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复工复产,怎样给企业多送温暖少添麻烦

(本系列均为南方周末、南方人物周刊原创,限时免费阅读中)

3月31日,在位于湖州市织里镇的朗田服饰公司车间内,工人在工作。 (新华社记者 徐昱/图)

政府多部门间应当提前沟通,充分了解相互间的信息需求,统一口径对同一企业进行摸排,以免一拨接一拨的人员造访、一波接一波的咨询访问,会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负担。

同事小周给我讲了一段近期的亲身经历:

疫情防控期间,小周陪同其部门李主任至A企业走访。A企业是辖区内重点企业,李主任携小周此行主要是为宣传扶持企业复工复产政策,同时进一步摸清企业发展困境。A企业的王主管快人快语,言谈当中噼里啪啦,一二三四五条就向李主任吐露了企业复工复产中的各种困难,倒像是为这场会面做足了功课。

事后,小周再次致电王主管,就走访当天提及的某个问题进行单独访谈。交流中,小周连连夸赞王主管的分析。谁知电话那头的王主管苦笑道:“小周啊,眼下政府为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可谓是费尽心血,我们企业自然是感激不尽。但你可知道,我这两天已经接待了四个部门,一拨拨人马到访,我这几个问题都已经倒背如流了啊!”

小周尴尬了。

当新冠肺炎疫情席卷神州大地时,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国家和地方政府纷纷出台系列优惠政策,加大力度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包括金融支持、减本降费、支持用工、加强运输保障、加强外贸支持等各类政策。这些优惠政策的推出,无疑给陷入困境的企业打了一针“强心剂”。然而,基层在推介与执行政策、为企业纾困解难的过程中,能否真正做到统筹兼顾、精准高效却直接考量着各个政府部门的执行能力。

从实际操作层面来看,向企业精准宣传优惠政策就是关键的一环。一波波阶段性政策扑面而来,繁杂而系统,专业部门工作人员想要全面掌握尚且需要花费一番心血,企业想要了解并且用足用好这些政策,就必然要借助基层部门的精准辅导了。

当然,在政策的宣传推介中,也有一些部门的做法值得推广。笔者所在地级市所辖某县某部门,全面筛查辖域内所有企业可享受的优惠政策,逐户制作“红利卡”,详列每户企业可享受的疫情防控优惠政策,并通过网上平台、移动客户端等线上途径逐一推送至企业相关人员,让企业真正做到“心中有数”“操作有谱”。

支持复工复产,精准宣传政策和摸查信息都很重要,政府多部门间应当提前沟通,充分了解相互间的信息需求,统一口径对同一企业进行摸排,以免一拨接一拨的人员造访、一波接一波的咨询访问,会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负担。如此看来,李主任一行虽给身处困境的A企业带去了些许温暖,但不可否认的是,也增添了一些“麻烦”。

“发现问题只是开始,解决问题才是关键。”掌握了企业的真实现状之后,相关部门必须拿出“实打实”的解决之策,资金困难的提供金融服务,可以享受减税政策的提供政策辅导,复工困难的想方设法扩大招工,等等。相信只有解决了这些现实问题,企业复工复产才有保障。

(作者为浙江公务员)

(南方周末App“hi,南周”栏目期待您的来稿。投稿邮箱:nfzmreaders@163.com)

订阅南方周末会员,支持原创优质内容。成为南周会员,尊享七大权益,在一起,读懂中国。

天使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