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进入了青春期,变得偏激不爱说话,对学习也开始有逆反心理怎么办?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


青春期,是每一个孩子都无法避免的成长过程,在这个时期的孩子心理、生理都是变化无穷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握孩子的心理状态,对症下药。

自卑心理

青春期叛逆最为严重的阶段为中学阶段(初中尤为明显),这个阶段的孩子由于进入新的年级,在学习上容易受到打击,产生自卑心理。如果在这个阶段父母、老师对孩子一直都是指责,孩子就会产生自暴自弃的状态,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鼓励孩子,多和孩子谈心。分析学习中的问题,陪伴解决孩子学习中的问题。

孤僻幻想

状态沉默冷漠,抑郁寡合,家长一般都解释为孩子“内向”,在想象中满足自我,因而上课时常发呆,不知老师所云。这个状态不仅仅对于孩子学习会有很大的影响,同时也会对孩子心理健康产生不利。我们要做的就是以平等的身份和孩子交流,不要把自己的姿态放的太高;同时要引领孩子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不要沉溺于网络、游戏等虚拟世界。

发泄推诿

遇到问题,用大喊大叫的方式和父母沟通,涉及到学习问题,往往会用“自身学习条件不好,或全怪老师教得不好”的理由。这个阶段的同学往往比较脆弱,如果父母以暴制暴,孩子往往会出现“离家出走”的现象,遇到这种情况,建议家长要控制情绪,过几个小时再和孩子沟通。


逆反敌意

极易情绪对立,拒听劝导,你讲东他偏说西。焦燥易怒,东揭西戴,打人骂人。一般这种状态的同学家庭生活往往有问题,实质为“缺爱”,父母忙于事业的无暇顾及,由于学习问题,老师的不间断批评,同学的孤立,会造成孩子的敌意。父母要做的就是陪伴,老师要做的就是心平气和的沟通,同时要引导孩子融入集体的生活。


轻松巧学


青春期是人生的第二加速期,身体快速发育,荷尔蒙分泌旺盛,大脑和神经系统功能日趋完善,这些让青春期的孩子感觉自己长大了,这也可以称之为心理分离。其实,孩子与父母要经历这样两个时期人,一个是心理断乳期,一个就是心理分离期期,心理分离期就是我们常常理解为孩子叛逆。

这个时期的孩子身心经历着急剧的变化,在情绪、心态、行为、人际关系、自我评价及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表现出了矛盾倾向。家长往往就会感觉孩子突然变了,变得不爱说话,甚至焦虑不安。那么,怎么应对青春期的孩子呢?我提几点建议紧供参考。


1、面对孩子的心理变化,家长不必大惊小怪,先了解一下孩子身心变化的原因,可以试着和孩子进行交流,但尽量回避有关孩子学习上问题。如果孩子不想和父母沟通,父母可以通过女儿要好的朋友来了解一下孩子的情况,有时候,孩子不愿意和父母说,但往往会和朋友说。了解到孩子的心理变化的原因后,方能采取相应的办法。

2、孩子的心理压力往往来源孩子的学习,父母要破除“成功唯有考上大学”的思想,给孩子释放压力,尽量不要用学习来刺激孩子。如果孩子学习上有困惑,父母可以协助孩子解决。由于进入青春期的孩子,课业负担加重,知识难度增加,很容易让孩子迷茫,烦燥。

3、可以想办法给孩子开创一条情绪宣泄的渠道。利用孩子休息时间带孩子接触一下大自然,在地域空旷地带,可以大喊,以此来减轻自己内心的压力。达到情绪释放。


总之,青春期的孩子是脆弱的、敏感的、容易受伤,要给孩子独处的空间和时间去消化自己的情绪。家长平时要多关心孩子,更多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