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钢琴师》:史上最好看的烂片

豆瓣电影TOP14

《海上钢琴师》


故事的开始,一个婴儿被遗弃在头等舱的钢琴上。

锅炉工丹妮发现了这个婴儿,决定收养他,并给他取名为1900

海上出生的1900,在陆地上却是个从未存在的人,没有亲人、没有户籍,也没有国籍,大海便是他的摇篮。

8岁的时候,丹妮去世,1900第一次走出底舱。

也是那一天,1900第一次听到了音乐。

不久之后,1900透过玻璃看到了头等舱歌舞升平的景象,也看到了那个坐在钢琴边弹钢琴的人。

那天晚上,他一个人坐在钢琴边第一次触碰到了钢琴,可弹出的音乐却吸引了全船的人。

他手下的乐曲直击人心,让人闻之落泪。

1900热爱音乐。

他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邀请好友马克思一起弹琴。

天地摇晃,唯有音乐永存。

1900擅长音乐。

他从不按规矩弹奏,但每次都能得到大家的喜爱。

甚至有上层人就算捂着口鼻,也要到低等舱来听1900弹钢琴。

为什么1900的音乐如此受欢迎呢?

因为他的音乐中有世界。

对1900而言,音乐就是音乐,一种本能的表达。

在弹奏音乐的时候,1900通常都在神游。

有时是在伦敦的中心,有时是在火山的边缘,有时是在世界上最大的教堂,数着石柱,仰望着神灵。

这种独特的世界通过音乐传递到了每个人的心中。

但1900也是孤独的。

因为不管音乐多热闹,多迷人,等待游轮到岸的汽笛一响,所有人都会匆匆离开,留下1900一个人。

马克思曾问他——

“你为什么不下船呢?哪怕就一次,用自己的眼睛看看这个世界。”

凭借1900的琴技,他很快就会闻名世界,并且赚很多的钱,住最好的房子,娶一个老婆。

这有什么不好呢?

是啊,这有什么不好呢。

这是多少人终其一生的追求。

但1900却摇了摇头。

正如马克思问了1900很多为什么,对于1900来说,为什么就是最大的阻碍。

他不想去探寻一切,他也不羡慕这一切。

直到1900遇到过一个人。

那个人曾经困在自己的一方麦田里,以为那就是全世界,但是直到有一天,生活走进了绝境,他决心不再坐以待毙,去那些没有去过的地方看一看。

然后他才发现,自己原来的世界有多狭隘。

他说他听到了大海的声音,波澜壮阔,洗涤了他的灵魂,所以他决定改变生活,从新来过。

“改变生活,从新来过。”这几个字击中了1900.

1900开始思考外面的世界。

有一天,一个号称爵士乐鼻祖的人——杰利向1900发起挑战。

他们在船上进行了三场钢琴对决。

杰利对1900不屑一顾,认为一个从未离开过海面的人,根本不懂什么是真正的爵士乐。

而1900则对杰利很好奇,因为他不明白为什么要进行对决。

而1900而言,音乐仅仅是音乐而已。

所以当杰利弹奏了一首感情丰富的乐曲引得人们拍手称赞的时候,1900也情不自禁流下了泪水,甘愿输给杰利。

并且在1900自己弹奏的时候,直接复制了刚刚杰利弹奏的乐曲。

1900原本是在表达自己对杰利曲目的欣赏和喜爱,却不料惹恼了杰利。

比感情不成,杰利就开始炫技。

他指法绚烂的弹奏了一曲,1900的表情终于严肃起来。

只不过不是敬佩,而是愤怒。

1900为好的音乐折服,不屑于单纯的炫技。

他终于明白杰利并不是为了与他交流音乐,而是将音乐当做了追名逐利的工具。

1900愤怒道——

“你逼我的,混蛋。”

于是1900弹奏了疯狂的一曲,指速之快,宛若四手联弹。

毫无疑问1900赢得了这场比赛,但1900却觉得这场比拼无聊至极。

不久之后,1900名声大噪,有人来帮1900录制唱片。

原本有些不情愿的1900,忽然在窗外看到了一个姑娘。

1900深情地望着她,手下的音乐忽然变成了流淌的情思。

1900拿走了仅此一份的唱片,想将它送给那个姑娘。

但女孩儿马上就要下船了。

1900拿着唱片疯狂地跑向跳板。

是爱情让他决定下船了吗?

并没有。

1900想将唱片送给姑娘,可是因为人群涌动,姑娘根本听不清他在说什么。

回到船上的1900将唱片掰碎。

在后来的12年里,1900再也没有提起过那个姑娘。

他依旧开心,并且名气达到了顶峰。

然后忽然有一天,他决定离开这艘船。

而他下船的原因就是想看一看海的样子。

可是走到一半,1900忽然停住了。

他看着眼前高楼林立的繁华景色。

将自己的帽子丢到了海中,然后回到了船上。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1900都怪怪的,他不和任何人说话,像小时候一样藏在底舱。

最终他决定不再下船。

时过境迁,1900的好朋友马克思也早已离开船多年。

有一天,麦克斯得知1900所在的船要被炸毁,虽然工作人员声称船上已经空无一人,但麦克斯认为1900肯定还在船上。

最终,麦克斯通过被1900丢弃的破碎唱片找到了1900.

他劝说1900下船,并劝慰他


“有时候从零开始是必要的。”

但1900再一次拒绝了他,1900称他不下船的原因就是陆地上的世界太广阔了,他反而无法适应。

如果以钢琴为例,钢琴键就是有始有终的,一共88个琴键,1900可以演奏出千万变化。

但是城市对于1900来说,就是有着成千上万琴键的键盘,1900无法在上面演奏音乐,他找不到自己合适的位置。

最后1900独自留在船上,弹奏着只有他能听到的音乐。

随着一声爆炸,与外面的世界真正的擦身而过。

《海上钢琴师》豆瓣评分9.2,在豆瓣电影TOP250中位列NO.14。


这部电影的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同时以《西西里的美丽传说》(豆瓣TOP67)和《天堂电影院》(豆瓣TOP36)感动并征服了全球的电影观众。

但实际上,《海上钢琴师》始终是一部伴随着两级评价的电影,有人甚至将其评价为“史上最好看的烂片”。

如此两极评价的原因其实就在于影片的结尾——

1900一生从未下船。

这与我们追寻自由与更广阔世界的普世价值追求似乎是相违背的。

但是,与多数人相违背就是错的吗?

未必。

1900只是在遵循自己的生活方式。

豆瓣影评中有这样一句话

“人究竟需要多大的世界?”

是一个家那样大,还是一艘船那样大,还是一个国家那样大,一个地球那样大?

其实,仔细想想,1900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

适合自己心大小的世界,才是刚刚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