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16篇鲁迅写成了一首歌,网友:太北大了!

《祝福》、《孔乙己》、《藤野先生》、《狂人日记》、《阿Q正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国人对于鲁迅的文章是绝不陌生的,而当校园说唱碰上“硬核”鲁迅,会产生什么样的火花?

近日,北京大学2017级本科生吴一凡,把《野草》的16篇散文诗,写成了一首说唱歌曲。


《野草》

词曲:SealWu 吴一凡

编曲:Egco 蔡唯真

混音&母带:朱彦安

Verse1

昏沉的夜 灯火温吞地灭

我昏沉的梦里 故事拉开画卷

鲜花和云朵在水影里升腾摇曳

我坐在小船 岸边是村人和月

好的故事都融化在水里了

昏沉的夜里我猛然睡醒了

脱离了躯干 我是你的影子

但是主人 我不愿意再跟随你了

离开你 黑暗会吞并我

光明会让我消失

有我所不乐意的

在天堂地狱里藏躲交织

我不想沉没于黑暗

死亡于光明 不想遗世独立

呜呼呜呼 我将向黑暗里彷徨于无地

噫 独自远行

不但没有你

并且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

力 掀天揭地

觅 茕茕孑立

这世界全属于我自己

我在野地里赶路 疮痍满目

奇怪而 高的 天上星 洒下寒露

枣树刺向天空 利 穿破惨雾

引恶鸟发声 但飞蛾扑火

亦 义无反顾

得继续走 前面是坟和野百合

走完了坟和百合后是什么呢

我不能留 所以踉跄地返回夜色

要继续走 只有拿水补我的血了

Hook

昏沉的夜 灯火温吞地灭

我昏沉的梦里 故事拉开画卷…

鲜花和云朵在水影里升腾摇曳

我坐在小船 岸边是村人和月

好的故事都融化在水里了

昏沉的夜里我猛然睡醒了

脱离了躯干 我是你的影子

但是主人 我不愿意再跟随你了

Verse2

有老人劝我休息 不

有孩子向我求乞 不

我看不到悲哀在他眸低 不

所以把疑心塞他手里 不

我顺着剥落的高墙走路

风吹来四面是灰土 四方有雾

我想着我会怎么求乞

来继续我的故事

我选择用无所为和沉默

讨得虚无来度日

不料讨来她的宝剑

和帽 和巾 和一缸屠苏

我回以赤练蛇、猫头鹰 和冰糖葫芦

本来她弯的眼 几乎使我留下脚步

不料她翻了脸 我还是走我的路罢

我看到原野上两人将争斗 赤身裸体

人群从八方蜂拥 看的忘乎所以

可始终没人端起刀

群众的喉咙被无聊锁紧

两人在复仇的欢喜中

将人们的徒劳啜饮

我看到“神之子”被钉上高架

临终的神情 悲悯 高大

神明在刀下怎会没办法招架?

只是又一个“人之子”的生命

被糟蹋罢了

我感到绝望 我感到枯竭

我这一路上再也没有遇到青年…

“希望”是娼妓

等你牺牲了青春就将你抛弃

但绝望不亦是如此?

所以继续等我消息

Hook

昏沉的夜,灯火温吞地灭

我昏沉的梦里 故事拉开画卷…

鲜花和云朵在水影里升腾摇曳

我坐在小船 岸边是村人和月

好的故事都融化在水里了

昏沉的夜里我猛然睡醒了

脱离了躯干 我是你的影子

但是主人 我不愿意再跟随你了

Verse3

当月光开始降温 凝成大雪倾城

雪花奋力上升 那是雨的精魂

我忽然坠入冰谷 脚下像有青灯闪烁

我用体温轻抚 这团冰封的火

我将它叫醒 它烧在我胸膛之左

“你会先烧尽还是结冰?” 它反而问我

“我有更要紧的事情……”我不假思索

“那我不如烧尽” 它烧尽我身上的锁

我举起投枪 面对一致的点头

他们说不偏心 但我偏侧一投

我举起投枪 但他们早已脱走

只剩投枪 和我颤抖的手

我重复地面对起一致的点头

他们“太平”的高喊堵住我的口

我在狂热时中寒 透过所有看见无所有

但我举起投枪…用我颤抖的手

挖出我的心来品 创痛中怎么细吃?

痛定后再尝 本味又怎么去知?

