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大叶黄杨病虫害?以下几点要牢记,值得收藏!

大叶黄杨属于一种常绿的灌木,不管是在城镇的街道还是在公园、广场、单位庭院以及小区的绿地中都是最常常用的绿化的植物之一。在种植大叶黄杨的过程中,常发生一些病虫害,对于如何有效的进行大叶黄杨的病虫害的防治,这是能否把大叶黄杨的生产进行提高的关键。大叶黄杨在生长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病虫害,如大叶黄杨白粉病、大叶黄杨褐斑病、大叶黄杨绢叶螟、日本龟蜡介等,因为此树对应的生长的环境的条件的差异性比较的大,而且有比较粗放的管理的方法,它也有比较严重的病虫害的发生,对城市的绿化的景观严重的影响了。

现对大叶黄杨遇到的一些病虫害以及相对应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1 大叶黄杨遇到的一些病害与相对应的一些防治措施

1.1 大叶黄杨白粉病

大叶黄杨的叶子是此病主要危害的部位,发生的厉害的时候,也可以把新梢给感染了。病菌进行越冬是在深秋以及冬天的时候产生灰色的膜状菌层的形式,第二年的四月份的时候气温是18℃以上而且70~85%是空气的相对湿度时,也就是在大叶黄杨的新梢的展1叶期的时候,大量的分生孢子会由老树叶上的病菌来产生,凭借风传播到新的叶子上会在新叶上进行萌发,会产生芽管,到后面的时间内会侵入到组织。

可采用的一些相对应的防治的方法:第一是进行适当的修剪,把它的通透性增强了。第二是刚生病的时候,

70%甲基托布津700倍液,25%粉锈宁13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可以进行交替的喷洒。

1.2 大叶黄杨褐斑病

越冬是以菌丝体以及病子座的形式在生病斑的地方进行,在每年五月份的下旬,气温会变到25℃左右的时候,分生孢子会由老病斑的病子座产生出,并开始进行初次的侵染,一般情况下下部的老叶先受害,老叶一旦受害,褐绿色的小斑会在叶子上初生出来,慢慢的变黄而变成了褐色的。

可以采用的一些相对应的防治的方法:第一是栽植时要选择健壮的没有生病的苗木。第二是

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75%百菌清500倍液或者50%多菌灵500倍液可以在六月份的上旬到七月份的时候进行喷洒来预防,降低发病率,每10~15d进行喷洒一次,连续喷的次数是三次。第三是在冬天的时候把落叶进行清除并一起烧毁了。

2 大叶黄杨遇到的一些虫害与相对应的一些防治措施

2.1 大叶黄杨绢叶螟

此虫进行危害的一些特点:幼虫可以进行吐丝四周的叶片以及嫩枝连结起来作为临时的巢穴,然后在里面进行取食,最后造成的结果是苗木的死掉。在北方的地区它在一年可以产两到三代,它越冬是以幼虫的形式在苞里结出薄茧,成虫是在白天睡觉夜里出来,是有趋光的性的。

可以采用的一些相对应的防治的方法:第一是进行人工的捕杀,在成虫处于产卵期的时候,结合着苗木的修剪,把卵块以及虫苞进行摘除了,一起烧了。第二是用黑光灯在成虫期的时候用灯光进行诱杀。第三是在幼虫危害的厉害的时候,4.5%高效氯氰菊酯2000倍液或者50%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或者;Bt乳剂500倍液喷雾可以进行喷洒来防治。翻根部土壤,杀死越冬虫蛹。


2.2 日本龟蜡介

此虫进行危害的一些特点:在一年的时间内发生一代,越冬是以受精的雌成虫的形式在树的枝条上进行,第二年的五月份就开始产卵,产卵的盛期六月份的上、中旬的时候,蚧壳内是卵产的地方,1000粒左右是每头雌性成虫的平均可以产卵的数目,20d左右是它的卵期;若虫的孵化的盛期是在六月份的下旬到七月份的中旬的时候,刚孵出的若虫会爬到叶片上,危害叶片,然后固定的刺吸其中的汁液,随后蜡质物它会分泌出,星芒状的蚧壳就会慢慢的形成。

可以采用的一些相对应的防治的方法:第一是在外地进行购苗的时候,植物的检疫的手续是一定是要严格的执行的,把害虫的人为的传播防止了。第二是轮栽实行的,园子要及时的清理,将杂草、落叶、病虫枝等一起烧毁了,把进行越冬的害虫的数目减少了;施肥要合理的进行,把植物的抗性进行增强了;进行修剪的时候要合理,使它的通风以及透光变好,把介类的生存的环境改变了,以把它的繁殖能力进行削弱,从而把它的危害也减少了。第三150-200倍苦楝油乳剂或洗衣粉柴油乳剂或者1%苦参素1000-2000倍液或者2000-2500倍大力杀在若虫盛发期的时候进行喷洒,每隔10d左右就进行喷洒一次,连续喷的次数是三次。第四是把它的天敌要进行保护如寄生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