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株洲派发强农、惠农、富农“大礼包”

人民网-湖南频道

人民网长沙3月30日电 巩固脱贫从何处发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如何补齐短板?如何驱除疫情影响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近日,株洲市下发《中共株洲市委株洲市人民政府关于切实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 建设更高质量全面小康社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派发强农、惠农、富农“大礼包”,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政策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补齐高质量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短板,不断提升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打赢脱贫攻坚战 所有贫困人口脱贫出列

今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意见》明确,今年株洲将按照“五个全面”巩固脱贫的要求,切实做到防遗漏、防返贫、防风险、防反弹、防松懈,确保年底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高质量通过国家普查验收。

巩固脱贫从何处发力?株洲市将以开展巩固脱贫“清零行动”为抓手,重点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六覆盖”,全面排查整改突出问题。同时,持续抓好产业扶贫,确保产业扶贫覆盖率达到90%以上;突出抓好就业扶贫,开展送岗位信息到户、送务工人员到厂、送扶贫车间到村、送公益岗位到人、送技能培训到乡的“五送”活动。

对标高质量全面小康 补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一号文件对标对表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事项化、项目化明确任务清单,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今年株洲市将继续抓好“四好农村路”建设,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300公里,完成25户及100人以上自然村水泥(沥青)路“组组通”扫尾。在水利建设方面,将巩固和新增农村自来水人口4.05万。在加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方面,将实施每个乡镇2名全科医生全覆盖。围绕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重点开展治垃圾、治污水、治厕所、治村容村貌、改陋习“四治一改”行动,全年将完成5万户农村户用厕所、100座农村公共厕所改新建。

农村社会保障是保护农民利益的“安全网”。《意见》提出,株洲市将再提高农村医疗保障水平,实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应保尽保。每个县市区新改扩建一批农村特困人口供养服务机构,全面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任务。同时,还将在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改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等方面发力。

发展精细农业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根据《意见》,今年株洲市将建设高标准农田18.08万亩,新建、维修、改造机耕道4000公里,夯实精细农业发展基础。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抓好生猪稳产保供,新建11个规模养殖场,新增生猪产能50万头以上,支持5家屠宰加工企业建设冷链仓储配送设施,加快由“运猪”向“运肉”转变。

年内,新建省级农业强县1个、省级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1个、省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3个、省级农业强村8个。建立“院士 专家团队 专项资金”的培育机制,发展壮大炎陵黄桃、株洲红茶、神农茶油、攸县香干等优势产业。同时,加快农业品牌建设,重点在品牌农产品中推行“身份证”管理,全面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推动品牌农产品“走出去”。

如何驱除疫情影响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意见》明确,株洲将加强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大力培育一批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建设,发展休闲旅游、餐饮民宿、健康养生等产业。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地方增设乡村保洁员、水管员、护路员等公益性岗位,培育一批农场工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让更多农民就业、增加经营性收入。(陈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