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年变法—齐白石

有这样一个人,活到高寿九十四岁,一生作画四万多幅,“为万虫写照,代百鸟传神,只有天上之龙,无从见得,吾不能画也!”

如今,他成为百代宗师、伟大的艺术家,都已决然无疑,可他五十七岁时,国内还只有寥寥几位别具慧眼的大师能评估他的真实价值。

倘若不巧犯病或者撞了什么邪煞,死在那个年龄,身后寂寂无名,与草木同朽,也不会让人感到奇怪。

这个大器晚成的人是谁?他就是齐白石,一位实打实的山民老艺术家。


齐白石

当年,有一位名叫齐纯芝的细木匠,人称“芝木匠”,在湘潭四乡招揽一些雕花的木工细活,因为心灵手巧,别人搞不定的手艺他都能接,渐渐有了名声。

他是一个不安分的小伙子,他见别人画画,画的很像;于是自己也来学着作画,这么一来二去,慢慢的他画的画,也出名了;不仅神似,而且十分的像。

对这位小伙子的手艺,早有人留神了,他不忍心看着这个小伙子的天赋白白流失,就主动找上门来,问他愿不愿意学习正宗的绘画?

这小伙子一听,当然那愿意啦!于是,赶紧焚香跪拜,拜这位老师为师;这个人是谁,就是鼎鼎大名的本乡绅士胡沁园。

传统读书人讲究的是名正言顺,胡沁园一琢磨,先替他把名字改了,取名为“璜”,字“频生”,这的确雅气多了。然后,再教他绘画、书法、金石、诗词,要学的东西还真不少。


齐白石

齐璜学画之时已经二十七岁,修炼的肯定不是童子功,也无妨,苏轼的父亲苏洵不也在这把年纪上才开始发奋丢书的吗?

这个齐璜学习篆刻,有一天他就问老师,“我总是刻不好,怎么办?”这个老师给他开出了一个天底下最笨的方子:“南泉冲的拙石,挑一担去,随刻随磨,把这担石头都磨光了,就刻好了。”

可是没想到,齐璜这么聪明的人,真的就那么下了一番苦功夫,没有半点投机取巧的意思;直弄得屋子里到处都是水浆,没有一块干的地方。

到了齐璜中年,治印“白石山人”,以此名世,世称齐白石。

他一生作画不断,几乎没有节假日可言,唯有抗战时滞留南京,听说母亲去世,悲痛不已,停工三天,写了一篇悼念的文字。

然而最令人敬佩的不是白石老人多产多画,而是在他五十七醉的时候,仍有变法的勇气。别的画家早就开始守成了,守得门户严严实实,甚至连一只蚂蚁都钻不挤进去。可他却是背道而驰,一改娴熟的作风,非要追求陌生的领域。

白石老人的变法,起因于自己对自己的工笔画越来越不满意,就决定变法维新;几经琢磨之后,白石老人终于悟出“大笔墨之难画的形似,纤细笔墨之难画的传神”,“作画的妙处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

他曾告诉弟子娄师白:“书画之事不要满足于一时成就,要一变百变,才能独具一格”。


齐白石

十年之后,白石老人衰年变法终于成功,真正达到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自由境界。这种蟒蛇脱老皮的苦乐也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扫除凡格总难能,十载关门始变更;老把精神苦抛却,功夫深浅心自明。

齐白石衰年变法,是自发而自觉的追求“自然的精神”,他追求到了,脱却了一身匠气,直变化为美的神秘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