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奶牛持久黄体的发病原因、危害、症状以及防治措施

对于奶牛持久黄体,想必很多人不是十分了解,持久黄体同样是奶牛的一种繁殖障碍性疾病,主要就是导致奶牛长期不发情,从而引起奶牛不孕的一种疾病,严重影响奶牛的正常繁殖和产奶。下面我们来详细的介绍一下持久黄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们养殖户又该怎样治疗与防止。

什么是黄体

奶牛的发情,是由于丘脑下部分泌释放生殖激素作用于垂体前叶,促使垂体前叶分泌促卵泡素,并且通过血液循环把促卵泡素运输到卵巢,卵巢接到“信息”后,就会促使卵巢上的卵泡进行生长发育,随着卵泡的逐渐发育成熟,雌激素的分泌量也相应增加,于是引起生理变化,奶牛出现发情症状。同时,大量的雌激素通过对丘脑下部和垂体的反馈作用,控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使促卵泡素分泌量减少,促黄体素分泌增加,当促卵泡素和促黄体素达到一定比例时,就会引起成熟的卵泡破裂开始排卵。奶牛卵巢排卵后,雌激素的分泌量迅速下降,原来卵泡处遗留下来的卵泡腔内产生负压,因此,卵泡膜的血管便破裂流血,积于原来卵泡腔里形成血凝块,此时被叫做血红体,经过6——12小时左右,在血红体的颗粒层出现黄色颗粒,红体被吸收变为黄体。

在催乳素的作用下,黄体细胞分泌孕酮(助孕激素),并与少量的雌激素共同作用,使子宫充血增厚,子宫腺体发生增殖性变化。如果奶牛排出的卵泡没有受精,此时的黄体被称为周期黄体,通常会经过12——17天发生退化并且消失,此时奶牛体内的孕酮含量显著下降(因为黄体消失,黄体主要分泌一种助孕激素——孕酮),解除了对垂体的抑制作用,于是促卵泡素的分泌量又开始增加,奶牛就会又进入下一个发情周期。

如果奶牛的卵泡受精,在受精后到十几天内,本来可以退化消失的周期性黄体转化为“妊娠黄体”,妊娠黄体的分泌增强,同样是分泌助孕激素——孕酮,维持妊娠生理的需要,并抑制奶牛继续发情、停止性周期,一直持续到怀孕终止时才消退,然后奶牛经过体内调整恢复后进入产后发情。

如果奶牛没有怀孕,而黄体在卵巢上又不退化消失,这就形成了我们所说的“持久黄体”,因为有黄体存在,持续分泌孕酮(助孕激素),抑制奶牛继续发情、停止性周期,所以“持久黄体”是一种繁殖障碍疾病,只有让“持久黄体”消退才能恢复奶牛的正常发情、排卵和受孕。

奶牛持久黄体的危害

黄体在卵巢上持续20——30天没有消退,我们称之为持久黄体或者叫黄体滞留,由于黄体不消退,奶牛卵巢上不能形成卵泡,奶牛不能进入下一个发情周期,所以就不能怀孕,严重影响奶牛的繁殖能力,增加奶牛空怀时间,延长产犊间隔时间,从而会影响到奶牛的产奶周期,导致产奶量下降,增加饲养成本,减少利润产生。。

持久黄体形成的原因

形成奶牛持久黄体的原因十分复杂。主要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和奶牛子宫疾病导致的,比如运动不足,饲料单一、饲料品质差,饲料搭配不合理,矿物质、维生素不足或者缺乏,奶牛过于肥胖或过瘦,特别是产奶量高的奶牛在产犊后持续高产,导致奶牛消耗过大,而不平衡的饲养又不能保证高水平的代谢过程,导致卵巢机能减退,引起发情延滞,容易形成持久黄体。

奶牛慢性子宫内膜炎、子宫积脓、子宫积水、子宫内有异物(胎衣浸溶或木乃伊)、部分胎衣滞留在子宫内、产后子宫恢复不全以及子宫肿瘤等,都会影响卵巢上黄体的及时吸收消退而成为持久黄体。

奶牛持久黄体的症状及确诊

1、奶牛产生持久黄体的特征就是在产后或者一个发情周期过后,发情周期停止,长期不发情。如果是在发情后配种发生持久黄体,会被误认为是奶牛已经怀孕,但2个月只后做直肠检查时发现子宫内并没有胎儿存在,或者经过更长时间发现奶牛腹围没有明显增大,同样是在做直肠检查时发现并没有怀孕,这种情况就可以断定为奶牛卵巢发生持久黄体。

