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海神针——钟南山




小哥哥任鲁豫和小姐姐佟丽娅主持的春晚再喜庆,也按压不住前一天武汉拉响封城警报所带来的恐惧。鼠年春节本该喧闹非凡的城乡,仿佛成了戴望舒笔下寂寥的雨巷。

人们居家过年,通过网络在揪心地关注着这场病毒与国人的鏖战。

一边是全国疫情日更的数字通报,确诊、死亡、新增,直线上升;一边是医护人员在前线的昼夜奋战,政府、军队、地方,后援不断。

一边是病毒肆虐,吞噬生命时似在狞笑,自以为初战告捷,所向披靡;一边是医护救治,死亡线上争分夺秒,以生命筑就血肉长城,舍身抗击,不屈不挠。

面对死亡,人类总是充满恐惧。恐惧的不是死亡本身,而是预知死亡来临。天塌地陷,是鲜活时的骤然死别;瘟疫饥荒,是死亡前的悄然生离。后者最为悲戚和恐惧。悲戚使人手足无措,恐惧令人胆战心惊。这时,并不需要救世主,而是需要定心丸;并非需要诺亚舟,而是需要定海针。心定方能思考,思考才有举措,举措才有落实,落实方有效果。人类最终胜出,靠的绝非坐待天悯,而是主动抗争;靠的绝非一己之力,而是众志成城。

中国,有一耄耋老者,擎红旗,高声喊:十天后决战!病毒必败我必胜!

这话,无疑是粒定心丸;这人,无疑是根定海针。

2003年非典,67岁的钟南山站了出来,举国安定,非典遁形。

2019年新冠,84岁的钟南山站了出来,万众信赖,勇力倍增。

虽然鏖战仍在继续,但他科学严谨、理论深厚、经验富赡的医疗素养,无疑为国人吃了一粒定心丸;敢涉险境、敢说真话、敢于担当的无畏精神,无疑成了国人心中的定海针。

人的有生之年,面对瘟疫,能在国家非常时期、众心无助之际,两次成为国人的定海神针,政治家或许做不到,军事家或许做不到,科学家或许能做到。在这场关乎人的生命,关乎国家尊严,关乎子孙后代的人毒鏖战中,钟南山也许做到了。

国家之幸、民族之幸、国人之幸!

上古时,大禹代父治水,凭了三件宝物:河图,开山斧,定海针。新时代,钟南山领军抗毒,依然有其三者的属性:胸中有图,手中有斧,话中有针。

虽然禹图以明山川,钟图析毒分株;禹斧疏浚恶水,钟斧偃断毒流;禹针测水深浅,钟针定人心神。但救灾救难,异曲同工。

看结局,夏禹胜之天助,钟南山胜在人为。

现时鏖战未果,此说或许太早。但时间会给出答案。

有诗为证:

尽道伤人是毒疴,

谁知悲恐更心魔。

天赐定海神针在,

共禹论功不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