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鋪架“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叫的更響


五公司 中鐵十四局 今天

“要進一步優化產業佈局,堅持主業市場和新興市場兩輪驅動,同步發力,高質量發展”2020年集團公司年度會議上,集團公司主管領導的話語擲地有聲,明確了堅持兩輪驅動,厚植更高質量發展的產業優勢的工作思路。

為了貫徹落實這一工作思路,在隨即召開的五公司年度系列會議上,五公司主管領導提出:“向專、精方向發展,深耕專業,拓展市場,提升企業競爭力”,讓公司的鋪架“金字招牌”擦得更亮,叫的更響的目標。


重實幹、強執行、抓落實。新年伊始,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施工生產造成了很大影響,但卻絲毫沒有影響五公司抓落實的決心和信心。

3月8日-14日,五公司主管領導連續7天組織了19場視頻會,對16個重點項目,4個梁場及7個收尾項目進行了“點對點”的督導,為各單位的疫情防控和復工工作開展、施工組織設計調整、成本梳理、物資設備儲備等情況一一把脈問診,對存在的問題查找“病根”,開好“處方”。隨後,又利用兩天時間,對總部12個部室逐個召開了面對面的現場會,要求各部門要為各項目提供及時、周到的服務,確保全年任務的完成。

落實到基層,落實靠基層。各鋪架項目迅速行動,對公司領導及總部各部室提出的建議逐一梳理,制定年度工作落實清單,區分重點、明確難點、創新亮點。


面對原定工期壓縮一年的巨大壓力,承擔新疆和若鐵路570多公里鋪軌、1880片T梁的預製及架設任務的和若鐵路項目部,在當地沙塵暴肆虐,資源匱乏,交通不便的情況下,兩個梁場迅速恢復制梁,並生產了全線復工後的第一片梁,復工速度和效率在全線遙遙領先,在南疆樹立了“鋪架尖兵”的品牌。


京唐高鐵、中蘭客專、渝黔高速……承擔架樑任務的架樑分公司目前已在10個高鐵、普鐵、公路工地上全力開架。在張吉懷工地,為了確保剩餘的120孔箱梁架設任務圓滿完成,他們創新方案,在國內首次將胎壓監測系引入運架一體機,延長設備壽命的同時,提高了工效和安全係數。


近年來,五公司深入推進“項目管理年”活動,在專業化發展的道路上,積極應變,主動求變,讓鋪架優勢不斷凸顯,專業板塊不斷做強做大,自2016年以來,已架設T梁25700餘片,箱梁7700餘孔,鋪軌2200餘公里,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 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


京滬高速鐵路


武廣鐵路客運專線


長株潭城際鐵路


廣深港鐵路


太中銀鐵路


海南西環鐵路


寧啟鐵路複線


額哈鐵路


張唐鐵路


雲桂鐵路


石武鐵路客運專線


成綿樂鐵路客運專線


廣西沿海鐵路擴能改造


青榮城際鐵路


呼準鄂鐵路


膠新鐵路


京九鐵路複線吉安至定南段


蕪湖長江大橋


浙贛鐵路電氣化提速改造工程


新通客專


棗臨線搶險換梁工程


京滬線晏城北至禹城區間換梁工程


魯南高鐵


濰萊高鐵

企業發展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作為一家有著30多年鋪架史的施工企業,五公司有著輝煌的過去,也取得了驕人的業績。但公司領導班子清醒地認識到必須與時俱進,讓

優勢更優,特色更特,專業更強,才能在市場競爭中處變不驚,

五公司及時調整策略,積極對接“高鐵時代”,明確了“打造鋪架品牌,提升核心競爭力,形成專業創效板塊,實現長足發展”的戰略定位,確立了爭當國內鋪架專業的‘領跑者’”的發展目標。

