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相由心生”,那以貌取人也对咯?

从小就被教导: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以貌取人,多半要吃大亏!

因为以貌取人,最终被打脸的例子,在史书中更是多得数不过来——呐,最早出来现身说法的就是孔子老人家啦。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记述了这么一个故事:

有一个叫宰予的人来拜孔子为师,孔子见他口齿伶俐,能说会道,便欣然应允。可谁知宰予好吃懒做,不讲仁义,还喜欢白天睡大觉。孔子气得大骂“朽木不可雕也”。后来,宰予在齐国谋反作乱,不仅坑了一把师父,连带着亲戚也被灭族。

还有一个人,叫澹(tán)台灭明,字子羽。不但名字拗口,人也长得丑,孔子虽勉强把他收下,但心里还是有些嫌弃,认为他“材薄”,成不了气候。可拜师后的子羽,勤学苦读,光明磊落,很快就蜚声诸侯。后来,子羽到南方游历,追随他的弟子就有三百多人。

孔子闻之,曰:“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没错,“以貌取人”这个词就是这么来的。



有了这样的教训,孔子对相貌的事看的就很开了。

有一天他流落到郑国,和弟子们走散了,一个人狼狈不堪地站在城门外,郑国的百姓说城外有个老头“累累若丧家之狗”。孔子听了,不但不生气,还觉得人家形容的很对,大笑道:“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没想到吧,“丧家之犬”这个成语最初是来形容孔圣人的。



“形状,末也”,一个人的形态和相貌是不重要的——孔夫子用亲身经历得来的教诲,后人显然没听进去。几千年来,无论是平头百姓,还是帝王将相,在评价别人时,总是不自觉地把相貌摆在了首位。

用于描述相貌的词汇,古人也做了大量的总结,比如慈眉善目、英姿飒爽、玉树临风,也有贼眉鼠眼、尖嘴猴腮、凶神恶煞等等。

即使到现在,人们的潜意识里,多少都还有“颜值即正义”的观念。一个长得好看的人,哪怕沦为罪犯,也能轻易博得同情和好感,所以,“最美女囚犯”之类的新闻常常成为热点。



容貌是先天的,品行是后天的,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所以,以貌取人肯定不对,这个无可辩驳。

问题来了,既然大家都知道不能“以貌取人”,那为什么又都认可“相由心生”呢?

相由心生——从字面上看,意思是一个人的相貌是由心灵决定的,所以透过长相就可以知晓人心的好坏。进一步讲,心若向善,就会越长越好看,心若向恶,就会越长越难看。



这个解释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否则“以貌取人”岂不是就有理论依据啦?!

其实把“相由心生”的“相”仅仅理解为相貌,是极其狭隘的。要弄清楚这个词的意义还是要从它的本源说起。

“相由心生”原是一句佛语,完整的句子是这么讲的:“世事无相,相由心生,可见之物,实为非物,可感之事,实为非事”。

佛家所指的“相”,囊括了天地之间一切可见可感的事物。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世间万物没有固定不变的形态,我们的所见所闻所感所听,都只是我们内心的反映,并非是事物的本质。



于是,如何去理解“相由心生”,其实已经迎刃而解。

从“与人相处”的角度看,“相”指的不仅仅是容貌,更是一个人在言谈举止中所展示出来的神态。

一个常常偷鸡摸狗的人,哪怕五官生的好看,也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顾左右而言他的猥琐气质;一个总是想着算计别人的人,不论学历多高、穿着多精致,也会让人觉得笑里藏刀不可亲近;一个总爱编谎话的人,时间长了就变得油腻圆滑,自以为瞒天过海,但旁人都会避而远之;心术不正的人很难真正地昂首挺胸,反过来说,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能在三言两语间便赢得人们的尊重。

与“以貌取人”不同的是,由“相”去评判一个人的好坏,不可只看一眼就妄下结论,而是要在长时间的交流、观察、感知后才能做出甄别。

从“与已相处”的角度看,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和感受,其实都是由我们的内心决定的。

举个例子,北宋时的一个深秋,苏东坡和朋友趁着月色在黄州赤壁的江面上泛舟,本来饮酒唱歌,其乐融融,可一个人却突然呜呜咽咽地悲伤了起来。苏东坡问:为啥呢?朋友说:目睹此情此景,就想起了曹操和周瑜这些大英雄,可如今,江河依旧,英雄却已灰飞烟灭。大人物尚且如此,更何况像我这样的小蚍蜉呢?人生太短暂了,真希望能同长江和月亮一样永存于世呀,唉……

东坡摇了摇头,说到:“你看那水面,虽然不停地流逝,但却并没有流走;再看月亮,虽然总是有圆有缺,但终究也没有增减。所以,“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为什么要羡慕它们呢?而且,这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我们每个人都能享用的宝藏呀,又有什么不满足呢?

相由心生,面对同样的江景,以不同的心态去看待,苏东坡看到的是“造物者之无尽藏”,朋友看到的却是人生短暂,世事无常。

此时的东坡,还是待罪之身,前路未卜,朝不保夕。但他的心境已然超脱了世俗的阴霾,他以积极旷达的心态审视世界,世界便是美好而明亮的。

命由己造,境随心转,这才是“相由心生”更深层次的意义所在。

后记:

网络上说,“相由心生”出自《佛说无常经》,我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找来《无常经》核查出处,先通读了一篇经文,没找到,又逐字逐句读了三遍,还是没找到,可明明那么多人口口声声说“相由心生”出自《无常经》,难道我读的经文和别人读的不是一个版本?



网上找不到答案,我也不肯罢休,于是就捧着经书去请教师父。

师父指了指我的脑壳,说:“出自这里——你的执念。”

我顿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