我像冬日的叶 从斑斓褪向蜡黄

还好勇士的血已将花朵洒满家乡

青年愤怒而粗暴的灵魂已遍布八方

夕阳西下灯火接续发热发光

我实在不想死后身上被虫豸爬来爬往

于是终于坐起… 太平里举起投枪

Hook

昏沉的夜,灯火温吞地灭

我昏沉的梦里 故事拉开画卷…

鲜花和云朵在水影里升腾摇曳

我坐在小船 岸边是村人和月

好的故事都融化在水里了

昏沉的夜里我猛然睡醒了

脱离了躯干 我是你的影子

但是主人 我不愿意再跟随你了

歌曲MV上传到网络后,目前已有超200万的播放量,网站弹幕上网友评论道,“每天都来听一遍”“越听越上头”,还有老师把它搬上了语文课堂。

令人感觉巧妙的是,从1920年到1926年,北大是鲁迅任教时间最长的学校,而《野草》正是这期间所作的,出自鲁迅先生之手的校徽,亦陪伴北京大学至今。

从北大讲师的散文诗集《野草》,到北大学生的说唱歌曲《野草》,这个跨越百年的“对话”,到底是如何展开的?

在新疆长大的吴一凡,从少年时代就开始尝试创作说唱歌曲。初入北大时,他发现学校还没有说唱文化相关的社团,他便主动筹备创建北大说唱社。社团成立后,他和成员举办了系列活动,积极推广说唱音乐。

而说唱社也是他们自由创作的实验田。最初吴一凡独自捣鼓的时候,“用声卡、话筒、耳机什么的,我都是在宿舍,自己录音混音”。后来,他认识了蔡唯真,后者是北大艺术学院2017级本科生,他在宿舍里放置着各类乐器,如同一个小型的录音棚,吴一凡便常去蔡唯真宿舍录歌。

而《野草》,和吴一凡两年前创作的《欢迎报考北京大学》一样,是假期里他用笔记本电脑录的,没有话筒,没有专业设备,却也是目前最广为人知的两首歌曲蔡唯真负责了《野草》的编曲,歌曲引起关注后,他打趣吴一凡:你的歌是不是音质越差越火呀?

吴一凡在宿舍的录音设备

“我觉得最好的创作灵感来源于生活,有真实的感觉才能有话说”。

抱着“言之有物”的信念,吴一凡已经创造过不少作品,大一暑假,经历了招生的体验,他写了《欢迎报考北京大学》。歌词里,有北大人耳熟能详的“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

吴一凡说:“每个北大学生都有自己的特色,我们不是批量化生产的,而北大对各种类型的学生,都会给予包容和欣赏,我本来也没有想到,靠做说唱,能登上北大很多很大的舞台”。

让文学艺术作品“再生”,是吴一凡的一种创作思路,在之前,有海子的《单翅鸟》,还有《艺术史》和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

而这一首《野草》,源于吴一凡对这本散文诗集的偏爱,也是对于当下情绪的记录和表达。从《秋夜》到《一觉》,他把一个战士觉醒到战斗的过程,用不同的内容连接了起来。

“北大的学生在说唱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中文说唱不只是加入更多的中国符号和元素,而是体现更多的精神和素养”。

鲁迅曾说:我的哲学都在《野草》里。他笔下的《野草》,有梦的朦胧、沉重和诡异,有神幻的场景,荒诞的情节,奇特的想象与浓郁的诗情相融合……

受散文诗集的触动,吴一凡将许多意象和战斗的精神加入歌中。这是一场“影的告别”,在黑暗中,影向往着光明,黑暗会吞并他,光明又会让他消失。“影”游历人间,顺着剥落的高墙走路,他看到了求乞和爱情,有人枯竭、有人绝望,有人冷眼旁观,在困顿的环境中,他终于觉醒,选择战斗。

有人说,听完这首歌,想去重新了解鲁迅。吴一凡回应道:这也许就是这首歌,最积极的意义。“其实随着年龄的增长,每次读鲁迅的文字,我都有新的理解,愿先生的文字快点‘过时’,希望先生所批判的离我们远去,但精神永不流逝,最重要的是我们每个人都保持自己的思考”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也许你也听过《野草》里的这句话,但愿听完这一曲,你将再次捧起书架上的那本鲁迅。

个人简介

吴一凡(Seal Wu)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2017级本科生,北京大学说唱社发起人、首任社长,曾创作《爱在光华》、《欢迎报考北京大学》等。

文字:蒋书淇、夏星

视频/图片:受访者提供;视频插图来自人民文学出版社《野草:插图本》(ISBN:9787020110216)作者裘沙、王伟君、裘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