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大灣區的惠州樓市將何去何從?

住房是每一個人的一生都繞不過去的問題:

小時候,我們面臨的是:父母、上學、學費、衣服和房子;

成年以後,我們面臨的是:孩子、父母、工作、提職、另一半和房子。

很多人都說過要為自己活一次,因為那是奢望所以才讓很多人心念之、嚮往之;孩子還可以,成年以後你再做一次試試,全世界都會認為你幼稚。

很多人都羨慕那些:”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為什麼引起那麼多的人共鳴?為什麼突然之間就那麼流傳?因為大家只有羨慕的份,根本無法做到。原因只有一個:世界那麼大,你不能揹著戶口和房子去世界看看,當你看完了世界,你會發現你的房子不見了,你就會無家可歸了。除非你有很多房子。

所以很多人就說,經過疫情,才發現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多麼重要。

對於這些人來說,房子的意義已經超過了其本身應有的居住含義,還承載上了安全感。

在疫情帶來的心理衝擊下,很多人錯把這種隱形附屬屬性當成了自己的剛性需求,認為自己應該買房。

對於他們來說此時的正確應對方式不是放任,是因為沒房產生的不安感和焦慮感。

而是追根溯源,理解產生這種情緒的源頭是人會在面對重大負面事件時,體驗到渺小和無力,我們要做的是學會如何應對這種情緒焦慮,不放大焦慮和不安情緒的影響。

正巧這時,有開發商推出了買房75折的優惠政策,有人就說了,這時候買房子還能享受到優惠,有便宜可圖,趕緊去買房啊!


先不說隨後網友就打臉開發商樓盤促銷後的價格比促銷前的房價貴

也就說商家慣用的先漲價再打折這種騷操作。

給大家解釋一下為啥開發商開始打折賣房了。

今年受疫情的影響,許多城市發佈通知暫停舉辦集中宣傳、促銷等公眾聚集活動,售樓部關閉,樓市成交基本都被遏制了。

沒有成交就意味著沒有收入,作為高負債行業的房地產業,無法通過高週轉、快銷售回籠資金,還有銀行貸款要還,對於資金本來就緊張的房地產行業來說壓力頗大。

如果疫情緩和,開發商迫於銷售回款的壓力,會想盡辦法賣房子去庫存,所以才會推出一些優惠力度較大的促銷活動,吸引購房者,回籠現金流。

可一旦你把優惠當作買房的決定性因素,佔便宜的心理可能會讓你陷入開發商的套路,不僅如此,買房的目的也被本末倒置了。

因為買房最重要的兩個前提,是剛需和充裕的現金流。

剛需就不用多說了,對於剛需買房者來說,無論房價的漲跌如何,都要去看房和買房。

而充足的現金流,意味著人買房需要量力而行,不要增加不適當的財務負擔。

在沒有失業、疫情突發事件下,如果有穩定收入或者增長預期,剛需買房無可厚非。

至於趁著優惠買房投資?

從現在的經濟環境看,投資房產是一件性價比很低的事,雖然目前已經有一些政策出臺,但更多的是在幫助企業和個人度過危機,還是在“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制定的。

而且如今的形勢相信也會讓不少人開始重新審視買房和現金流的平衡問題,手裡拿著現金,或者做一些權益類投資會更好。


今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也是轉折的年份。從金融方面,是各大企業還款的時間了;從生活方面,YQ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作為投資的工具,如股票、債券、基金、房產這四大類。

股票高風險,不是所有人都能賺到錢,在玩的時候,你的心跳是跟隨“線”來起伏的;

債券和基金相對穩定,除去通貨膨脹,收益能有1%已經很好,只能作為保值工具;

我國房價的增速在6%左右,租金增速在3%,算上通脹率,大概12年翻一番。

相比前三者,具有穩健性、收益高、省心。



YQ,我國已經基本控制,歐洲等國家仍處於奮戰之中,對於全球經濟存在著不小的變數。

正是由於這些變數的,人們的想法也多了:

房價會不會跌?

經濟會不會一直冷下去?

經濟這麼差,我買房會不會虧?

對於剛需而言,這些又和你有什麼關係呢?如果真的出了什麼問題,你沒有房,作為漂泊遊子,在廣東一個立身之所都沒有。

本文我從以下三個角度,談談樓市:

1、房價上漲的主因是什麼?

房價增速 = 經濟增速 + 通貨膨脹率 + 城市化速度

北京大學徐遠教授這麼形容房價增長:“是中國經濟增長和城市化的結果。”


有人說,我國房價現在這麼高,還能漲?

現在,我國北京、上海的房價相當於1990年東京的1/16。想象一下,自己的房價是人家的1/16,你好意思說自己有泡沫嗎?

