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看待感冒?

中医瑞耀


中医看感冒的经验非常丰富,在中医看来,感冒就是正邪之间的斗争,有发热、恶寒、纳差、头痛、身痛,骨节酸痛,汗出,或者不汗出,脉浮紧数或者浮弱的表现。这时候就要扶正祛邪,解表散寒,调和阴阳。最具有代表性的方剂:桂枝汤和麻黄汤。


中医王柱保


中医将感冒分为风寒型感冒、风热型感冒、暑湿感冒、时行感冒(流感)四种类型。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不同类型的感冒应用不同的药物治疗。

感冒的病因病机:

1、六淫时邪猖獗,肺卫调节疏懈;

2、起居不当,腠理不密,营卫失和;

3、体质虚弱,卫外不固,虚体感邪。

最终导致卫表不和,肺失宣降。而发为感冒。感冒的病位主要在肺卫,病邪传变可及内在脏腑。

中医认为,感冒的主要病因是感受风邪,基本病理是外邪侵犯肺卫。因为肺居膈上,主呼吸,开窍于鼻,外合皮毛,职司卫外,而肺又属娇脏,不能耐受邪气的侵扰,故外邪乘袭人体,肺卫首当其冲。风性轻扬,易犯人体最上部,故感冒以头面部及肺卫的症象最多。风邪又具善行数变的特性,故感冒之后,发病较急,兼证并病也多。由于外邪性质不同,卫气强弱各异,证候有寒有热,病情有轻有重,因此,临床必须探求病因,辨清是风寒,是风热,还是体虚感冒,以求得正确的治疗。

应注意的是,一年四季的外感疾病很多,感冒只是其中的一种,临床上对于不同季节所见的外感病,又有不同的名称。如以外感热病而论,见于春季的称为“春温”,见于夏季的称为“暑病”,见于秋季的称为“秋燥”,见于冬季的称为“冬温”,这些虽然也属于外感疾病范畴,但与感冒有别。中医内科所言感冒,主要是指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及兼暑挟湿等类型。

此外,外邪乘袭人体所引发的症状,又与人体禀赋的强弱、正气的盛衰有着密切关系,由于人体个体的差异性,对于邪气的易感力也有所不同,阳虚之人易感风寒,阴虚之质易感燥热,湿盛之体易感湿邪。


纯钧LHGR


中医认为感冒为外界致病因子侵犯体表或肺经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体征,具体的分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等等;相对应的治疗是辛温解表,辛凉解表,燥湿解表等等,主要得辨证论治。现代研究有退热祛风寒,抗病毒和抗菌,抗炎,抗过敏,增强免疫力等等。


用户淋烨岳钰


中医学认为感冒是风邪所致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为其特征。风寒证:症状: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疼,鼻塞声重,时流清涕,喉痒咳嗽,痰吐稀薄,渴喜热饮,脉浮或浮紧,舌苔薄白而润。治法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汤加味。风热证:症状身热微恶风,汗泄不畅,头胀痛,咳嗽痰黄,咽红肿疼痛,鼻塞,流黄浊涕,口渴欲饮,舌苔微黄,脉象浮数。治法辛凉解表;方用银翘散加味…


相理衡真X


从中医角度治疗普通感冒,中医将普通感冒分为实证感冒类(风寒证、风热证、风燥证、暑湿证)和体虚感冒类(气虚证、气阴两虚证),可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辨证治疗


正德中医课堂


中医看待感冒,主要以″风寒","风热"论治。民间都说"伤风感冒″。乃"风邪"侵入肌体所致。"风″指大自然中气流,"邪"指病毒。伤风而不治,发展邪毒就乘之。故转而发炎,变症多至。


101528958629汪天寿


之前有的人是按中医内科学的观点回答的这个问题,个人完全不认同!现在中医院校的教材是按现代医学的思维和逻辑编写的,对传统医学的伤害特别大,大到足以毁灭传统医学!所谓感冒,各种外邪入侵,要么恰逢人体正气不足,要么五运六气不当位,疫厉之气过强!中医看诊需无定式,而是随正气与邪气变化而变化!


陈磊141766552


就感冒的原因而言,许多中医和西医的看法是相似的。中医认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也不同,但这种流感被称为感冒,流行病或鼠疫,中医也认为无论是感冒还是流行性感冒,外因都是外感,这就是西医常见的感冒和流行性感冒主要是由病毒引起的。


Zww1993411


辩证分型:风寒、风热、气虚、阴虚等


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


感冒中医视为最轻的病,称表症。对症喝中药,一般一剂见效,两剂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