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黄”套种,种出乡村新“色彩”

路,蜿蜒盘旋,山连绵起伏,从杨柳集镇出发,近30分钟的车程,才到达印江、思南、石阡三县交界的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杨柳镇大路村。

阳春三月的大路村,映入眼帘的是满山翠绿的茶园和群众忙碌的身影。此刻,绿是大路村的主色。

大路村位于杨柳镇西南部,海拔高度740米,距镇政府驻地13公里,距印江县城62公里,全村共有9个村民组,191户651人,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9户165人。全村国土面积3.78平方公里,全村的将经济收入靠村民外出务工和680亩茶园。

为有效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大路村村支两委、攻坚队经过不懈努力,争取到了2020年第一批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3万元扶贫。因地制宜,利用群众土地入股和流转的土地共200亩,种植红香柚。

“我们村土地质较好、海拔合适、适宜栽植红香柚,村合作社就按土200元每亩,田300元每亩,流转200亩土地种植红香柚。让撂荒的土地产生价值,也能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就业。”村支书郜锡辉说。

“我们家近3亩多土地已荒了近五年了,现在村合作社租去种红香柚,我们一年有近700元的土地租金。整土、栽苗都可以去务工,一年找点零用钱不是问题。”村民刘科文幸福的说。

为了土地资源充分利用,大路村两委和攻坚队再次争取扶贫资金34万元,在红香柚基地里套种上药材黄精。

“为了让土地充分使用,达到最大收益,就动员群众在自己入股的地里套种黄精,非贫困户种植的黄精收益,83%归自己所有,17%归村合作社,贫困户种植的黄精收益,按每亩3400元的成本返合作社后,其余的收益归自己所有,”村支书郜锡辉介绍道,“黄精的种子、肥料、技术都由村合作社提供,村民在栽种、管护黄精的时候,同时管护红香柚,这样既提高了村民种植的积极性,又有效地管护了红香柚。”

年近50岁的建档立卡户刘科新,为了在家照顾念高中的小女儿,放弃了外出务工,就在县城或集镇做些零工,收入不是很稳定。今年村里发展栽种黄精,他申请栽种5亩。

“栽种黄精虽然要3至5年才见效,但它的效益很好,按现在的市场价,每亩产值最少都会有10余万元,种植的成本全都由合作社出,

我没什么压力,就是出点劳动力栽种、管护就行了。黄精丰收了,我们贫困户就按3400元一亩投资返合作社。”

据了解,大路村共栽种红香柚200亩,黄精100亩。覆盖全村48户163人。项目见效后,按721分红模式进行分红。

村支书看着群众忙绿栽种的身影,感慨地说道,再过三年,红香柚就会挂果、黄精已初见成效。群众的生活会越来越好,“红、黄、绿”将会成为我们村最美的色彩!(张玉莲 王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