2、奶牛卵巢形成持久黄体后,除了不再发情外,奶牛的外阴还会呈三角形,而还会且具有明显的皱纹,阴道分泌物比较少,阴道检查时粘膜苍白。

2、直肠检查:通过直肠触摸检查卵巢,会发现一侧或两侧卵巢增大,卵巢上有黄体,即持久黄体。有的持久黄体只有一小部分突出于卵巢表面,大部分被包裹在卵巢实质里面,也有的呈蘑菇状突出于卵巢表面,所以会检查出卵巢体积增大。持久黄体的质地由于所处的阶段不同,可能会略呈面团状,或者是硬而有弹性。有时在同一个卵巢里或者另一个卵巢有一个或几个不大的卵泡。奶牛子宫松软、增大,往往都是会垂入腹腔。触摸子宫收缩反应微弱或者没有反应。临床上持久黄体的诊断主要是根据直肠检查的结果来确定。为了区别持久黄体黄体性周期黄体,一定要经过2次直肠检查才能做出比较准确的诊断。第1次检查应该摸清楚一侧卵巢上黄体的位置、大小、形状和质地,以及另一侧卵巢的大小及变化情况,时隔25——30天进行第2次直肠检查,如果卵巢状态没有变化,还是存在于一侧卵巢上,就可以确认为持久黄体。

如果患有持久黄体的奶牛没有子宫疾病和其它并发症,在给予适当治疗后,可以使黄体消退,恢复奶牛的发情周期,如果奶牛伴有严重的子宫疾病,母牛衰老或不健康,一般治疗效果不良,可以考虑淘汰处理。

为了提高持久黄体的消退效果,在采用各种治疗方法的同时,必须改善饲养管理,调整饲料的搭配,给予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饲料,增加运动,对高产奶牛应该减少挤奶量。对于感染子宫疾病的,要先对子宫疾病进行治疗后再进行持久黄体的治疗,关于奶牛子宫疾病的治疗可以参考我前面的图文《细说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危害、症状、发病原因以及防治措施》一文。临床上一般采用以下方法促使黄体消退。

1、皮下注射胎盘组织液,每次注射20毫升,间隔3——5天注射一次,连用4次为1个疗程。

2、皮下注射怀孕40——90天的孕马血清,第1次注射20——30毫升,隔天再注射30——40毫升,2次为1个疗程。

3、肌肉注射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200——400单位,间隔2日注射1次,连续使用3次,效果较好。

4、肌肉注射己烯雌酚15——20毫升,间隔15——20天再注射1次。

5、肌肉注射已烷雌酚20——40毫克,每天1次,连续注射3天,5——7天后奶牛可以表现发情症状,但不宜配种。

6、肌肉注射前列腺素F2a注射液3——8毫克,促使黄体消退效果显著,一般用药后3——4天开始发情,同样不宜进行配种。

7、按摩卵巢,用手伸入直肠隔着肠壁对卵巢进行按摩,每天2——3次,每次按摩3——5分钟,连续按摩2——3天,黄体可自行消退。

8、挤破黄体,用手伸入直肠,用食指和中指隔着肠壁夹住卵巢,用拇指慢慢挤压黄体基部,把黄体挤出卵巢,挤出黄体后,一定要用拇指按压卵巢排出黄体后的凹陷处3——5分钟,以防止卵巢出血。一般发育时间不长的黄体(不超过3——4个月),挤压分离比较容易,如果黄体存在时间超过1年以上,很难挤压分离。通常在挤出黄体后数天,奶牛就会出现发情,但不宜配种,要在下一个情期再进行配种。

挤压黄体时,不能粗暴进行,以免卵巢受损较大,造成出血、发炎,甚至和附近的组织发生粘连,导致卵巢机能受到影响,甚至是卵巢机能被完全破坏。在挤压过程中,如果没有把黄体全部挤掉,残留的部分又可以再生出黄体,这一点需要注意。

奶牛持久黄体的预防措施

1、奶牛产后应该加强饲养管理,消除奶牛能量的负平衡,喂给全价饲料,满足奶牛的泌乳需要。

2、加强奶牛的产后护理,对于奶牛产后疾病进行及时治疗,以免继发卵巢持久黄体。

3、加强奶牛的运动、增加光照,提高奶牛体质,预防产后子宫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