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树:走进复工复产的“春天里”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春分时节雨纷飞,药都大地复工忙。这边,生产车间机器轰鸣,那边,施工现场热火朝天。随着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稳向好,我市复工复产正迈步走进“春天里”。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市坚持“两手抓、两手硬”,连续出台硬核举措,吹响复工复产冲锋号、按下复工复产快进键,以复工复产的“大力度”,推动经济发展“加速度”。

3月25日,全市已复工企业508家,其中规上214家,员工38919人,规上工业企业复工率100%,员工上岗率100%,在宜春市排名第一位。



为复工企业筑好“起跑线”

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和企业的复工复产需求,我市迅速成立了企业复工复产帮扶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处、疫情防控处、企业帮扶处、督促检查处4个处室,开通了复工复产企业帮扶直通车专线,积极协调解决企业反映的各类问题。

派驻近200名干部代表担任驻企代表下沉企业,协调解决企业资金、物流、市场销售、原材料等实际困难,帮助企业开足马力、扩大产能。截至3月25日,累计收集企业反馈问题134个,其中已处理120个,已转办14个。

加大宣传,强化引导。组织记者深入工地现场和企业车间,挖掘总结我市企业复工复产的好经验、好做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新华社每日电讯、江西日报、江西卫视等中央级、省级媒体对我市复工复产情况进行了宣传报道。同时,在樟树电视台、樟树发布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开设专题专栏,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开展宣传,在全市上下营造了万众一心夺取双胜利的浓厚氛围。



江西康怡食品有限公司在做好严密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开足马力赶订单,车间里自动化生产线有序运转,一派繁忙景象。


为复工企业搭好“生命线”

为全力搞好扶持奖励,我市从减轻企业负担、稳岗就业、金融支持等方面打出政策“组合拳”。

全力做好减负政策落地

一方面减免非高耗能大工业企业2月1日至6月30日5%的电费,同时对规上企业3月份的用电量给予每千瓦时0.05元的补助,另一方面对受疫情影响资金周转困难的企业,2-4月份产生的水费可延期至5月份缴交,在此期间对企业不停水、不收取违约金。

全力做好金融扶持输血

截至3月25日,为仁和集团、晶昊盐化、春丝食品等126家企业新增贷款17.566亿元;争取信贷资源,将78家生产企业纳入疫情防控重点保障名单,发放专项再贷款1.66亿元,占宜春市发放金额的24%;召开政银企对接会,现场签约项目12个,签约金额4.69亿元;为382家企业办理续贷、展期,贷款金额合计4.12亿元。加大减税降负,为45家企业降低贷款利率,贷款合计金额4.5亿元,减息金额741.12万元,为42家企业减免费用17万元,为218家企业免除罚息9.55万元,为企业复工复产及时输送“金融血液”。

同时,做好涉税政策落地服务。鼓励“涉税事、网上办,非必须、不进厅”,对涉及税务登记、税收优惠、税务申报等十类业务网上办理。同时,借助微信、钉钉等APP,开展线上税收政策宣传和辅导,为纳税人和缴费人即时解决涉税难题。1-2月,为32家企业办理了268项次延期申报,为23户纳税人办理出口退税464万元,网上办理业务49423笔。


江西金虎保险设备集团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一排排加工设备响起机器有力的轰鸣声,一台台焊接机器人在生产线上开始了忙碌的工作,工人们正在工作台上对金属零件进行加工,一旁全自动激光切割设备在员工的操作下快速运转,切割的火花在车间闪耀,大生产的“活力”气息迎面扑来


全力做好人才用工保障


我市人才资源市场暂停举办樟树市“春风行动暨就业扶贫”大型招聘会,由线下转为线上,实行网上招聘,为各用人单位和求职人才提供线上服务,同时由政府提供交通补贴、商店住宿、专车接送等服务,让应聘企业和人才“一对一”面谈,打通人才引进的最后“一公里”,现场签约率超过70%。

同时,根据宜春市社保局提供的参保企业类型划分,结合我市实际,已按经办系统将2月份已缴费的123家企业养老保险费用退回相应企业账户,107家企业工伤保险费陆续退费,做好阶段性企业社保费减免。

为帮助企业员工顺利返岗,我市为因生产经营需要必须从重点疫情返岗的企业高管,提供医疗观察和核酸检测服务,筛选出健康人员尽快上岗,累计检测3250人次。我市还开通了6条专线,组织安排不少于9辆“复工专车”,采取“点对点”服务,免费接送园区企业返岗员工上下班,累计运送企业员工8612人次。实现出家门进车门,出车门进厂门,让员工每天上下班能够安心、放心。


为复工企业架好“补给线”

针对复工企业防疫物资紧缺问题,我市帮助企业联系购置了一批医用酒精、84消毒液、体温计等紧缺物资。同时市政府统一协调采购40万只口罩,免费提供给复工复产企业。目前累计发放口罩362608万个。

为持续解决复工复产企业口罩短缺问题,我市鼓励和支持企业通过挖潜改造、扩产转产、完善产业链等方式开展口罩生产,快速形成产能。目前,我市有益康药业、樟邦精细中药饮片、慧程医疗器械、赣仁智能科技、陆祥堂5家企业生产口罩,累计生产120.2万只。


为复工企业铺好“支撑线”

抓项目扩投资,实行项目建设双领导责任制,一手抓项目建设,一手抓疫情防控。开展“项目建设提速年”行动,完善项目沟通协调推进机制,进一步推进省大中型项目建设,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突出工业抓项目,2020年,全市纳入省大中型项目54个,总投资453.8亿元。3月2日成功举办2020年宜春(樟树)工业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项目共27个,总投资203.1亿元。

今年以来新签约项目7个,总投资额33.5亿元。总投资20亿元,占地380亩的仁和集团中药经典名方产业升级及智慧物流项目正式落地。

日前,省发改委下达了2020年第一批335个省重点建设项目,涉及基础设施、产业转型升级、生态环保等多个领域。其中,我市有4个项目入选,分别是续建项目中国药都·樟树岐黄小镇项目和江西樟树中医药职业学院建设项目,新开工项目中国物流樟树港河西港区港城一体化项目和樟树壹城科技有限公司电子信息产业园项目,总投资27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