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的淮军,在面对日本陆军时,为何如此不堪一击?

庭州行者


其实严格来说,李鸿章的淮军并不算弱,淮军的失败,有着太多的特殊性!

甲午战争历史上最争议的话题之一,莫过于李鸿章的淮军数量究竟是多少?这恐怕是一个连他自己都迷茫的问题!无论是早年的湘军楚军,还是后组建的淮军,军队的组建模式都是一种家长制的封建模式,即兵归将有层层效忠!李鸿章控制着手下的中层军官,中层军官控制着各自麾下的基层士兵。在1861年淮军的组建早期,由于这支军队的规模只有6000人,并且集中于上海苏浙一带作战,李鸿章还可以做到绝对控制。然而随着随后数十年淮军的不断扩建,以及军队分驻各地,这支军队的各个分支,实际上已经被中层将领们牢牢控制,李鸿章究竟还能有多大的控制权,恐怕连他自己都无法判断。



姑且退一步讲,就算淮军全力效忠于李鸿章,李鸿章可以直接指挥淮军的任何一个分支,然而在近百万平方公里的甲午战场。这支总数大概在4-5万人的淮军在这片广阔的战场上早已经被划分的四分五裂并且形成不了一个拳头,面对组织和凝聚性更强的日军,只有被各个击破的结局,更别提他们还并非是铁板一块。



从1894年七月丰岛海战的海面上,高升号上的上千淮军官兵誓死不向日军投降,即便运兵船被击中下沉仍然奋勇用步枪还击来看,淮军的军容和素质不容轻视,成欢之战淮军伤亡200人杀伤日军80余人,虽然失利但损失比并非不能接受,至少没有达到鸦片战争被杀伤上百却很难打死对方一人的窘境。而在甲午最大的陆战平壤之战中,淮军甚至以几乎1比1的伤亡毙伤日军近700人,要不是后路被断以及弹药的匮乏从而引起了突围崩溃,平壤的15000多淮军,还是有着与日军一战的底气。可以说从单兵素质上来看,日军官兵素质虽然远强于淮军,但淮军的战斗力,仍然能与之一较高下。

然而这支数万人的淮军,先后分布在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这三片战场上,每块区域的平均力量不足两万人。即便是每个战场的一万多淮军,又被各路将军划分成上千到几千人不等的“某字营”,互不同属互不增援,在战场上永远各自为战,面对装备这七万正规军和16万预备役的日本陆军,这样封建模式所构成的军队也只能被各个击破。


辽宁资深球迷


淮军为什么打不过日本陆军?

首先可以肯定一点的就是,经过三十年的洋务运动后,清军是有一定近代化的,装备了当时比较先进武器的军队,并非是所谓的大刀长矛军队。而淮军因为李鸿章的关系,其装备和战斗力在清军中都是属于最高水平。

至于依据,有很多,从当时三大总督呈报给朝廷的奏报中就可以窥探一二。

比如甲午年(1894)张之洞奏报:现已委托驻德国公使许景澄购德国新式小口径五连珠快枪3000枝,子弹300万颗;从信义洋行购十响连珠毛瑟枪1250枝,子弹150万颗。平响毛瑟枪5000枝,子弹250万颗;格鲁森快炮12尊,炮弹1200颗。从瑞记洋行购克虏伯七生半车炮六尊,炮弹1200颗。奥地利三生七快炮12尊,炮弹12000颗。

还比如两江总督刘坤一奏报:现已购马梯尼枪14000枝,毛瑟马枪1000枝,子弹280万颗。亦准备再购比利时快枪10000枝,每枪配子弹500颗。

又比如李鸿章奏报:委托驻英公使龚照瑷购哈乞开斯快枪7000枝;驻德公使许景澄购毛瑟枪12000枝,连珠快炮8尊,小口径毛瑟五音快枪四批共10000枝,子弹1000万颗。

