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马》:从北京到伦敦,不变的是老舍对中华民族深厚的爱意

老舍是中国现代小说家,他一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幽默的文风与通俗易懂的"京腔"是他作品的两大特色。熟悉老舍作品的读者都知道,他的小说多离不开市民生活与"北京"。《二马》是老舍早期三部长篇小说中的翘楚,它的创作背景同《老张的哲学》和《赵子曰》相比有所不同。《二马》不只是讲中国人自己的事,它以马则仁、小马父子从北京到伦敦生活为经,以中英两国国民性的比较为纬,展开了广阔而又复杂的画面。

如果评选中国现代作家中谁的作品充满了人间的烟火气,那么我一定首推老舍!家长里短、鸡毛蒜皮、吃喝拉撒,这些生活中的小事儿在老舍的作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小事儿"是老舍观察中国社会的一个放大镜。《不成问题的问题》中,几颗鸡蛋就揭开了官场世故中那些腌臜事儿;《老张的哲学》中,一张欠条便牵扯出混乱时代下市井中的众生百相;《离婚》中,常见的"说媒拉纤"背后上演了一出人情世故的大戏。

本文就从"事"着手,通过对比作品中三个中国人对"事"的处理态度,品一品老舍对国民性的批判与恻隐。这三个人分别是老马(马则仁)、小马(马威)、李子荣(古玩店里的员工),其中老马小马是一对父子,为了老马大哥的遗产刚来伦敦,李子荣在国外生活多年,曾是山东官费留学生。

两代人的三种态度,背后是新旧思想的激烈冲突

1、关于中国人情社会中的"礼数"

老舍生长于老北京的市井当中,深谙市民生活中的人情之道,在《二马》一开始,老舍就用一件小事给了读者一个思想上的冲击。

马则仁得知哥哥去世后,他带着儿子小马从北京乘坐轮船赶往伦敦,曾久居北京传道的伊牧师前去迎接。三人相见之后,伊牧师提出一起吃饭。按照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思维,伊牧师这是要"尽地主之谊",老马也是这样想,他对小马说:"他要请客,别驳他的面子"。吃过饭之后,他们各自付账,老马这才明白自己想错了。

老马这个人物形象在此时代表的就是深受中国人情礼数影响的一类人,他虽然踏上了英国的土地,但是本质上仍旧秉行着中国的"规矩"。从他后面经常送人东西、请客吃饭就可以看出,他爱面子、讲人情,这个人物固守着自己的观念,也并不打算改变。

吃过饭之后,伊牧师掏出六个铜子让小马为三人买车票,他特意说明了每张票两个铜子。小马只接过两个铜子,自己又拿出四个,这才去买票。

小马是一个受过新思想影响的青年学生,在经历了刚刚吃饭分开付帐一事后,他明白在英国就应该按照英国的规矩办事。小马在此时的形象相较于老马已经发生了变化,他们虽然是父子,但是思想并不完全一致。在后面,小马对老马经常为了人情与面子请客吃饭表露出不满,这也恰恰是因为他的思想正在改变。

李子荣是老马哥哥雇的员工,在老马哥哥去世后,他尽心尽力地守着店铺。老马与小马第一次见李子荣时,老马称呼李子荣为"伙计",小马想称呼李子荣为"李先生"。老马口渴,他命令李子荣去买茶水,李子荣管老马要钱,老马却觉得当伙计的应该给掌柜的买东西。小马与李子荣一见如故、相谈甚欢,吃饭时,小马不自觉地认为李子荣会替他付账,等到李子荣管他要钱时,小马才慌忙把自己的那份钱给李子荣。

李子荣是比小马改变的更加彻底的人,同时他身上也保留着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李子荣办事不卑不亢,他是古玩店里的员工,不是旧中国店铺里任人差遣的伙计。他深知中国人的人情世故,却不被其所牵制,大大方方的提出"AA制"。他重诺,有着现代契约精神,老马哥哥托他看守店铺,他不但没有私心,反而一心为老马父子着想。从后面我们也可以看出,李子荣是一个务实的人,不会因为私交如何而改变自己的办事态度。

