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杀了那么多功臣,为什么汉朝还能维持这么久?

阿斌的生活VLOG


第一,刘邦其实没杀几个功臣。三大功臣韩信彭越英布而已。

第二,杀了这么几个功臣,是在革命成功之后,有无这几个人已经关系不大了。

第三,汉朝持续四百多年,有这几个开国功臣的功劳。他们死后,汉室的天下持续四百余年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是汉朝皇帝总的说来才能平平,但有汉武帝刚硬作风的开拓和传承,影响巨大。这是正统意识,一直到西晋末年的刘渊,还在打着大汉旗号,建立汉国。

一是当时的人们受秦朝的压迫剥削实在痛苦。有人起来解除痛苦,一下就记住了。刘邦就是其中的救世主之一,刘邦反秦灭项,人们跟着他,刘邦建汉朝,人们拥护。在当时,刘邦比项羽更得人心。原因是项羽杀伐太重,有些暴秦作风,人们不喜欢。所以刘邦的形象深入人心。三是汉朝相对于前朝,生活条件提高了许多,汉初的承平,文景之治,汉宣中兴,光武中兴……等盛世,给汉人的记忆深刻。

汉朝几百年中,有外戚专权,宦官乱改天,权臣专权,但这是上层争权夺利。对基本国策影响不大,对下层而言,不是战乱征伐,一段位还是过得下去的。民众在长时间里稳定,社会必进步。区区死了几个功臣,历史的轮子照样运转。

所以说,刘邦杀的功臣叔得清,不就是以韩信彭越英布为代表的几个异姓王么。而他们死后,汉朝照样发展。


劉一千五


这个问题的潜台词似乎是在说,一个王朝杀了功臣之后,不应该维持很长时间,应该在很短的时间里就灭亡了。而不杀功臣,就能维持王朝的长久。这个理论显然是不成立的。

历史上的王朝更迭与兴衰的过程,就是群雄遂鹿,争夺天下统治权的过程。简单说,就是争权力。秦汉之前,以周朝为例,是周天子与诸候王分享天下的统治权。周天子为天下共主,诸候王各行其政。到秦汉之后,天下就成为一家之天下,天下的统治之权,便不再与诸候共享了。因此,杀功臣在于巩固皇权。功臣们在逐鹿天下的过程中只所以能够建立大功,都是因为他们能力超强。他们可以帮助君主打天下,机会成熟的时候,当然也可以自己争天下。所以,在封建王朝建立并逐渐巩固的基础之上,杀功臣不是削弱皇权,反而是加强和巩固皇权的手段。这就是所谓的,“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刘邦杀功臣,其目的也正在此。

秦末之乱时,天下群雄并起。在灭秦的过程中,天下英雄并不是主动以谁为主,而是实力强的慢慢崛起,取得领导权的。项羽称霸之后,分封的诸候共有十几家,他们之中有原秦将章邯、司马欣、董翳等,还有原来六国之后诸如魏王豹,韩王成,齐王田安,燕王韩广等,还有当时草莽英雄与刘邦自己,黥布、彭越等等。这些人中,许多是能力很强,有天下之志的。在楚汉战争中,刘邦了胜利,在平定天下的过程中,这些人中有的被消灭了,有的投降了。投降的,就成了功臣。对于大汉王朝来说,刘邦的心思大概与秦始皇并无二致,是希望自己的江山能够千秋万代的。刘邦自己活着的时候,有本事平定天下,扫灭群雄。如果刘邦不在了,他的儿孙们上位,没有本事收拾这些人,他们那有不生心起事夺权的,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他们全部消灭掉。这是刘邦杀功臣的原因。

以韩信为例。他在打下齐国之后,向刘邦请封齐王。就是有诸候割据之心。这与刘邦的政治理念是不相符的。有了这种想法,本身就是动了皇家的奶烙。这是刘邦所不能容忍的。所以,先是把齐王改为楚王,再贬淮阴候,还是不放心,最后索性杀掉了。韩信死的很冤,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谁也不能否认一个事实,如果刘邦死了之后,韩信起来造反,是没有人能够制住他的。所以,韩信必死。

正是由于刘邦把功臣们都收拾了。所以,在他死之后,天下牢牢掌握在刘家手里。没有异姓造反的情况发生。虽然有七国之乱,但也是刘姓自家相残,肉烂了,也在自己家的锅里。

杀功臣之后,形成一家一姓的权力垄断。权利垄断之后,就可以延续更长时间。这就好象现在办公司一样。如果是垄断生意,不需要争取什么样的人才。如果有竞争存在,公司就要善待人才,留住人才。汉唐之后的中国政治,统一的中央集权建立之后,皇帝形成了对权力的垄断。所以,杀功臣,就成了常演常新的剧目。