众所周知,甲午战争打到后期,各省精锐都有征召,其中两江总督刘坤一还亲率三万精兵赴辽东迎战。所以从前面三大总督的奏报中可以看出,当时清军装备不赖,至少在轻武器方面并不比同时期的日本陆军差。




既然装备不差,那为什么淮军又打不过日本陆军呢?我觉得有三方面原因。

第一,军队组织构架落后。

甲午战争时的日军陆军是完全仿照德国陆军建立起来了的近代化军队,拥有近代军队所应拥有的所有特征,比如指挥系统、参谋系统、动员系统、后勤系统,以及平时的作战训练、交通运输等等。

反观当时的淮军呢?淮军的构架脱胎于当年的湘军,而湘军的制度则是脱胎于明朝的戚家军制(中国古典军事体制)。这种编制的特点是以营为单位,营就是最大编制。每一个营共有38个小队,兵力约为490人。另随营配用数量不等的长夫,一般为180人。淮军的这种编制在对付如太平天国,捻军等组织构架更落后的军队时,还没什么,但面对已经完成了近代化改编的日军时,就完全被吊打了。

为什么被吊打呢?

举个例子说,平壤之战时,清军提督叶志超统辖20个营,约一万人,按照西方标准,这是一个标准陆军师的规模,如果是按西方军队,这一万人的部队要按照师→旅→团→营,或者师→团→营的体系进行作战。但淮军不是这样的,淮军是叶志超这个“师长”直接管20个“营长”,他下面没有团长,没有旅长,在这种情况下,淮军无论是命令传达,部队的机动,战术的部署等,效率都不如日军。

并且更为致命的是,叶志超手下的一万多人分属于不同的统领,这些统领又分属于淮军底下不同的派系。不仅人事不通,而且后勤保障也不通(因为装备是各自采购,仅步枪子弹就有七八种),这就给叶志超的指挥工作造成了更大的困难。

所以实际上,平壤清军明面上有一万人,但叶志超能调的动,能发挥出战力的部队,也就是他自己的几个亲兵营,两三千人而已。

换而言之,按照近化军队的标准,甲午战争时期的淮军是一群临时组成的乌合之众。这种军队打封建军队没问题,但遇上真正的近代化西式军队时,就不够看了。



第二,战术、训练体系落后,而且缺乏基本的训练。

淮军除了编制落后,战术和训练体系也非常的落后。虽然当时淮军装备了米尼弹、斯潘塞连珠枪、林明顿后膛枪、马蒂尼亨利后膛枪、加特林、毛瑟后膛枪、后膛快炮开花弹等先进武器,但我们现在知道,淮军平时的训练极为松懈,除了打靶训练外,几乎就没了。连最基本的线列步兵战术都不及格。

这样的军队,就算给他们先进武器,他们又能发挥出多少战斗力?

当然淮军也不是一直都如此稀烂。当年打太平天国时,淮军的训练就比较优秀。

比如同治七年时,潘鼎新就按英国军队的操典也编制了淮军自己的操典。这个操典实事求是的说,还是可以的。



(《洋枪队大操图说》。潘鼎新著)

(工字阵,淮军十五种操练阵法之一)

同治时期的宁郡卫安勇,这是宁波士绅集资雇佣的一支西式训练部队,图中的阵法仿效自十九世纪中前期的英军方阵。



但问题是,打完国内战争后,淮军的训练体系就没有更新了,仍然是西方军队几十年前的水平。而且由于甲午战争之前,清朝有十年没打仗,淮军的训练完全懈怠了,有训练操典也不用。

我们再来看日军。

日本陆军为什么进步迅速?因为日本自明治维新后,完全摒弃了之前的武士军队,军队建设从零开始,也就是仿效德国陆军,先从建军校开始!这个决策不得不说,是非常正确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军校是与时俱进的。日本军校一直在仿效西方军校,其训练也一直在同步更新。

另一方面,军校确实是一个训练军人的最佳场所。近代化军队,要求官兵必须要有一定的知识水平,文盲是不行的。这就是为什么后来袁世凯要先筹办北洋速成武备学堂、北洋陆军速成学堂,陆军军官学堂等军校(都是保定军校前身),再组建北洋新军。以及孙中山要先筹办黄埔军校,再组建国民革命军的原因。

军校就是近代化军队的基础,没有军校,一切无从谈起!

