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反诈” 筑牢安全屏障

为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的发生,最大限度减少群众的经济损失,盐池县公安局把“防疫”和“反诈”有机结合,统筹推进,向群众广泛宣传电信网络诈骗的新动态、新手段及防范技巧,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筑牢辖区安全屏障。


防疫”“反诈”同步 掀起宣传高潮


自疫情防控战役打响以来,针对不法分子钻空子采取虚假售卖口罩、网上贷款、兼职刷单等方式实施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行为的特点,县局坚持以防范为主,采取网络宣传和定点宣传相结合、曝光案例和揭露手段相结合等方式,以社区警务室为站点,警务区为单位,掀起“比宣传、比防范、比创新、比成效”多样化的“全方位、全时空、全覆盖”的防诈骗宣传工作新浪潮。

工作中,民警利用辖区群众待在家的机会,通过村内广播喇叭、乡镇疫情防控宣传车、派出所巡逻喇叭等,在宣传疫情防控的同时,将防诈骗的相关知识一并送入家家户户,让“防疫”和“反诈”的声音响彻辖区每个村落,使“防疫”和“反诈”的声音声声入耳。同时,在村居、社区、大型商场等区域醒目位置张贴防范宣传海报,民警会同社区工作人员走村入户,发放《致全县人民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一封信》、电信诈骗宣传手册等宣传材料,迅速形成铺天盖地、广泛议论的宣传效应,有效增强辖区群众的识骗防骗能力,切实提升电信网络诈骗防范质效。

抓住重点阵地 突出精准精细


“现在骗子的手段越来越厉害,骗人的花样也越来越多,听了你的讲解,让我对诈骗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我觉得这些知识对我很有用。”花马池镇花园社区的王大爷听了民警的宣讲说道。

近期,针对网络刷单、网上购物、保健品免费试用、免费体检等受骗案例,民警在开展走访摸排中,积极向广大群众宣传网络诈骗典型案例。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现场以案释法讲解,提醒群众“防疫待家中、防诈不放松”,不要轻易相信陌生电话,不要随便点开陌生链接,引导广大群众远离上当受骗。

同时,民警利用企业复工复产之际,深入企业开展“集中讲堂”,播放反诈宣传片,发放防骗宣传资料等方式,将近期电信诈骗案件典型特点和作案方式告知企业员工,提醒广大员工提高警惕心理。

另外,通过自媒体公众号、短视频平台、微信群、朋友圈等平台,大力宣传电信网络诈骗的常见类型、惯用手法、作案方式、发案特点、新型手段等典型诈骗手法的特征举例,告诉大家如何辨别、应对、避免诈骗分子的“忽悠”,全面带动家庭、社会提高警惕,营造“人人知、时时防”的防诈骗新局面。截至目前,“平安盐池”微信、微博、今日头条等网络平台共发布、转载反诈骗宣传信息1000余条,点击量累计达到6万余次;向54个微信群转发反诈骗信息400余条,受益群众达1万余人。


选准宣传对象 加强宣传力度


“你好,需要贷款吗,我们可以提供“免抵押、快审核、快到账”的贷款服务,名额有限,机会难得……”

疫情期间,类似网络诈骗 “主导式”上升,县局针对外出务工返乡人员文化程度偏低、辨别能力差等特点,组织社区民警在开展企业社会随访的同时,重点开展网络诈骗宣传工作。通过现场讲解、真实案例分析、播放宣传片等方式,提醒群众警惕不法分子的诱骗,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信息、链接等内容,时刻悟紧自己的钱袋子。同时,民警联合社区工作人员等,深入村组、街道等,以集中宣讲、摆放展板、发放资料、张贴通告等方式,在宣传防疫知识的同时,开展“捆绑式”“打包式”防诈骗宣传,不断灌输防范常识,提高广大群众防范意识。

截至目前,共发放各类宣传手册、张贴海报约4万余份,受教育群众达5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