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孝满才乡】邓爱兰—她的故事感动了抚州!

孝满才乡栏目由抚州市统战部联合掌上抚州共同推出以至孝,仁孝、尽孝、积极弘扬家风建设,自觉践行孝德,用实际行动孝亲敬老,报效祖国,回馈社会,为科学发展的栏目,目前己经成功举办至第三届!

▽▽▽


邓爱兰同志参评市“孝满才乡”简要事迹

邓爱兰,女,45岁,詹圩镇东观村坎上村小组,不离不弃21年如一日照顾植物人丈夫。

20岁时嫁给老实忠厚的石匠马义祥,婚后育有两个可爱的儿子。1997年,马义祥因父亲与侄儿吵架,在劝架中被打中头部,当时并未有异状,不久突发癫痫,虽被及时送往医院救治,但最终还是没能再站起来,变成一个只能张口吃饭的半植物人。祸不单行,2003年,邓爱兰的公婆因车祸双双离世。从此,邓爱兰坚强地扛起了这个摇摇欲坠的家,一边细心照料卧床的丈夫,一边做零工补贴家用,扶养两个幼小的儿子读书,忙里忙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她省吃俭用,从来没有为自己购置过一件新衣服,整天忙不停,又是吃盐拌饭,劳累过度加营养不良,严重贫血,好几次都晕倒在地里。

由于马义祥长期卧床不能活动,邓爱兰就为丈夫按摩、捏手、揉脚。在邓爱兰的精心照料下,马义祥一点点地在发生着好转,现在他的左手能动了,勉强能自己接尿液,而且总是满含眼泪痴痴地看着妻子,这些微小的变化总让邓爱兰激动得夜不能寐。2014年9月马义祥偶感风寒,为照顾丈夫邓爱兰白天在外帮工中午回家时骑车摔倒,脸上划了一个口子,回到家,看到浑身是伤的妻子,马义祥即心痛又愧疚,情绪因此非常低落,邓爱兰在细心照顾的丈夫的同时,又不断和丈夫谈心,安慰他放心养病,只要一家人平平安安,一切都能好起来,渐渐的马义祥变得乐观起来。


由于马义祥常年卧床,读小学的两个儿子经常受到同学的嘲笑和欺负,每当两个儿子回家向邓爱兰哭诉时,邓爱兰没有去讨要说法,而是鼓励儿子要好好学习,用好的成绩回报社会,在邓爱兰的影响下,两个儿子变得非常坚强,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由于家庭非常困难,大儿子马官聘在读高二时,一度想辍学务工,补贴家用,这次从不发火的邓爱兰一通劈头盖脸的教训,在儿子转身拿起书包去学校时,要强的邓爱兰在丈夫生病后第一次留下了委屈而又欣慰的泪水。更让邓爱兰欣慰的是,一年半后大儿子考取了景德镇陶瓷学院,小儿子学了一门裁缝好手艺。现在大儿子深圳一家公司就职,小儿子在广东务工,都能自食其力。


爱你,二十一年不离不弃照顾植物人丈夫;爱你,这么多年含辛茹苦抚育两个孩子;爱你,这么多年历经磨难,含辛茹苦,撑起一片天。邓爱兰,她很美!


他们个个道德高尚,形象丰满。

用他们的人生经历,

让“天天崇孝道、人人重孝行”的观念深入人心,

成为人们的价值认同和行动自觉,

为全面建成小康新抚州注入强大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