甲午战争时的日本陆军老老实实以军校为建军基础,由军校培养出来的合格官兵再组成标准的近代化军队。这就注定了当时的淮军在日军身上是占不到便宜的。



第三,战斗意志薄弱,不知为何而战。

前面说了,甲午战争的前十年,清朝基本没有大的战争发生,官兵有一种马放南山的心态,而这种心态就导致十年的安享下来,淮军的将领大部分都腐朽了。只有极少数人还朴实敢战,比如聂士成、左宝贵等。而更多数的将领,比如叶志超,都贪生怕死。

淮军将领的这种战斗意志,用当时外国报纸的评价说就是:清国军队没有一场战斗能坚持超过24小时。

当时的淮军就像猎豹一样,在金钱激励下能瞬间爆发一股狠劲,但这种狠劲不持久,时间一长,斗志就松懈了。

这还只是将领,淮军士兵的问题更大。除了训练不行,淮军士兵都是单纯的为军饷而战的兵油子。这些人没有现代的国家、民族意识。相比之下,日军士气十分高昂,高喊着为皇国而战。这种士气上的差别就好比民国时期的派系军队,军阀混战时,他们不知为何而战斗,战斗力稀烂无比。但到了抗日战场上时,他们知道为国而战,为了中华民族而战,瞬间就爆发了强大战斗力,战斗意志极为坚强。

知道自己为何而战,这是一个很重要问题。

或许1905年经过军制改革而训练出的北洋新军与日军还有一战之力,但1894年的淮军是真不行。


Mer86


李鸿章的淮军其实并非不堪一击,早在1870年,四十三岁的李鸿章年轻轻轻,已是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他是文臣却靠战功起家,正因为在与太平天国交战中,让李鸿章认识到西方武器的重要性。在1870年,他就开始重手改编自己底下6000名淮军精英。在天津大沽口,设立营区,打算用精兵洗刷十年前,英法联军所刻下的耻辱。

为让这支队伍更有战斗力,李鸿章让爱将周盛传担任统领。周和李一样被太平军、捻军的战火,磨去了当初的稚嫩。在由周盛传带领的1万多士兵,装备却是全军最好的武器,包括克虏伯大炮,斯奈德来复枪等当今先进的武器装备。

相比之前淮军,他们完全采用西式教育和操练方式,全队官兵无论是士兵还是中上层的营官、哨官一样需要操练。这在过去是难以想象。

不仅如此,这支队伍还有现代后勤制度如电报、火车、西医。他们是当时中国一流的陆军,即便像英、法、德、美、日等列强都对其称赞有加。

然而经过20年的征战消耗,这支队伍早已今非昔比,军官们不上操,到了19世纪80年代初期,周盛传的队伍,终于沦落像其它绿营兵一样,去街上搬砖。定时参加垦荒、屯田、救灾、巡防等常规任务。

等1894年,小日本带兵冲进威海卫,带兵迎战的叶志超,除了溃逃时,抢了不少金银财宝,谎报军情外,贡献全无。

为何会失败,归结到底,清廷所练的淮军,还是旧式绿营玩的把戏,没有采取当今世界流行的征兵制度。


本草百晓生


淮军是代表国家的,它代表着清朝末年中国军队的最高水准,淮军打不过日军,换了清朝任何一支军队都打不过。淮军跟日本陆军的较量是两国和两国军队的较量,我们只有全面比较,才能找到淮军失败的原因。

一、日本蓄谋已久,清朝毫无防备

日本挑战中国蓄谋已久。

早在16世纪末日本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丰臣秀吉就在心底产生了“平定中国”的想法。