从老马到小马再到李子荣,旧中国传统思想在他们身上的影响正在减轻。再结合《二马》的创作背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老马实际上代表着守旧派,小马代表着受新思想影响却没有实际行动的一类青年人,李子荣则代表有着新思想且有实际行动的中国青年人。这也就不难理解老马为何总是看李子荣不顺眼,他们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小马既无法完全革除旧思想,又没有勇气践行新思想,他徘徊不定,犹豫不决,最后痛苦不堪。

老舍通过"饭钱怎么付"这件小事,塑造了个性鲜明、态度不同的三个中国人。他讽刺老马,同情小马,赞扬李子荣,这也表明了那时的他已经对中国国民的思想有了评判。

2、关于被传统礼教压抑的"爱欲"

在旧中国,"爱情"是一个难以启齿的话题。封建王朝覆灭之后,各种新的思想突然涌入这个被传统礼教约束了千年的国度,"婚恋自由"成了年轻人追求新生活的一个口号。老舍显然也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和后来的《离婚》都曾涉及过这个问题。《二马》中,老马、小马和李子荣在面对这个问题时,表现出了不同的态度。

老马和小马这对单身父子租住进了温都夫人和玛丽这对单身母女家中,老马在入住的第二天便对温都夫人起了爱慕之心,小马也在见到年轻貌美的玛丽后倾心不已。那时的英国瞧不起中国人,认为中国人都是杀人犯、强奸犯、又脏又臭的人,这对母女对老马父子有着毫不掩饰的傲慢与偏见。面对爱情,老马、小马和李子荣表现了不同的态度:

老马对温都夫人大献殷勤,只要能够哄她开心,他什么都可以做。老马拿店里的瓷器送她,悄悄买花种在后院,帮她遛狗,顺着她的意思搭话等等。温都夫人最后被他打动,差点就要嫁给他。但是当她明白他们之间有着无法跨越的种族偏见后,温都夫人又把他放弃了。

同老马对民族偏见的不在乎相比,小马是敏感的。他爱玛丽,并且也曾鼓起勇气对她表白。可是玛丽对中国人的偏见已经不可改变,小马既感觉自己被侮辱,又无法断绝对玛丽的爱意。他前期狂热的追求玛丽,后期又选择疏远玛丽,当得知玛丽订婚之后,他饱受折磨,可始终无法下定决心放弃她,即便最后要离开,仍旧托李子荣把伯父留给他的钻石戒指送给玛丽。同小马把爱情看的十分重要相比,李子荣活得更加现实。他是贫家子弟,作为山东官费留学生在美国学习三年,获得学位后,他去了法国,又从法国来到伦敦求学。他是一位见多识广的中国青年,照理说应该更向往那种心灵与知识都契合的爱情。但是李子荣却欢喜地答应了家里的包办婚姻,未婚妻只识得几个大字,会洗衣做饭。他认为婚姻是必须的,婚姻幸福的基础是有一个能够帮助他、体谅他、关心他的伴侣,这个伴侣不在于是不是有新的思想,而在于合适与需要。

对待爱情,老马是糊涂的,糊涂到可以没有什么民族尊严,表现出一种胆大与果决。小马是犹豫的、挣扎的,爱情绑缚着他的心,断不了、放不下、得不到。李子荣则是清醒的,他肯定爱情的高贵,却更在意现实中的婚姻。

读过老舍《微神》、《月牙儿》、《骆驼祥子》和《离婚》等作品的读者可以回忆一下,老舍几乎没有让"理想爱情"真的战胜过"现实生活"。在老舍的这些作品中,爱情好似一个空中楼阁,它没有扎实的根基,如果爱情与面包只能选择一样,他笔下的主角大多选择面包。老舍对爱情的这种态度在《二马》中的李子荣身上已经显露端倪。

老舍是肯定爱情的,所以即便糊涂如老马,老舍也对他的爱情施予同情,并通过李子荣表达了自己对待爱情的真实看法。老舍认为,就当时的社会而言,男女青年接受了一些新的思想,看了几本言情小说就高喊"婚恋自由"是非常单纯的。这些青年根本不明白现实的残酷,受过教育的女性以为自己读过书就可以自力更生也是非常不切实际的,在一个男性都找不到工作的社会中,女性难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养活自己,他后面所创作的《月牙儿》和《微神》就是对此观点的一种佐证。另外,鲁迅的《伤逝》中,涓生与子君的悲剧也与老舍这一认知不谋而合。

