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钢琴师》,无处安放的孤独!

如果,孤独是与生俱来的,那么,1900的孤独自始至终。

这部电影初看很冗长,但是,陷进去却觉得共鸣无处不在。

1900就像是我们的影子,不,或许,他就是我们小心翼翼藏在内心最深处的那个脆弱的软肋。

《海上钢琴师》,无处安放的孤独!

朱塞佩·托纳多雷是本片的导演,《天堂电影院》和《西西里的美丽传说》这两部经典电影,同样出自他的手上。

《天堂电影院》是一个关于童年,关于家乡,关于初恋,关于追梦的电影,《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是一个少年懵懂的爱恋以及透过他的眼所见识到的人性丑恶的电影,而《海上钢琴师》则是一个孤独与自我选择的电影。

《海上钢琴师》,无处安放的孤独!

一个黑人在船舱捡拾客人杂物的时候,钢琴架子上的弃婴引起了他的注意。

或许,从这里开始,1900的命运就和钢琴紧紧的捆绑在了一起,而天才也在此刻诞生。

风雨飘摇,船就成了他的家,直到生命的结束,他都没有离开过这艘大船。

他没有身份,没有国籍,甚至,地球上根本就没有能证明他存在的任何物证。

这个孩子的天然生活环境,也是之后造就他性格的一大主因。

《海上钢琴师》,无处安放的孤独!

小号手马克斯·托尼,可以说是1900唯一的朋友,而整部故事都属于马克斯·托尼的口述以及回忆。

其实,我一度怀疑,这个故事,甚至是1900,他到底存不存在?

存在OR不存在?这的确是一个问题。

《海上钢琴师》,无处安放的孤独!

船上拥挤在一起的众人中,有富人,有移民,有穷人,形形色色的人都在追求着同一个地方——美国。

他们中间,总会有一个人最先发出那句呼喊”American“

欢呼雀跃,争先恐后,朝着自由女神像挥动着手臂,狂热让这些人把美国当做了发财的圣地,理智在一刹那被击的粉碎,欲望上升到了骨髓里,根深蒂固的欲望膨胀,痴迷到几近癫狂。

如果说有没有另类存在,答案是有的,而且是唯一一个保持理智的人,他就是1900。

《海上钢琴师》,无处安放的孤独!

他从没有离开船,却能洞悉一切人心,他的钢琴随着情绪的波动而发生变化,这种情绪,甚至直接就可以透过钢琴而听得出,每个躁动不安的内心,都与1900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个性的他只是沉浸在自己的音乐世界,在交流上,除了小号手,与其他的人交流起来都是有一定障碍的。

他孤独吗?有时候会。

《海上钢琴师》,无处安放的孤独!

他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用钥匙打开电话室的门,在厚厚的簿子上随意挑选一个号码,只为了能够有人陪聊聊天,随便聊什么都行。

很讽刺吧!

这难道和我们当下生活状态不一样吗?

打开微信或是qq,好友的确很多,一个一个往上翻着,想要找一个可以说的上话的人,终于找到了一个,文字都编好了,思索再三,最终还是删除掉了。

我们身体里都住着一个1900,只是,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不愿意承认。

我们自认为交友无数,转头却发现,除了自己,似乎也没有什么人可以掏心窝子的去交流一番,即使有,也不是全部都敞开心扉。

《海上钢琴师》,无处安放的孤独!

1900曾有过下船的冲动。

一见倾心的女孩子出现在窗户外面,发丝在海风中飘动,红润的嘴唇晶莹剔透,那双迷人的眼睛妩媚诱人,让1900顿时心生爱慕,也让他产生了下船的念头,或许并不全是因为爱情。

但是,1900最终没有下去。

《海上钢琴师》,无处安放的孤独!

这幅下船时候的画面构图很是精确。

1900身后是那艘陪伴着的大船,而他的身前是高楼烟囱耸立的城市,渺小的1900站在旋梯的中间。

他一动不动,仿佛畏惧了,又似乎想明白了。

轻轻摘下帽子,随手丢入海中,然后回头,重新走上了那艘船,从此,再也没有下船的冲动。

最后,当小号手马克斯·托尼再次与1900重逢时,1900说出了答案,而这段答案,击中了我的心灵。

《海上钢琴师》,无处安放的孤独!

《海上钢琴师》,无处安放的孤独!

孤独,让1900心里产生恐惧,他害怕面对着无限的生活,害怕面对着心怀鬼胎的人群,害怕一切未知甚至看不到的东西。

《海上钢琴师》,无处安放的孤独!

最终,他和那艘船一起没入大海,始于大海,回归大海,也许这就是宿命。

天才都是有属于自己的世界。

看完电影后,回头细细想来,猛然发现,我们心里何尝不也住着一个1900吗?

害怕一切的未知,而永远喜欢呆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因为,熟悉才能得心应手,才能受到关注,才能不被烦恼缠绕。

但是,1900这样的人是不可能存在的。

周边诸多的因素或多或少的干扰着生存,联系本身具有普遍性,置身事外跳出这种普遍性,显然是违背规律的。

无处安放的孤独,让我们属于他人,更属于自己,内心深处都藏着一个1900,最终如何抉择,就看个人自己的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