1577年,正是这个丰臣秀吉喊出了“率军进入朝鲜,席卷明朝四百余州,以为皇国之版图”的口号。在他的鼓吹和带动下,日本国内一些冒险家也蠢蠢欲动,摩拳擦掌。

在江户时期,日本出了个史学家本多利明,他在呼吁日本应该进行改革开放的同时,发出了“大日本国应移地至满洲”的疯狂叫嚣。

1823年,日本学者佐藤信渊竟然建议天皇率兵打到中国,“取南京应天府,定为假皇宫”。

德川幕府末年,长州藩的田松阴说:“日本应早下决心,向中国进发,北则割据满洲的领土,南则占领台湾。”

桥本左内大声疾呼:“如不兼并中国、朝鲜的领土,日本就难以独立。”

大臣如此“爱国”,为日本国事操心,君王岂能无动于衷,天皇终于动心,他在1868年颁布《亿兆安抚之宸翰》,不久又向京都诸侯下达敕谕:“外使国威光耀海外……朕欲凌驾万里波涛,誓振国威于海外,以对祖宗先帝之神灵。”

反观清朝,对悄然到来的战争危胁不仅毫无察觉,而且觉得陶醉在外国媒体“大清兵力亚洲第一”的虚荣里高枕无忧。

1886年,大清水兵在日本长崎跟当地军警发生冲突,这本来是一场普通的冲突,而且也是大清水兵手持军械上岸,违犯军纪,违反国际准则,闹出的事情。李鸿章也承认“争杀肇自妓楼,约束之疏,万无可辞“”

因为中国方面死伤的人数比日本多,因此日方赔款数额比中方多。

就事论事地说,日本方面是按照规则办事,合情合理,

但清朝从皇帝、李鸿章到全国人民对此事极力渲染,水兵的违纪被称为爱国壮举,日本的处理被认为是向大清示弱,觉得那是日本的“国耻”,大清扬眉吐气、从此站立起来了。

举国狂妄,目空一切,麻痹大意,甲午不败就出了邪了。

二、日本学洋人学髓,大清学洋人人皮毛

众所周知,甲午战争时期,中日军队建设是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的,甚至中国起步更早。

19世纪六十年代末,日本开始明治维新,大刀阔斧进军事体制改革扩充军备的同时;大清没有闲着,也在轰轰烈烈开展洋务运动。

但两国的军队建设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相同点就是都进口先进武器,都兴建兵工厂,都开办陆军学校,扩充军备以提高军队战斗力。

但区别点在于,日本的向洋人学习学的彻底,他们全面参考德军编制,到德国进行训练,而且他们开办陆军学校,让士兵学习文化和军事基础知识和理论知识。

而清军开设的学堂主要是掌握武器使用知识,没有引进西方的军事体制,也没有借鉴西方的军队管理经验。

日军在请进来的同时,还走出去,派出一批又一批军人到德国、英国学习军事理论,提高作战指挥水平。

在甲午战争前,日本指挥官已经明白了什么叫军事演习,并且在1890年,于爱知县举行了以中国为假想敌的海陆两军联合军事演习。

而且日本军队还学习西方的后勤保障经验,建立了一套先进的、系统的后勤保障体制。

三、日本军人为“国”而战,大清军队为“主”而战

日本军队还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思想建设做的非常好,让士兵知道为什么去打仗。

日本已经在甲午战争前夕建立起一套政权、军权和财权统一的军国主义体制。

日本军队利用武士道精神进行忠君教育,士兵都知道天皇就是国家,他们为天皇就是为国而战。

可是清军自从太平天国之后军队不再是国家的军队,变成了私人的军队。

无论是湘军和淮军,他们都是老乡、同学、同事和兄弟组成,这样的军队有战斗力,打起仗团结一心。

但这样的军队也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只认指挥他们的老大,只忠于他们的顶头上司,尤其是将领对主帅左宗棠、曾国藩、李鸿章死心塌地,对朝廷的忠心就打了折扣。

