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上岗”:这片小麦我承包了

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

春分时节,和风送暖、阳光明媚、大地升温,正是春耕春种春管的大忙季节。23日,区社科联组织专家现场指导,为今年小麦丰产丰收打下基础。

在位于河清镇的安州区小麦高质高效创建示范基地,四架植保无人机整装待发,工作人员正在专家的指导下添加给小麦喷洒的药物。

绵阳市安州区九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翟世锋:

我们所在的位置是广红村八组,今天主要针对蚜虫、条锈病还有赤霉病、红蜘蛛等病虫害进行喷洒防治。

药物添加完毕后,随着一声令下,四名飞手同时启动,四架植保无人机旋即升空。

植保无人机在飞手的遥控下来回穿梭,将防治病虫害的药剂喷洒到小麦地里。仅仅几分钟,就完成了一大片小麦田的喷洒作业。

翟世锋告诉记者,目前每天的无人机喷洒面积将近一千亩,由于服务免费、效率高,老百姓的反响都很不错。

据了解,这支植保无人机队成立于2019年,共有9名队员。从成立到现在,已飞行近百架次,对近30000亩土地实施了药物喷洒。在这支飞行队中,刘中钦是唯一的女性,因为对无人机的兴趣和对农业的热爱,她从一名普通农民成为了用无人机喷洒药物的一把好手。

绵阳市安州区九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员工 刘中钦:

挺感兴趣的,对于我来说像学了一门技术,一天内我最多可以打一百七十亩。

近年来,我区通过广泛宣传引导,出台相关扶持政策等方式,着力补齐农机作业薄弱短板,打通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作业环节,形成了符合安州实际的全程机械化技术路线。今年,我区喜获“全国第四批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称号,是绵阳市首个获此殊荣的区县。

区农业农村局农机推广站站长 刘明:

我区主要依托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为全区的农业生产开展机械化服务。目前全区共有18家农机合作社,其中国家级农机合作社2家,省级合作社2家。通过农业机械的社会化服务和农业机械装备水平的提升,为安州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提供了保障。

截至2019年底,安州区农机总动力达到41.9万千瓦。全区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综合水平达81.24%,共拥有各型拖拉机4700余台、联合收割机1800余台、插秧机180台左右、粮食烘干机72台、无人植保机49架。全区机耕、机播、机种、机收、机防和机械提灌面积每年达到268万亩,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

总 编:张祖强

副总编:徐 尧 杜雨桐 叶单丹

责 编:胡文文饶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