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林黛玉的病不能痊愈,“偏见”二字是其中一个原因

我们都知道林黛玉是一个病西施,常年服用药物,身体却也不见好。据林黛玉回忆,在她三岁时,曾有个癞头和尚让父亲将自己舍给他,说自己是林府的连累。与她有相同的命运的还有妙玉,妙玉舍给了庙,治好了病,而黛玉因为并没有跟着赖头和尚走,则没有那么幸运,这一病下来,甚至害了黛玉的一生。若说这林如海不疼爱女儿,那是无稽之谈,但是为什么有治黛玉的方法,林如海不采用呢?

且说这癞头和尚也是怪异,在红楼中出现的次数不算多,却有四次都是和要孩子有关系。一次就是要香菱那次,第二次便是要黛玉,再就是要宝玉和宝钗。他要宝玉和宝钗的时候,极好地诠释了“无微不至”这个词,亲自上门为宝玉诊治算不了什么,对宝钗,则是将题了字的金锁赠与她。

这样一来,即使他行事疯疯癫癫,但是至少救了人,有可信度。但是要黛玉和香菱时,只见他疯疯癫癫,活脱脱一个江湖骗子,更何况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是一个医术高超之人。面对这样一个和尚,出口便是要带黛玉走,林如海、贾敏二人怎能放心?

林氏夫妇也并不仅仅是因为这个而不舍孩子。作为父母,子女本应被小心呵护,当作掌上明珠,更何况是个女儿,本就该被细心抚养。莫名交给一个陌生和尚,这癞头和尚又疯疯癫癫,胡言乱语,邋里邋遢,想必条件非常贫苦,林氏夫妇怎么舍得将爱女交给这样的人生活。

即使真的治好了病,林黛玉这一生又过得会怎样坎坷辛苦?作为父母,只是想想这等场景便会心疼,又怎么可能听信一个癞头和尚的胡言乱语,就将爱女舍给他人?

除此之外,当林氏夫妇拒绝癞头和尚之后,他又说不舍孩子的话,也有保命之法,那就是不见外人且不能哭。二人即使见多识广,恐怕也没有听说过,不哭便可以治病的道理。这种荒谬的说法,林氏夫妇就更加认定了这癞头和尚是胡言乱语,不可信。

并且林家是书香门第,遵循礼仪法制,看林黛玉日后在贾府的做派,也知道林如海对她的影响,让她知道与异性保持距离。而这赖头和尚,即使是个和尚,可是整日与林黛玉待在一起,林黛玉长大之后,难保不会有闲言碎语。林如海断不会同意让林黛玉就这样跟着一个和尚去。

尽管赖头和尚本意是好,他说的方法也确实是一个有用之法,但是这对于林如海与贾敏来说,实属有些荒谬。即使心中想要治好林黛玉的病,也不会放任她去。

不过也由此可见,态度和偏见决定了结果,若是癞头和尚真心想要帮助黛玉和香菱,像对待宝玉和宝钗一般给一个看得见的有用的法子,只怕她们的命运不会如此坎坷。且不说林黛玉的命运早已确定,只从林如海的选择来看,偏见两个字导致了林黛玉的病症无法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