尤其是淮军主帅李鸿章一切以保存实力为主,把实力看得比命都重要,根本就没有和日军死磕的决心。其实实力对于这样”军阀来说,那就是命,没有了军队自己什么都不是。

甲午战争中,畏敌如虎的都是皖系将领,但对于临阵脱逃的将领,李鸿章不但没有觉得是耻辱,反而不顾一切地向朝廷求情。

在平壤之战狂奔500里的左宝贵就是李鸿章的老乡,在出发的时候就不想去,留恋娇妻爱子。这样的将领要是能大胜仗,就活见鬼了。

最搞笑的是,李鸿章见自己爱将不想上前线,就安慰他说,去吧,又不一定真的打起来。

有这样的主帅,这样的将领,这样的士兵,恐怕就是给淮军现代美军的装备,都是打不赢日本人的。


小约翰


李鸿章的淮军装备可谓是精良之致,用的全是最先进的近代武器,而且训练淮军的教官也是请的德国人,可见淮军的战斗力其实并不弱,而且凭借李鸿章的权力,淮军在后勤保障方面也是得天独厚。可为什么一碰到一日本的军队就不行了,就溃不成军,就不堪一击呢?究其原因有三。一是战略不如人,淮军的战略思想还停留在打太平天国和剿灭捻军的阶段,还是排兵布阵再两军对垒的思想;这早已经不适合于当时的战争环境了。二是战术不如人,战争开始后,见势不对,不知道灵活改变战术;虽然淮军也甚是英勇,但终究不敌现代思想和武器装备的日本陆军。三是海战的失利导致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日本人掌握了制海权,日本陆军输送兵力快,而中国陆军增兵则需要绕道山海关。究其根本还是当时清清的制度腐朽,敌不过日本明治维新后的新政;说白了就是落后的制度打不过先进的制度。





畅说历史


淮军还属于前工业化时期的军队,而日本陆军已经是进入工业化时代的陆军了。当然,这也不是说当时日本陆军的装备和训练水平有多高了,实际上,日本陆军当时的装备和训练水平还不算太高,只能算是工业化初期的军队的水平。而淮军虽然是前工业化时期的军队,但已经装备了不少火器,算是水平比较高的前工业化时代的军队了。所以,两者的绝对差距可能并没有那么大,这也是淮军虽然一溃千里,但也还是抵抗了几次的原因。

日本从明治维新之后就开始进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军事上的全盘西化改革,而日本陆军是模仿当时欧洲最强的普鲁士军队,海军是向当时欧洲最强大的英国海军学习。中国在海军建设方面,也基本上是以学习英国为主的,这没什么问题,但在陆军建设上并没有投入多少资源,还是以前李鸿章的淮军包办的状态。这也是作为淮军将领二代的袁世凯之所以能够得到机会的原因。

但工业化的陆军和农业时代的步兵的差距是全方位的,除了装备水平之外,还有训练方式、训练水平、作战指挥思路,都是完全不同的,甚至连士兵的日常餐饮和后勤保障,都是建立在完全不同的基础上的。比如当时双方各自用的枪炮,日军已经能够生产比较接近现代步枪的武器了,而淮军还只能主要靠买,自己生产不了,汉阳造要到1896年才由汉阳铁厂引进了德国的生产线。在这之前国内也有一些仿制品,也就是所谓的老套筒。

所以说,淮军和日军的差距是两个时代的差距,这种差距不是1和2的差距,而是0和1的差距,是代差。而在战争中,一旦出现这种代差程度的差距,落后的一方基本上是没有什么还手之力的。所以,在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其实还能进行一定程度的有效抵抗,虽然最后还是输了,但毕竟还是进行了比较激烈的抵抗,而淮军步兵就连抵抗能力都没有多少了,给日军造成的伤亡数量很少。

实际上,就淮军这种装备了火器的农业时代的军队,在清朝的体系中能够出现,也已经算是不错了。如果没有太平军的冲击,就不会有湘军,如果没有捻军,就不会有淮军的崛起,如果没有两次鸦片战争的冲击,就不会有北洋水师。如果清朝在鸦片战争之后很快遣散湘军和淮军,继续延续之前的八旗兵和绿营兵的体系,再碰到一个已经完成了初步工业化的日本,再在甲午战争中遭遇,清朝会输得更惨,更难看。