他們認真分析鐵路市場形勢,對外強強聯手,對內強化管理,加大投入對施工設備升級換代,購置制、提、運、架等專用設備,滿足高鐵施工“硬條件”。


他們瞄準發展勢頭日益迅猛的城市軌道交通市場,立足鋪架專業優勢,大膽地向U型梁制架、地鐵鋪軌、地鐵停車場、有軌電車等業務板塊邁開步伐

施工任務繁重、人力資源緊張、技術能力不足、可借鑑經驗少……諸多難題接踵而至。

補短板,強優勢,聚合力。他們突出創新驅動,強化技術引領,採用“走出去”和“請進來”相結合的方式,積極學習前沿技術,邀請專家學者現場指導答疑解惑,採用高鐵技術提高工程質量,按照“高鐵標準”引進樣板工程,不斷夯實基礎工作,同時,強化人力、財力、政策等資源保障,逐步提升城市軌道交通鋪軌業務的核心競爭力。

2015年3月,他們設立了技術中心作為專門的研發部門,加大研發經費投入,堅持自主研製開發和引進消化吸收相結合,通過與高校、科研院所等單位合作開發、委託開發,對科技、經濟資源優化配置,實現了以技術為紐帶,以項目為載體,“產、學、研”的有效結合,2018年10月,順利通過“省級企業技術中心”認定。


公司技術中心僅依託青島地鐵11號線工程施工研發的《軌道交通預應力混凝土U型梁制運架成套關鍵技術研究》這一項技術成果,就已孵化出7項專利,並形成地方標準1項,省級工法2項,在國內核心期刊發表論文7篇,該技術成果被認定為國際領先水平。



為提升地鐵鋪軌施工競爭力,五公司成立了地鐵鋪軌架子隊,先後舉辦了北京地鐵、濟南地鐵架子隊隊長競聘會,面向全公司公開“選將”,進一步提高了地鐵鋪軌的現場管控能力、勞動用工管理能力、成本核算能力、施工能力及工程質量。


在西南地鐵首條有軌電車——成都有軌電車蓉2號線軌道施工中,他們通過鋼軌預彎及現場組裝軌排攻克了小曲線半徑軌道鋪設技術,引進高鐵CPIII控制網測量技術,提高軌道鋪設施工精度,破解大坡度小半徑槽型軌施工難題,為同類型施工積累了寶貴經驗。


在北京新機場線施工中,他們率先將輪胎式鋪軌機引入北京工程建設中,總結出完善的適用於地下環境的CRTSⅢ型軌道板整體道床施工工藝和技術成果,提高了地鐵行駛過程中的環保降噪水平,破解了國內時速最快地鐵鋪軌施工難題。

同時,他們在道岔鋪設施工、軌道鋪設、預製梁與架設、營業線換梁等方面的技術創新和施工能力已走在了行業的前列


在鋪架施工領域一次次挑戰極限刷新紀錄的同時,五公司相關的技術裝備水平也日益雄厚,大型機械設備的數量、種類、價值、新度係數及使用所需的配套程度不斷提升,成為了發揮專業優勢、實現健康發展的雄厚“家底”


焊軌分公司


機務運輸分公司



鋪軌養護分公司


架樑分公司


混凝土設備分公司

但近年來這些雄厚“家底”也面臨著閒置、貶值的風險。該公司主動出擊,將大型設備細化分類,成立了焊軌、鋪軌養護、機運、設備、架樑“五大中心”,並以大型設備為依託,成立專業架子隊,採取獨立核算的模式進行考核,有效解決了大型設備管理難題,實現了人機固定,降低了設備閒置率。


2017年8月,他們又在全系統首次對焊軌分公司進行了模擬股份制改革,通過混合所有制改革,以股權激勵方式,讓員工個人、焊軌分公司、公司“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實現了企業創效、職工創收的雙贏目的。

經過多年不懈努力,五公司已經發展成為從線下施工到制梁、架樑、軌枕生產安裝、鋪軌、高速道岔鋪設、線路臨管一體化作業能力的綜合性公司,具備年架設T梁5000孔、箱梁3000孔、輕軌U梁1000片、鋪軌1500公里、鐵路大養3000公里,年焊接能力1000公里的強勁實力,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和專業化施工格局,在鋪架這一專項施工領域擁有了絕對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