖粮食……“解封”后,让胡路区春季农业生产迅速展开。据了解,今年全区计划种植玉米16.79万亩、大豆1万亩、杂粮杂豆0.2万亩、其他经济作物2.57万亩。目前,农资需求筹备任务已基本完成。

在大庆市星火牧场有限公司辖区内的泽旭粮食收购站,刚收购的玉米正在烘干塔里烘干。“今年收粮跟以往不一样,是我们派车和脱粒机到农户家,农户足不出户就能卖粮,避免了人员聚集。”泽旭粮食收购站经理刘凤琴说。

受疫情影响,粮食购销企业大部分处于关停状态。针对农户春季卖粮需求,让胡路区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引导粮食购销企业开秤收粮,为农户余粮变现和筹措备耕资金提供保障。截至目前,辖区农户手中余粮销售进度达70%。

不光粮食,棚室户种植的蔬菜一度出现滞销难题。“以前是自己出去卖,全都是批发。‘封城’期间出不去,销量差了很多。”在喇嘛甸镇三胜村的棚室区,种植户王桂莲正把摘下来的白菜、水萝卜分装成袋,“还好有政府帮忙,菜没耽误卖,小苗也培育起来了,不耽误栽种。菜卖了一万多块钱,跟去年差不多。”原来,让胡路区采取“线上点单”、村干部“线下代跑”模式,解决棚室户卖菜难、百姓买菜难问题,目前已帮助农户销售棚室果蔬1.5余万公斤。

新翻泥土的气息弥漫,大棚内春意盎然,农民们正在广袤的土地上播种新的希望……


行政大厅分流办理业务。


机器转起来,农民工“点对点”送出去,城市按下复苏“快进键”


3月21日,记者在东湖小区见到了正在执勤的郭中辉,他是大庆宝石花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新招聘的员工。“我收到就业局短信,里面有企业招聘信息,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打了电话。正巧宝石花物业这边缺人,说可以来试试,我就来报到了。”郭中辉告诉记者。

复工复产后,企业受疫情影响出现用工难的问题。让胡路区就业局局长蔡皓说:“截至目前,我们接待电话求职咨询近百人,联系企业38家,岗位需求近千人,其中29家超市用工需求近200人。”为此,他们持续开展“人社就业服务不打烊、网上招聘活动不停歇”的线上春风行动,缓解企业复工复产用工难题。让胡路区还把经开区、宏伟园区两大驻区重点工业园区企业用工纳入工作重点,集中摸排,提供精准用工服务。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产生活恢复,在风险级别还没有调整时,让胡路区就确定了“建设百年油田、打造生态工业新城”这一未来发展主题,并成立工作专班负责具体推进落实。

“小场所”关系“大民生”。3月15日,让胡路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发布关于让胡路区服务行业及部分“九小场所”开复工及监管的有关通知,助力“九小场所”有序复工营业。3月18日起,让胡路区卫生健康局联合区人民医院为复工人员办理健康证。

“解封”后,让胡路区按下复苏“快进键”,各行各业加快恢复。

全区规上工业企业25家,目前开工24家,占比96%;临规工业企业48家,开工46家,占比95.8%。实际存活个体工商户14770户,截至3月19日,累计复工10229户,复工率69.26%;现代服务企业开复工46家,返岗复产789人。

实施“点对点”服务,顺利将东华集团钻井公司两批次48名返岗复工农民工和运输车辆安全送达目的地。目前,共派出“点对点”服务专车4次,护送农民工返岗复工62人次。区政务服务中心11个部门全部恢复窗口服务,807项服务事项均可办理。

逐渐运转起来的人流、物流、车流,是经济韧性的生动写照。寒冬过去,冰雪渐消。正如市委书记、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韩立华在让胡路查看“严九条”落实情况时所指出的一样,“让胡路赢,则大庆赢。”随着“特区”之春的到来,“特区”之“特”正成为过去,大庆城市每个细胞都在加速复苏,全力打赢打好转型振兴“新会战”。

本报记者 张幸福 文 刘为强 张幸福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