也正是因为在甲午战争中暴露出之前重海军轻陆军的军事建设思路有问题,清政府才在李鸿章的推动下,决心创建新式陆军,交给了袁世凯去办,也才有了北洋军。从八旗兵到绿营兵,再到湘军、淮军这种本质上只是乡勇的军队,最后到北洋军,清朝才开始建设新式陆军。到1900年以后,受到八国联军入侵的冲击,同时看到了北洋军已经初步形成战斗力,清廷才下令各省普遍编练新军,也就是新式陆军。

但因为洋务运动的失败,所以清廷并未完成从农业国家的工业化改造,也就没有能力完全实现军事现代化,只有依靠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方式,在一个农业国家的庞大身躯上,强行给嫁接一个半现代化的军事体系。当然,这在当时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工业化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清廷当时实际上已经不具备来主导整个国家完成工业化的能力,所以只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先通过买和租来提高自己的自卫能力。


萧武


题主真的是优质领域历史创作者?甲午战争时李鸿章的淮军战斗力可不算弱,更不是不堪一击。在朝鲜,聂士成率部在成欢一线阻击日军,双方伤亡都大,日军无法再前进,聂士成也无法再坚持,双方都撤退了,随即被吹嘘成了“大捷”。聂士成曾经在“淮军诸将之冠”的刘铭传手下参加了中法战争期间的保卫台湾。日军随后继续向北前进,在平壤城外遭到马玉昆和董福祥部队的顽强阻击,双方激战了两天,清军战报毙伤日军2000余人,日军自己承认伤亡过千人。奈何在朝鲜的清军统帅也是李鸿章一手提拔的叶志超贪生怕死想逃跑导致军心崩溃,清军因为自乱阵脚和溃散被日军打死打伤几千人,平壤城外防线崩溃。叶志超想逃跑,被负责平壤城防的部下左宝贵阻止,日军猛攻平壤,左宝贵率部奋勇抵抗,从早晨打到中午,左宝贵为了激励士气,身着显眼的黄马褂来回督战,直至战死。叶志超随即放弃平壤向北狂奔逃跑,朝鲜被日军占领。朝鲜沦丧于日本,李鸿章淮军的陆军主力实际上已经折损了大半,损失和丢弃的武器物资更是不计其数。日军攻入清国后,不乏有拿着装填火药的抬枪的清军英勇抵抗,而淮军基本上装备是发射子弹的现代步枪了。晚清糜烂腐朽的体制必然导致一己之私最重要的贪官庸才当道,武器再好官兵再能打,也避免不了必然失败的结果


立志成虫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原因有很多:

