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担当!贵大学子在田间课堂奏响春耕乐章


双脚沾满泥土,汗水挥洒田间,投身脱贫攻坚,助力春耕备耕。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校于2月发出了“助力脱贫攻坚 同心共战疫情”倡议,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校团委积极响应,先后组织2000余名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跟随专家,就近服务地方。同学们放下书本,走进田间地头,走进群众家中,运用书本上的知识、课堂上的理论,为家乡的百姓出谋划策,为农村特色产业把脉问诊,书写着贵大学子在抗疫中的春天故事。

龙建吕

晨炊星饭 让茶香溢满青春之路

龙建吕是农学院2018级农艺与种业作物栽培方向的一名研究生,茶产业是家乡惠水县甲烈乡红星村的重要扶贫产业之一,春耕期间,龙建吕帮助母亲上山采茶。白天采茶,晚上看文献、写论文,是她生活的常态,对于每天十二点半睡,五点就起床的日子没有任何怨言,她说:“这样的日子让我觉得自己过得即充实又踏实,茶产业是家乡扶贫项目中一大重要的产业,能为家乡脱贫致富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是我的荣幸。”


天还未明,茶园已经泛起星星般的光点,龙建吕就随着茶农们一起到茶园里采茶,采茶的速度也在一日日的劳作中变得越来越快,夜幕降临,茶园的一天就随着称量茶叶划上句号,但龙建吕的学习仍在继续,看文献、写论文,在学业上她也不曾松懈。




除了帮助母亲采茶,龙建吕还参与了红星村合作社“皇菊规模化种植”扶贫产业的部分工作,主要是种植地的调查(海拔、前茬作物、土壤的颜色对比等)、皇菊栽培苗的筛选、规范化的种植方法及后期苗的一些管理措施。“我所学习的专业知识是中药材的种植及种植后的一些田间管理,家乡的种植的皇菊虽然是属于茶茶叶类,但中国药典中有记载皇菊也是一味中药材,所以在种植中可以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其中。”她说道。

在采茶和皇菊规模化种植工作的过程中,龙建吕对于农业助力脱贫的力度深有体会:“农业扶贫把‘因地制宜’这个词诠释的很完美,利用农村丰富的土地资源与特色产业,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民的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农村的生活环境也有所改善。这样早出晚归的日子,虽然辛苦,更让我感受到生活的充实与时间的宝贵,作为一个农学院学子,能够把自己的知识投入到家乡的发展中,是一大幸事。”

张丘丘

农业学子当为家乡农业服务

张丘丘是2018级农学院的硕士研究生,他说:“不是医务人员的我,不能走在抗疫第一线‘救死扶伤’,但是作为农业学子,可以为家乡的农业发展服务。”春耕期间,张丘丘主动与凤冈县花坪镇农业服务中心和关口村村委会联系,积极投入到农业生产服务。

茶产业是关口村的主要产业之一,在得知张丘丘主要学习茶树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时,茶园负责人姜豪激动地说:“由于自己没有技术,不知道虫怎么防,又不认识病害,而且茶树产量太低,导致每年基本都没有多少盈利,张丘丘的出现就是及时雨。”张丘丘一方面利用自身所学,一方面与自己的导师联系,就茶叶提质增效、茶园管护、病虫害防控、修剪技术、施肥技术、除草技术等进行了全方位的指



张丘丘说:“我来自农村,贴近农民、踏入农田、为群众服务、做力所能及的事,既是对自己所学知识的检验,也让自己学有所用,学有所为。”

曾庆会

服务农村的践行者

曾庆会是农学院植物保护专业2016级学生,在遵义市桐梓县夜郎镇进行农事服务活动期间,积极帮助农户进行土地翻耕和育苗,并在夜郎镇茶台村尽己所能帮扶春耕生产。在做好防控疫情和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成为服务农村的践行者。



曾庆会和老百姓到田间进行农田杂草清除、翻耕,并修整苗床,开展种子播种。在育苗的过程中,与老百姓交流了一些旱地育苗经验。在夜郎镇茶台村花椒种植产业示范基地,她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在花椒上进行病虫害观察,向村民传授花椒生产技术,比如压枝、修剪等技术。

她说:“在短暂的春耕实践活动过程中,虽然花椒刺伤了双手,但收获满满。我积极向行业学习知识,向前辈请教经验,打开了我的眼界,也提高了自己的各方面能力。”

李 芳

到田间地头为老乡服务 助力家乡脱贫攻坚

李芳是茶学院在读研究生,寒假在家期间,她积极响应学校关于“助力脱贫攻坚,同心共战疫情”的倡议、响应学院号召,主动投身到家乡的农业产业生产劳动中去,尽己所能助力家乡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场战役。



