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蒂和爷爷》:温情,是不随时光变迁的永恒

豆瓣评分9.1。

电影已翻拍第13次。

小说是宫崎骏《阿尔卑斯山的少女》原形。

这样的一大堆荣耀,让我对这部《海蒂与爷爷》充满期待。

电影没让我失望。


情节简介:失去父母的小姑娘海蒂被姨妈送到阿尔卑斯山下性格孤僻的爷爷家中寄养。在她刚刚适应时又被姨妈卖给一户有钱人家,给腿有残疾的克拉拉小姐当陪读。

虽然住上了宫殿一样的大房子,穿上了华服,克拉拉一家也待她不薄,但海蒂依然思念爷爷和山里的生活,并因此患上梦游症。

善良的克拉拉家人把海蒂送回了山里,失而复得的生活使海蒂更加感恩和快乐。

后来,克拉拉也来到阿尔卑斯山,并在海蒂的帮助下神奇的恢复了行走能力。

而海蒂,也因为这段遭遇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学会了读书认字,并有了长大当作家写故事的梦想。


01 画面唯美,如同眼睛在旅行


影片在瑞士阿尔卑斯山区和德国境内实景拍摄。既有春天百草丛生,绿茵如画,也有冬天的白覆山丘,雪撬滑行。

振翅高飞的雄鹰在湛蓝的天空下自在飞翔,如同主人公自由自在的灵魂。

整体画面纯净唯美,让人深深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折服,只希望能身临其境,来一场旅行。

就景色而言,说它是一部风光宣传片也不为过。


电影的服化道也非常用心到位,浓浓的中世纪风味,配上小演员纯净明亮的笑容,满眼的风光迤逦让人从心里感受到温暖和美好。

景色在影片中也有表达心情的作用,在阿尔卑斯山纯洁美好的乐园,海蒂是开心明亮的。

而克拉拉家里紧闭的窗帘,严肃的管家,繁琐的规矩,总是要靠灯照亮的房间,都让观众感受到深深的压抑,一如海蒂的心情。


02 发人深省,寄大道理于小瞬间


片中不少小片段让人印象深刻。

当海蒂听说爷爷曾经杀过人,感动十分害怕。此时爷爷对海蒂说:“人们就喜欢说三道四,是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还是相信外面的传言,你得自己判断。”


当海蒂觉得读书无用,学了很久也认不清字母。聪明的奶奶故意把故事讲到最精彩的部分戛然而止,引导海蒂学会了认字。

当海蒂长大以后想写故事的梦想受到了村里小伙伴的嘲笑,又是奶奶告诉她,“如果生活中有什么你感到快乐,那就去做吧,不要管别人说什么。”并送给她一个漂亮的笔记本。

就这样,不但在她心里种下一个愿望,还指引出实现愿望的路和方向。

很多时候,塑造我们性格和世界观的,正是生活中这样点点滴滴的小瞬间。

剧中爷爷和奶奶的言传身教,润物无声,是真正育人于无形的高效教育。

也让我意识到,在教育孩子这条路上,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才能给身边人带来正面的影响。


03 情感细腻,直抵人心最柔软方向


一直在想,为什么这样一个情节简单的故事会流传至今,打动无数人的心。

我的答案,就是故事里包涵的真实情感。

海蒂的命运是苦难的,但她的经历是幸运的。她真挚的单纯与善良,不断感染着身边的人,也不断从身边人身上得到爱护和帮助,达到完美的双向治愈。


她使性情孤僻的爷爷变得和谐可亲;她挂念彼得奶奶牙齿不好;她压抑自己对家人的思念陪伴克拉拉;她帮助克拉拉恢复了行走能力。

她也得到身边人的真心关怀,爷爷为她亲手打造椅子;克拉拉爸爸把她送回思念的爷爷身边;克拉拉奶奶引导她看书写字,见识更广阔的世界。

一切都那么温情美好,让人心情愉悦。


这种温情和治愈,是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无论科技如何发达,也无法替代人内心对爱的渴望与追随。

简单而朴素的需求从来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有时间,就去看看这部电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