李子荣宁愿找一个没有新思想的女性安安稳稳过日子,也不愿意找一个整日高喊自由却发现现实残酷后苦苦斗争的女子结婚。老马与李子荣,这两个思想矛盾最大的人,他们的爱情在现实面前不得不选择妥协。这是他们身处这个时代的无奈,也是老舍对他们有着恻隐之心的表现。

3、关于国家与民族尊严

老舍创作《二马》时正在英国伦敦任教,《二马》的故事背景也是在伦敦。当时的英国人瞧不起中国人,对中国人充满傲慢与偏见。老舍身处异国他乡,又亲身经历了这些歧视,他有了比在国内更加强烈的爱国之情。与此同时,他也注意到了那些身在海外的同胞们对于国家和民族尊严问题的不同态度。

老马年轻时学过英文,但骨子里是地道的旧式中国人。他读过书,对"官"有着执念,瞧不起商人。来到英国之后,他明白英国人瞧不起中国人,可是这种歧视并不能真的伤害到他的心与尊严,因为他心中没有"国家"观念。在书中,他为中国说过的最硬气的一句话就是"不能给中国人丢脸",可他后来做的每件事都是在给中国人丢脸!他根本不明白怎样才算"不给中国人丢脸",因为他心中根本不清楚自己所要维护的到底是什么。小马深切的感受到了英国人对中国人的歧视,他在北京时也曾像那些热血的青年学生一样走上街头,为国家和民族振臂高呼。然而,当他到了伦敦,当玛丽当着他的面说:"中国人,挨打的货!就不会生气!"时,小马只是脸上一红,皱皱眉,连站都没有站起来。小马是爱国的,想要维护民族尊严,可是他勇气不足!在伦敦的中国人并不是团结一心的,这里有商人、留学生和贫苦工人,这里面有宁愿没有工作也要爱国的,有只要给钱就不顾国家的,也有游离于爱国与叛国之间的,更有糊里糊涂就给国家抹黑的。李子荣在国外多年,又因为他贫苦的身份,对于那些真心爱国的中国同胞,他不分三六九等,一律真心相待。他同情同胞,明白英国人的偏见,但不会因为偏见而仇视英国人。大概因为他官费留学生的身份,从心底里认为"师夷长技以制夷"是正确的,他在等待中国真正的强大起来。

在关于国家和民族尊严这一问题上,老舍对老马与小马是批判的、否定的,倘若中国人都是像他们这样忍气吞声、唯唯诺诺、糊里糊涂、得过且过,那么中国什么时候才能强大起来呢?在老舍的其他作品中,他塑造了不少与老马类似的人物,如《离婚》中的老李、《老张的哲学》中的孙八、《茶馆》里的松二爷等,他们不是大奸大恶之徒,他们是小市民,但我们从他们身上看不到"血性"与"勇气",只有日复一日的妥协!

1929年,三十而立的老舍在《小说月报》上连载《二马》,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通过民族性对比,对自己的民族文化进行评价的文学作品。在小说中,老舍没有去美化我们的民族文化。我们可以看到老马如何用"中庸之道"糊涂处世,也可以看到一些新青年在时代巨变下的懦弱与迷茫。此外,当时的中国社会对洋人要么惧怕、要么美化,简直是不把"洋人"当作"普通人"看!老舍用他的《二马》告诉了读者,洋人也是人,他们和中国人一样会爱、会恨、会哭、会笑、会受伤,他们也同样有穷人、有富人、有自私的人、有无耻的人。

老舍在《二马》中对国民性的批判是深刻的,他对我们民族的爱意也是深刻的。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的文化中难免存有糟粕,我们的人民中难免有缺乏勇气、不思进取、浑浑噩噩的人。但是,我们的许多青年人仍旧是有希望的,他们踏实肯干、勤奋上进、朝气蓬勃,我们民族的未来仍旧是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