历史上与刘邦情况差不多的还有明太祖朱元璋。他在大明帝国建立之后,也开始上演杀功臣的戏码。其心中的想法,与刘邦并无二致。从汉朝到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大清灭亡。封建社会结束,细数一下,杀功臣的王朝,未必就短命,而不杀功臣的,也未必长久。杀功臣的典型,就是汉朝和明朝。清朝康熙年间的“三藩之乱”本质上与明朝的杀功臣没有太大区别。而两汉绵延四百多年。明清各三百年上下。时间都不短。其间还有一个宋朝,功臣虽然没有被杀,但被养了起来,退出政治舞台,解除了夺权的能力,保住了一世富贵。也就算了。

而没有杀功臣的王朝,却有许多是短命的。比如魏晋时期,司马家是魏国功臣,最后自己取了曹魏的天下。而南朝宋的刘裕,自己就是东晋的名将。此后的萧道成、萧衍、陈霸先无不是前朝名将和功朝。这些朝代都很短命。唐之后的五代,与南朝的情况差不多。

因此,杀功臣会让王朝短命的想法,大概不成立。而与之相反的,功臣的能力强了,取皇位而代之,恐怕对王朝寿命的影响更大一些。


七月流火140400643


与明太祖朱元璋相比,汉高祖刘邦杀的开国功臣并不多,与隋文帝杨坚杀的开国功臣数量差不多。

刘邦杀害的开国功臣主要是韩信彭越英布陈豨及韩王信等,刘邦的铁哥们卢绾虽然造反但最后死在匈奴,并没有被刘邦杀害。

杀害开国功臣的刘邦的西汉王朝存在二百多年,如果加上刘秀的东汉有四百多年,杀害开国功臣最多的朱元璋的大明王朝也存在近三百年。

相反秦始皇晋武帝元世祖并没有杀开国功臣,存在的时间反而比较短,秦朝从统一到灭亡只有十几年,西晋从统一到灭亡只有三十多年,元朝从统一到崩溃也只有九十年,新朝皇帝王莽也没有杀害开国功臣,只有十几年就彻底灭亡。

由此可见,杀害开国功臣与王朝存在时间并不存在恶有恶报的关系,甚至有反比例的倾向。

杀害开国功臣的刘邦朱元璋等其实是老谋深算的政治家,他们杀害掌握兵权地盘的开国功臣,并大肆分封自己家族的子侄为诸侯王到全国各地,在客观上起到了加强皇族实力的作用,即肥水不流外人田。

隋文帝杨坚虽然也杀害开国功臣,却没有像刘邦朱元璋那样大肆分封子侄为诸侯王到全国各地,这也是隋朝短命的重要原因。

至于新朝短命的重要原因不在与皇帝王莽没有杀开国功臣,因为新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没有经过血雨腥风战争取得政权的王朝,因此开国功臣并没有兵权与地盘,对中央政权不构成威胁,新朝下场悲惨的原因在于王莽心慈手软,他没有像武则天大肆屠杀唐朝皇族那样大肆屠杀西汉皇族,被刘秀刘玄等西汉皇族很快死灰复燃。

宋太祖赵匡胤虽然基本没有杀开国功臣,但采用杯酒释兵权的和平办法解除了开国功臣的兵权与地盘,而且北宋王朝重文轻武,不让武将拥兵自重。南宋的宋高宗赵构虽然只杀了民族英雄岳飞一个抗金名将,但老谋深算的赵构也采用和平手段解除了韩世忠张俊等抗金名将的兵权,使南宋延续一百五十多年。

唐高祖李渊只杀了刘文静赵文恪等很少几个开国功臣,反而唐太宗李世民杀了侯君集张亮李君羡王君墩罗艺等开国功臣,但唐朝的皇族几乎被武则天斩尽杀绝,幸亏武则天虎毒不食子,只杀了她亲生的两个儿子,而让忠厚懦弱的两个儿子李显李旦死里逃生,导致让唐朝最终能起死回生延续近三百年。

至于满清作为大一统王朝,不存在真正的开国皇帝,努尔哈赤皇太极是满清在关外的开国君主,并没有一统天下,六岁即位的顺治帝被多尔衮大权独揽,也算不上满清真正的开国皇帝。满清的开国功臣死于非命往往皇族内部自相残杀,肥水不流外人田。因此消灭开国功臣的任务落到了康熙帝身上,康熙帝消灭鳌拜吴三桂等开国功臣才让满清统治稳固。


厚德载物49847


刘邦真心冤……他就剿灭了几个造反(或者疑似造反)的异姓王,就被人说大肆杀功臣。

开国封了八个王(加上二代燕王卢绾),一百四十多个侯。诸侯王里臧荼,韩王信,英布,是有谋反实事的,卢绾,韩信,彭越是疑似谋反的,张敖是部下密谋刺杀刘邦被牵连的,吴芮既恭顺又低调,刘邦都没动他。

