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浔:“驻村书记”扑下身子当“尖兵”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南浔区积极引导和鼓励临退公职人员回村任职,于3月24日启动“驻村书记”回村任职工作,为乡村治理注入新鲜血液,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从“第一书记”、治村导师联盟到“驻村书记”,近年来,南浔区不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着力培育本土人才,积极引进外来人才,通过发挥人才的最大能量,有效激发乡村振兴的组织动能。当前,全区行政村总体运行良好。

“‘驻村书记’着重解决个别行政村班子战斗力不强、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才匮乏等的问题。”南浔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存在“双创双全”组织力年检为三星级以下,列入年度后进整转计划的;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下,且后续增收乏力的;村党组织书记缺配、被歇职教育或者缺少合适后备人选的;村班子战斗力不强、推进中心工作缓慢等问题之一的村将优先选派。

选派人员主要是区、镇(开发区)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退休3年内或者距离退休不足5年的科级领导干部,希望充分利用他们的资历、能力优势,为相对落后村争取资源、创新管理模式,同时挖掘培养一批敢担当、能战斗的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为乡村持续发展储备人才资源。

据悉,“驻村书记”主要负责指导村书记开展工作,督促党组织委员履行职责、发挥作用,抓好党组织自身建设。通过推动建立健全党建引领农村长效治理工作机制,指导村“两委”理清发展思路,提高村干部依法办事能力,想方设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加快推进乡村振兴。

为确保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南浔区还制定了区委选派“驻村书记”日常管理十条规范,把“驻村书记”纳入村干部日常考核管理,建立“驻村书记”任期目标责任制、月度工作报告制、年度绩效考评制、任期考察评估制等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