李芳在做好疫情防控和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二月中旬主动和家乡所在地织金县白泥镇相关工作人员联系,“我当时打电话和镇里的工作人员联系,我想利用自己所学为老乡为家乡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镇里领导听到后,就给我分配了一些具体工作”,李芳说。接到任务后,李芳迅速投入到当地的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中,每天和镇里、村里干部上山下乡,早出晚归。

结合白泥镇春耕生产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李芳积极参与到家乡玉米调减后产业布局的实地调研和春耕生产中去,与当地产业调整负责人就产业布局规划、相关产业发展、替代产业进行探讨,她的思路和想法获得了当地党委政府和群众的认可。她认为 “民生产业的发展要因地制宜,栽培种植管理的基础一定要打牢,要严格按照标准化种植,才能种出优质苗木,不能用种一颗白菜的方式去种一颗皂角树”。



在家乡做“春耕帮扶”期间,李芳还应邀到织金县珠藏镇凤凰村万亩茶场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调研。因为是新建茶园,栽培技术和管护技术亟需提升,又因凤凰山茶厂场位于海拔高、气候寒的特殊地带,每年都有一个多月的凝冻期。结合茶园的实际,李芳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就幼龄茶园越冬、管护的重点和难点,以及茶园的栽培技术、修剪技术、施肥技术、整地锄草技术、茶叶生产冻害减灾恢复技术等管护技术对管护人员进行交流和培训。

李芳说: “到田间地头为老乡服务,为家乡服务,做好实践调研,搞好农技服务,让自己与家乡的乡亲们更亲近了,与农业更亲近了,与这片热土更亲近了,这让我觉得我的价值得到了实现”。

饶永超 陈滇黔

俯身于大地 才能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省委省政府和学校号召我们将论文写在大地上,是希望我们把自己所学运用在贵州大地上,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将所学与实际生产结合,我们必须将自身立于大地,俯身贴近大地才能不负嘱托,不负厚望”, 动物科学学院畜牧学专业18级硕士研究生饶永超、陈滇黔告诉我们。从3月初以来,饶永超、陈滇黔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到黔西南州安龙县安马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微信线上帮助有需要的养殖户,帮助当地发展养殖业,履行“博士村长”职责。

在安马村,他们与村支两委和养殖户进行了深入交流,先后到养牛户李忠元、车礼爱、杜龙江和养鸡户冯兴祥家中,了解他们在养殖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针对养殖户在饲料配比、微量元素添加、简单疾病的分辨和处理进行了技术上的指导。李忠元说: “现在搞养殖,没有技术肯定不行,他们两个来了给了我们很多技术上指导,这让我对养牛很有信心,下一步,准备多养一些,我还加了他们的微信,以后有不清楚的地方还向他们请教”。




矿业学院研究生

主动请缨 投身到火热的春耕生产中

在学校“助力脱贫攻坚,同心共战疫情”的倡议下,矿业学院研究生苏谦、王潞沤、穆玄等6名同学积极响应号召,组成“支农助农”志愿者,主动请缨,投身到火热的春耕生产中,赶赴遵义市习水县习酒镇坪头村三千亩花椒基地帮助农民栽种花椒苗。

在这次助农活动中,苏谦主动与遵义市习水县习酒镇坪头村驻村扶贫第一书记取得联系,表明自己想要为贵州的脱贫攻坚出一份力的决心,得到同意后,苏谦在做好疫情防抗和保护自身安全的前提下,2月下旬从江苏省赶到贵州习水县,并与矿业学院4名研究生和材料学院的1名本科生组成了贵州大学矿业学院“支农助农”研究生志愿服务团队,投身到习水县习酒镇坪头村春耕实践工作中。



一到当地,志愿服务团队就在当地村干部的帮助和指导下,快速学会花椒苗的栽种方法,并把学到的方法示范给栽种花椒的村民,同时,向村民讲解浇水量、间隔浇水时间以及花椒苗修剪等。



志愿服务团队队员苏谦说:“到农村去,到春耕生产的一线去,为脱贫攻坚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这是践行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

药学院支农助农服务队

结合专业优势 参与打造特色产业

在今年的春耕生产中,药学院组建了支农助农志愿服务队,投身到当地的春耕生产中,助力产业扶贫。



药学172班李婷婷、冯婷婷、陈其荣,药剂161班晏欣,制药172班的陈玉、吴承燕、卯艳飞等根据实地情况,积极帮助当地农户扯草、松土、挖沟,栽种辣椒、茄子、生姜等。制药171班的姜德丽、蒙应粉则结合药学专业优势,参与帮助当地打造特色产业。姜德丽帮助当地农业专业合作社栽种折耳根,蒙应粉则帮助当地村合作社栽种药材太子参和半边莲,在种药材的过程中她们还给当地百姓讲述药材的名字、特性、药用价值等,便于百姓后期的管理。