一百四十多个侯,除了卢绾,韩信,陈烯造反或疑似谋反以外,其余都是善终。史记就摆在那里,偏不去看,张口就来“刘邦杀了那么多功臣”……

汉朝初期,政坛三大力量之一就是功臣派(另外两支是吕氏外戚派和刘氏皇族派),实力很强的,吕后称制期间,主要还是打压刘氏皇族派,对功臣派动的很少。连汉文帝这个皇帝位置都是功臣派立的,你说强不强。


寂寞空虚的空巢老人


杀功臣不错,但是没有你想象中那样,自己嫡系的一个没杀。

你口中刘邦的那些所谓“功臣”,其实充其量就是合作伙伴,很多靠钱财和诱骗一起合作的,还有些人得寸进尺,步步紧逼,每个人都不安好心。

首先刘邦杀的只有异姓王,其他功臣都活的好好的。其次异姓王也不是都死了,死的那些大多数也都是因为要谋反/叛国。真正被“冤死”的只有彭越和韩信,而且这二位还属于自己作死。另外,韩信是不是真的要谋反至今没有定论,也许他真的和陈郗有联系。

比如你是家族企业的嫡嗣,大众认同这个企业是你的。你与别人合伙初办一个企业,如果大众认同感最高的那个想坐实,怕就要琢磨处在第二第三位置的位置的合伙人了。




小史微课堂


起义之前是兄弟,登基以后是君臣。我的江山为什么要靠你来维护?

所以,刘邦在登基之后就开始收回兵权,你愿意交出来,那我们就好好说话;你不愿意交出来,那你就是有谋逆之心,我为何要留着你?不要说为什么刘邦会是这样的人?那些将军可是与刘邦共赴沙场,同生共死过的啊。朋友,你要知道,有多少人的江山是葬送在功勋显著的大将手中。登基之后翻脸不认人的皇帝,也不止刘邦一人。这样的事例在历史上太多了,像“杯酒释兵权”就是一个例子。


要问为什么刘邦除去这么多将领,汉朝还能存在这么多年,那完全是因为刘邦推行的政策适合当时的生产生活方式。

在刘邦建立汉朝之后,暴秦灭亡,项羽已除。对外他已经没有了威胁,对内他开始重新订立制度。他生于民间,长于民间,比任何别的人更知道民间百姓的疾苦。所以,他让百姓休养生息,而且减少税收,降低百姓的经济压力。在朝廷中,整治腐败,处罚贪官污吏,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帮助了百姓提高了生活质量。


这样的制度和思想一直延续到汉武帝刘彻。从汉高祖到汉武帝,可以想象一下,这么多年他们的国库积攒了多少资本,百姓是多么安居乐业。在汉武帝时期,虽说后期遭受到匈奴的侵扰,但是有卫青和霍去病这样的大将坐镇边疆,可以说是又为汉朝延续了几百年的寿命。

所以,以上就是为什么刘邦杀了众多跟随者,汉朝却依旧能够存在这么多年的原因。

我是稻米读历史,喜欢的话,记得点赞关注,感谢支持~


萧阔耐


这个问题,其实你的题干就包含了答案。

一,刘邦杀得都是异姓王,这些异姓王都是跟着刘邦打天下的,刘邦在世也许他们不敢作乱,但是刘邦要是不在了,很难保证他们不会因为利益而反叛,毕竟都是身经百战,手里有军队的一些人。杀功臣反而使得皇权巩固,后代稳定的接手政权。

二,刘邦重用人才,推行一些列稳定社会的措施。譬如萧何,制定法律稳定统治基础。叔孙通整理朝纲。

经济上,休养生息,恢复社会经济,经济一发展,就能促进统治秩序稳定。

天下太平,打天下的武将并没有多少治天下的能力,反而拥兵自重成为皇帝的心病。加上本身刘邦身边有治世之能臣,所以天下并没有大乱。


黑白史地理牧


问题本身是错的。

第一,刘邦没有杀功臣。他杀的是和项羽身份一样的异姓王,全部是诸侯王,包括英布、彭越、韩王信、卢绾等,分封制早就不适合历史潮流,如后来的七国之乱、八王之乱等。韩信死的时候,刘邦在英布前线,这样都能怪到刘邦头上,你让刘邦还能怎么办???

第二,就算杀功臣,对朝政大局也无关痛痒。国家总体是和平的,杀几个王侯算什么!!!朱元璋上万一样的杀贪官、满清上万一样的杀文人,只要大局不乱。


太阳王子001


其他方面别人说的很多了,我来说一个大家不愿意说的。打天下和治理天下是两回事,会打天下的不见得会治理天下,但打天下的功臣太多了,国家一个个安排不完能治理国家的人反而没有位置了。而且功臣们难免居功自傲把国家当成自己发下来的战利品肆意妄为导致国家快速腐化堕落。到哪个时候皇帝也控制不了国家就会再次陷入混乱。所以杀功臣成了稳固国家的必须。清醒的功臣会隐退会不干涉国家的事得以自保,而糊涂的就会放不下手里的权利最后走向死亡。这就是帝王术


不灭再现


笨蛋,杀大臣又不影响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