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这首《望岳》为何誉为绝唱?

一绿浮芳


关于这个问题要先来看看杜甫的写作背景。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也称杜拾遺,杜工部,杜少陵,河南巩县人。杜甫生在一个有文学传统的世家,其祖父就是武则天时代的著名詩人,由于受到了家庭的熏陶,杜甫七岁就会写詩,后来与"詩仙"李白齐名,人称"詩圣","李杜詩篇万古传"说明杜甫詩歌的巨大影响力。

《望岳》是杜甫在年轻的时候写得三首诗中的一首,詩中字里行间处处都洋溢着作者的蓬勃之气。詩中是这样写到: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詩主要是写了山东的泰山,其中的"岱宗"是指五岳之首的泰山,夫如何?怎么样了的泰山,"齐鲁青未了",当时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跨着两个国界看泰山,烘托出泰山的遥远和泰山的高峻。"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形容大自然的造化,使泰山这样的雄伟壮丽鬼斧神工。自然也是很钟情秀美的,山南为阳坡,山北面为阴坡,一山都能"割"昏晓,可见詩人的炼字用词的功夫很是了得,一个"割"字如同神来之笔,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体现了杜甫的艺术造诣之深,字字珠玑的功夫。"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是詩人还在细看泰山,不断的缭绕的雾烟,激荡着胸怀开阔的视野,老是瞪着眼不停的看着,眼眶都要决裂了,看到了暮色中的归鸟,詩人对大好的景色观赏一天,可见詩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情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最后的结尾,通过描写了泰山,带出了富含哲理的思考,一定要登上顶峰,不怕任何困难,你就会知道周围的群山都那样的矮小,会领略着成功后无限的风光,体现了詩人的豪迈和坚定的信心。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成为一个千古名句,流传至今妇孺皆知。

所以说这首詩是杜甫的一个杰作,是五律中的精品。被人称为绝唱也不为过,但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还是不用绝字为好。

谢谢悟空问答平台!谢谢大家的鼓励支持!





封护胜463


谢谢题主。这首五言古诗是杜甫青年时期的代表作。被后人誉为绝唱,意为歌咏泰山之诗,没有人能和其比肩,是空前绝后的孤篇。它被雕刻在石碑上,树立在泰山之麓,千百年来,一直被人广为传颂。它为何如此受青睐,为何被誉为千古绝唱呢?

走进诗歌背景。

本诗写于开元二十四年,诗人二十出头,正值踌躇满志,风华正茂,精力充沛之际,曾北游齐,赵等地。泰山乃五岳之尊,诗人登临泰山,不禁为其壮丽景色折服,于是,挥笔写下这首朝气蓬勃,意蕴深远的传世佳作。

全诗紧紧扣住一个“望”字,展现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雄壮之美。



鸟瞰泰山。岱宗夫如何,首句发问,颇有情趣。泰山为五岳之尊,到底怎么样呢?齐鲁青未了。只见它横亘在齐鲁大地上,绵延不绝呀。这一句如从高处鸟瞰泰山,境界宏大。明代莫如忠赞扬道“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人”。你看,发端之语,就劈空而来,摄人心魄。

近望泰山,秀美,壮美之景俱收眼底,一个“鈡”,一个“割”,炼字匠心独运,出神入化。造化钟神秀,造化,指大自然。鈡,钟情。大自然多么富有情义,把神奇秀丽的景色都聚集到了这里。阴阳隔昏晓,山南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北背日的一面为阴,泰山如此巍峨高大,把天都分成了一明,一暗两部分。这句体现了老杜“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态度。正是文章千古事,得失存心知。



凝望泰山。荡胸生层云,山中云雾弥漫,令人心怀激荡。决眦入归鸟,决眦,极富夸张,为了欣赏美景,睁大眼睛,几乎连眼眶都要睁裂了,可见景色之美。无奈,天色已昏,归鸟已开始投林了。

结尾两句,实为诗眼,极其雄壮豪迈,为全诗之魂。

天色已晚,又有什么关系呢?人生在世,就应该勇攀高峰,那样才能登泰山而小天下,才能看到绝色美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会当,唐朝口语,应当,后句引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典故。这两句诗极富启发性和象征意义,至今还能引起我们的强烈共鸣。从中我们可以读出诗人不畏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豪迈,和俯视一切的雄心气概。表达了诗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结束语: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只有站的高,才能看的远,才能俯视一切。坐井观天,只有一孔之见,登高望远,方知天外有天。《望岳》结构紧密,形象鲜明,情景交融,诗人的欣喜,钟爱,激动,赞美之情溢于言表,诗歌意境开阔,气势雄浑,不愧为百代绝唱。


江湖夜雨92


单就《望岳》而说:岱宗夫如何?齐天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決眥入归鸟。会归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全诗分前后两段,以望字为主,一,二句写远望之色,三,四句写近望之势,五,六句是细望之景,七,八句极望之情。上六句是实叙,下二句是虚摹,层次分明,醒目明白。

此诗以望字统揽全局,而非实登之意。通过对泰山的色彩,气势的绘描,契入了层雲动荡,归鸟入目的眼前动态空间,是自己胸襟更加浩荡开阔,壮志满怀,会当绝顶,大有孔夫子登泰岳而小天下的意思了!

《望岳》为杜甫的早年作品,仄平得当,意韵独到,一气呵成,气势充沛,以蓄诗圣之实,难得佳品,千古绝响!


净心修道


怎么叫“绝唱”呢?难道杜甫写完这首《望岳》就不再写诗了吗?还是叫独一无二?名篇都是独一无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