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期间宁夏将有100万人次祭扫群众 进入陵园需亮健康码、测体温

  春季历来是森林草原火灾多发期,全区多地森林草原火险等级居高不下。临近清明节,相关负责人提醒广大群众,文明祭祀,严防火灾。  


  “清明期间,森林防火的重点是森林高火险区,主要防控的火源是祭祀用火,希望广大市民上坟祭祀不要违反防火期和禁火期的相关规定。一旦进入森林防火区域内违规用火,情结较重者将承担3年以上7年以下的刑事责任。”3月24日,自治区森林公安民警李永新告诉记者。近期,天气迅速回暖,气温比往年明显偏高,达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纪录。加之去年入冬以来我区有效降水极少,尤其是3月份全区平均降水量仅为0.4毫米,较上年同期减少88%。同时,随着春耕生产、企业复工复产和清明节的来临,农事用火、民俗用火、生产生活用火明显增加,特别是清明节上坟祭祀用火激增,火源管理点多面广,且春季大风天气频繁,一旦发生火灾极易蔓延,灭火救援难度很大。

  为严防野外用火违法行为,倡导科学文明绿色祭祀,我区各级民政部门也积极行动,按照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分类指导、分区实施的原则,引导群众通过网上预约以及电话预约的方式分时段前往陵园进行祭扫,既有效防控森林草原火险,也服务好群众清明祭扫。据了解,当前我区共保有各类公墓40处,农村各类集中公益性墓地约1400处,预计今年清明节期间参与祭扫的群众将达到100万人次。“我们采取两种形式引导群众文明绿色祭祀,对能够进入陵园祭扫的群众,要出示‘健康码’、测体温、戴口罩,通过敬献鲜花丝带等绿色低碳方式代替传统方式寄托哀思;对不能进入陵园祭扫的群众,我们提供网上祭扫、代客祭扫和云祭扫等服务,帮助群众祭奠逝者。”自治区民政厅儿童福利和社会事务处处长马玲介绍。

  与此同时,我区各地各部门还将迅速组织开展森林草原火灾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及时发现和消除火险隐患,防火于未燃之时、成灾之前。(宁夏日报记者 周一青 王溦 文/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