家住剑河制药171班田龙家,在参与当地一木耳专业种植户的管护工作中帮助调节木耳的温度、湿度,也帮着浇水、打药。在他的帮助下,该种植户按期对木耳进行了有效管理,没有因为疫情受到影响。

同学们表示:“帮助农户春耕生产,是一种体验,一种锻炼,不仅得到了学习,今后要多点实际行动来助力产业扶贫,彰显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

农学院 “博士村长团队”

发挥专业特长 春耕帮扶正当时正当

春耕务农时节,农学院“博士村长团队”帮扶防疫两不误,在投身防疫志愿者工作的同时,发挥专业特长,积极参与春耕帮扶工作。

2018级植物保护研究生李定银说最大的愿望便是将所学专业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以科学指导农业生产,保障和促进农业的发展。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让今年的寒假变得无比漫长,学校封闭,实验研究不能继续进行,但作为农科学子时时是学习之时,处处是学习之地,更应该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春耕便是我们最好的实验研究,大地便是我们最好的实验室。”在村里,他与父亲及几个附近村民共同负责今年的育苗工作,在育苗工作中,他详细筹划,罗列物资清单,确定最佳幼苗时间,做好病虫害防控工作,提供最佳方案,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结合传统育苗办法简化多处繁琐步骤和减少了种子、营养土以及其他所需育苗材料的浪费。




2018级植物保护研究生冉飞用自己所学植物保护专业知识结合文献查阅,热情帮助务川县丰乐镇新场村村干部完成村民土地面积测量、登记及花椒种植地规划,细心指导并亲自帮助村民除草、翻土、打窝、放苗、定苗、覆土等花椒种植过程。



2018级农业资源与环境硕士研究生牛雅琼,在得知当地习惯将农家肥与草木灰混施,她意识到草木灰碳酸钾与铵态氮反应后会产生挥发性氨气而损失氮素产生结块,降低肥效。便提出了以穴施养根的方式代替传统的施肥方式,以求将肥料的功效发挥到最大。



2018级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研究生蒙露露,她以座谈和直接走访农户的方式,了解到当下村里春耕备耕情况。在得知当地目前在种植方面需要相应的技术支持,了解村支书的需求后,蒙露露多次随村支书到果园查看生长情况,记录树苗的病虫害情况,提出当前果树的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措施的建议。



2019级农艺与种业专业研究生莫盛龙在学校、学院的春耕帮扶倡议下,组建2020“春耕助农”实践小队,分为农、疫调研组,春耕实践组,农、疫宣传组,还有农产品品牌宣传组,与农业公司及学校的专业老师合作。为农户进行线上解答,同时积极参与种植甜瓜、移栽果树、菜园除草、对当地的蔬菜生产加工部进行调研等线下春耕工作。

2019级植物保护专业研究生周治成在与大竹村村委工作人员了解下,得知由于疫情导致今年春耕受到影响,已到春耕整地时间,但还没有村民进行整地,为了不延误春耕的黄金时期,我主动带头进行春耕整地,带动当地村民积极参与整地,指导村民正确使用农机,指导当地村民种植南瓜,辨别当地烟草的主要病虫害。向村民介绍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2019级植物保护专业研究生宋星陈得知龙里县冠山街道办事处高坪村今年将引进650亩的长效产业油茶种植项目,便申请加入其中,在技术员的指导下,我现场参与农户划线、挖穴的整个过程操作,同时在与农户的交流中向他们讲解农药使用、病虫害防治的相关知识。在验苗的过程运用自己所学到的专业知识指出了苗被感染病虫害方面的情况。



2019级植物保护专业研究生侯飞在当地村支书的支持下,召集村子里的农民,做了一个集中培训,然后实地讲解。为大家讲解辣椒生产中的病虫害,以及附近常见的生物入侵。带领当地村民开展虫害调查,并为当地提出防治措施。



2019级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研究生朱家云在春耕过程中了解到椅棋村在各种杀虫剂和除草剂使用的不规范,针对这一现象,朱家云在小村上借助合理村上集会机会,宣传了一些常用杀虫剂和除草剂的规范使用方法,此外,还对当地近年来中国主要入侵害虫草地贪夜蛾越冬调查,为入侵虫害防治奠定基础。



草木萌动,万物生发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农忙正当时

此时播下的,不只是种子,还有希望

是秋天金黄色的希望,是脱贫致富的希望

贵大学子们,用知识与汗水

帮助春耕者们,一同种下希望

在田间地头里

奏响春耕的交响曲

用双手书写春天的答卷


文字:溪山融媒中心 康瑞 蒋诗倩

审校: 张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