第一,淮军并没有和真正的强者交过手。

淮军自建立以来,主要的对手是太平军、捻军。

不谈捻军,太平军充其量也只是强化的民兵而已。

太平军的战斗力,可以在同常胜军的战斗力很好的看出来。

常胜军充其量是洋人指挥的,装备一系列西洋武器,使用零星西洋战法的三四流武装力量。

然而,太平军对于常胜军并没有占上风。

而淮军和太平军的战斗大体是旗鼓相当,这说明淮军同真正的洋人军队,战斗力是有很大差距的。

淮军打赢太平军,以及土匪性质的捻军,没什么值得自豪的,他们根本不是日军的对手。

第二,淮军只是使用西洋武器的旧式军队。

甲午战争中,日军认为淮军士兵根本不懂打仗。

在双方激烈枪战的时候,日军发现很多淮军士兵不寻找掩护物,也不卧倒,而是蹲着甚至站着开枪。

这对于日军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像是根本没有受过军事训练。

同时,淮军的炮兵也根本不懂炮战。

以往他们只是用来攻击敌人的步兵和堡垒,炮战经验几乎是0。在日军炮兵精确的炮火压制下,火炮射程和威力并不亚于敌人的淮军炮兵,往往一触即溃,丢弃火炮溃逃。

而炮战是现代炮兵的基本功,这都做不好还打什么仗。

第三,淮军士气不高,有着严重雇佣军思想,军纪很差。

日军发现,淮军士兵在战时的伤亡率并不高,由此一次战斗溃败后丢下的尸体很少。

这说明,淮军的战斗意志低下,没有打硬仗的思想。

日本被灌输,打仗是为了帝国的未来,为了日本人民的未来。

而淮军打仗只是雇佣军性质,吃粮当兵,打赢了有赏金而已。

所以,淮军只能打顺风战,打弱敌,不能碰强敌,一碰就散。

一旦发现日军攻势猛烈或者冲锋上来,淮军根本没有坚决抵抗,而是放弃阵地直接逃走。

当时淮军士兵的身材比日本兵要高大一些,手臂较长,在近战肉搏时候是有优势的。

然而,日军基本没有和淮军发生过肉搏战,因为后者总是直接逃走。

同时,淮军的军纪很差,尤其在补给不足和跑路的时候,更是肆无忌惮。

平壤战役时候后,淮军各部向鸭绿江溃逃。期间由于补给断绝,军官先逃走,很多淮军士兵冲入朝鲜村庄抢劫财物,甚至还有强奸现象,引起了朝鲜人的痛恨。

本来,大部分朝鲜农民都支持清军攻打日军,但淮军的恶行扭转了朝鲜人的观念。


其实原因还有很多。比如淮军的枪炮算是比较先进,数量也众多。

但淮军根本没有诸如医疗兵、辎重兵、工兵、通讯兵的概念,而这是西洋军队包括日军必备的军种。

可见,淮军只是拿着新式武器的落后部队,遇到日军自然土崩瓦解。


萨沙


李鸿章的淮军虽然在清军里算是战斗力比较强的部队,但是和日军相比,确实要差着一些。这主要是因为淮军从根本上来说只是装备了西式武器的的旧式军队。

太平天国起义爆发以后,因为此时的八旗和绿营已经糜烂不堪,无力和太平军对抗。咸丰无奈之下只能让各地督抚、官员组织团练和太平军作战。这些团练中,以曾国藩的湘军最为有名。

而李鸿章的淮军也是脱胎于湘军,其组织方式基本就是照搬湘军的一套:以营为基本战术单位,营下设哨,哨下设队,每营500人。若干个营为一军,以主将的名字中一个字命名,比如像刘铭传的铭军、吴长庆的庆军、周盛波的盛军、张树声的树军等等。

不过因为淮军和洋人打交道比较早,李鸿章见识到西洋武器的厉害以后就大量购买武装淮军,并按照西法训练部队。所以淮军的战斗力很快就超过了湘军,成为国内战斗力最强的部队之一。

然而淮军和湘军以及其他清军的差距也就是对于西式武器和训练方式的接受程度而已,在根本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因此只是装备了西式武器的封建军队而已,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淮军并没有建立近代的参谋体系。部队作战还是按照国内对付农民军的方式,缺乏作战计划,不会地图作业。

其次,淮军以营为基本战术单位的组成过于扁平化,临时组成的各军号令不一,根本不适合大规模的战斗。

第三,淮军是募兵制,当兵只是一种职业。这样一没有为国而战的概念,战斗意志薄弱,二缺乏预备役制度,在战斗中损失了士兵以后只能临时招募士兵来补充,结果就导致后期部队战斗力急剧下降。

第四,淮军在武器装备上还是以国内对付农民军的那套经验为主,火炮以轻便易携带的小口径火炮为主,相比日军以75毫米火炮为步兵支援火力要弱不少。

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在船桥里等战斗中淮军表现尚可,可以击退日军的进攻,但是最终却不敌日军。


不沉的经远


淮军是李鸿章在曾国藩的指挥下,于1862年3月编制而成,也被称为“淮勇”。淮军是为抵制太平天国运动而生的,而后在李鸿章的带领下发光发热,成为一支训练有素的现代化军队,从配置到训练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而淮军的创始者也因为淮军的强盛权势不断的坐大,成为一个在朝廷上响当当的人物。

为什么近代化的淮军在日本的陆军面前还是十分脆弱,如此的不堪一击呢,历史漫谈君将在下文为大家详细说明。

第一,军事装备

淮军是李鸿章手里的一个底牌,他在底牌的建设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截止1894年9月,他已先后委托驻英公使龚照瑷购哈乞开斯快枪7000枝,驻德公使许景澄购毛瑟枪12000枝,连珠快炮8尊,小口径毛瑟五音快枪四批共10000枝,子弹1000万颗。

10月,奏报已"先后订购西洋各项快炮五十六尊、各项快枪二万八干三百二十余枝,大小各项枪炮子弹一千五百二十余万颗"。

12月,又奏报委托许景澄代购毛瑟枪10000枝,子弹412万颗,大小口径快枪300枝,子弹10万颗;委托杨儒(驻美公使)代购哈乞开斯六响枪3000枝,子弹200万颗;委托龚照瑷代购马梯尼枪10000枝,小快炮若干门,这都是李鸿章大批量购买的武器。

其中小批量高价买的高精尖武器还没有计算在里面。李鸿章所购买的连珠快枪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日本当时所用的只是单发步枪。美国学者就曾说过:“清朝的军队是当时世界上排名前五的陆军。”。

在甲午中日战争以前清朝的官员也是洋洋得意,甲午中日战争惨败的原因并不能从军备装备的硬实力来找。

第二,军事制度

淮军虽然完成了军队硬件上的改造,但在军队的软件上还是差人一步。淮军虽然在军队训练的阵法、队列上请了外国教练,进行了一些西化,但在淮军整个的统领指挥下还是没有突破传统的体制。

一般来说,一个淮军将领会统治3—4个营,一个营大约500人左右,淮军的将领基本对自己所管理的这几个营是垂直管理,手下只有几个小队,没有参谋没有军官,这导致在大型作战的时候军队一多救容易乱了阵脚,整个军队像一对无头苍蝇一样乱转悠,有再多的子弹也打不到该打的地方。

日本一直都是一个具有超强学习能力的国家,从它在近代的蜕变上就可以看出,日本在甲午战争上的表现也是如此,它虽然没有全部换成西方军事强国的配置,但它把一些决胜的细节和软件都拿捏的死死的,也确实收获了事半而功倍的效果。

日军拥有一支现代军队所应拥有的所有东西,包括动员、指挥、参谋、后勤、编制、训练、交通这些核心要素,这些要素形成了一个非常严密的指挥系统,使得日本的将士可以拧成一股绳,作战能力也是大幅度的提升。

第三,将帅之才

甲午中日战争中的一个扭转战局的战争——平壤之战,是因为指挥者叶志超的临阵脱逃而溃不成军的,平壤战争以后清军的士气大大衰落。

在甲午中日战争的时候,很多之前优秀的老将领已经去世,老将领饱受了磨难在实战中积累了很多的经验也在战争对燃起了浓浓的爱国之情,所以他们在战场上可以抛头颅洒热血,会倾尽自己的全力去赢得这场事关国运和尊严的战争。

而新上任的青年将领,他们多是富家子弟,在一些紧要关头通常会退缩没有破釜沉舟的勇气和志气,在他们心中自己的生命要大于胜利,安安稳稳的苟且也要大过搏命的光明。

他们在经验和胸襟上都比不上前人,他们会因为自己的个人恩怨而延误战机,错过绝地反击的机会。日本将士就恰恰相反,他们稳准狠,在科学的军事体制上负责的将领都是如虎添翼,他们总能在合适的时机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从而获得最终的胜利。

淮军是清朝末年的一个缩影,不是一个军队的失败,是一个时代的落后。中国从近代以后就开始变法图强,我们学经济学技术,却总是把根本的制度和思想放在最后。淮军和日本陆军差在了觉悟上,当时的清朝也是差在了觉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