現在,你會發現一件很有意思的事:農村人口越來越少,大多匯聚在城市。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大城市可以提供更好的生活條件,有更好的就業機會,更高的收入。

所以,今天乃至未來,城鎮化是發展需要,城市人口一定是越來越多。

但值得注意的是:現在不是閉著眼睛買房的時代,現在是城市分化的時代,買房一定要挑城市。

選擇大中城市(長三角、珠三角、北京都市圈 等),選擇人口聚集的城市

房子的價值就是城市的價值。


2、惠州新房降價了嗎?

數據是最有利的證據,我們先看一組數據:

通過上面數據我們可以看出,即使有折扣,也不見得就比之前價格便宜。

從柱狀圖來看,整體呈現上漲勢頭:

【中洲半島城邦】現在的96折與之前的98折後價格是一樣的9500元/平米;

【新力帝泊灣】現在9折的價格和之前95折的價格一樣8500元/平米;

【燦邦瓏珽】現在98折的價格已經甩開了當時無折扣的價格;

【蔚藍海岸】95折的價格還是高於之前98折的價格。

也有一些特例:

【國韻華府】現在的折後12000,之前折後在12500左右;

【碧桂園山河城】現在的折後價比之前便宜200元/㎡

也有一些樓盤一直沒有折扣:

世紀花園、榮佳國韻、豐谷天璽、卓洲悅園、長通熙園等,

前面有提到,現在是城市分化的時代。同樣,在一個城市中,區域的分化也同樣存在。

好的片區沒有折扣一樣賣,有些片區卻需要“一拼到底”!

(注:文中出現折扣僅供參考,具體以現場為準)


3、惠州二手房賣不掉?

先看一份【通知】:

為解決因疫情原因積壓的二手單業務,新增設5個窗口(加上原來的5個共有10個窗口)。將一次性投放20個工作日的預約號2800個。



在增設這2800個號之前,據瞭解,已經發放了約3000個號;

我們來計算下,按照二手房交易流程、大概1-2月左右可以過戶,也就是說年前11月到現在大概4個半月,除去2個月的假期,也就說兩個月的時間,單大亞灣一個區的交易量已經在5000單以上。

仔細想想,這個數字還是比較大的,大亞灣這麼一個區,平均每個月都有2000套以上的二手房成交!


然而深圳與惠州的軌道交通互聯互通是兩地政府迫切想要達成的願望,而在2019年2月份的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中,也提到了“要實現各城市之間的互聯互通”,因此可以看出,深圳與惠州實現軌道互聯互通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下面我們在看看為何選擇地鐵沿線物業:就拿深圳來說,我記得2011年時候寶安沙井,因為它真是窮偏破,真心看不起,我記得當時沙井的房價才8000不到,但是隨著2011年年底,深圳地鐵11號線(機場快線)開建以後,特別是2016年6月28號通車以後,沙井房價如日沖天,直接破5奔6,可見地鐵對物業升值的衝擊很大,真兌現地鐵一響,黃金萬兩的現象!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綱要的頒佈,深圳建立先行示範區,深圳東進戰略進一步加快,目前坪山新區的建設越來越快,未來更多的高新產業、微生物企業人才在坪山新區工作,其對居住環境的要求將會更高,也加快了坪山新區的物業升值!下圖可見:

然而現在14號地鐵線最熱門的臨深區域有惠陽、大亞灣片區,更有各大品牌發展商拿地開發社區!比如龍光地產、碧桂園集團、新力地產、恆大地產等大型發展商都已開發項目在售,片區代表作卓越蔚藍海岸、星河盛世、恆大棕櫚島、龍光城、保利陽光城等項目。

買房三要素:地段、地段、還是地段。那麼,惠陽、大亞灣西區、中心區,您會選哪裡的項目?

惠陽白雲新城片區:保利陽光城、星河盛世、恆大棕櫚島、水悅華府、新力璽園,新力睿園,三里深境,後浪悅府等。

惠陽行政服務中心區:東方鉑悅府,竹亭夢苑,融創玖樟臺、尚城世家、御城水都,半島一號、龍林上觀,金輝優步花園,新祺園等。

惠陽三和片區:實地常春藤、新力瓏灣、木槿雅著、碧桂園山河城等。

惠州南站周邊:星河丹堤、雅居樂、長通熙園、花樣年花好園等。

大亞灣西區:泓泰花園,龍光城、榮佳國韻、豐谷天璽、燦邦瓏庭公館,高弘世紀中心,泰豐楓林岸,泰豐牧馬湖,仁和美地,中達聚龍庭,三遠大愛城,奧園華府,奧園綠洲花園,碧桂園星鑽,碧桂園星悅,海倫堡璟園,卓越蔚藍海岸、金地天潤自在城、珠江四季悅城、卓洲悅園、林間漫、潤鑫名苑,卓洲智祥名苑等

大亞灣中心區:新華聯廣場、嘉寶幸福裡、方直彩虹裡、龍光玖龍府、燦邦瓏玥公館等

澳頭老城區:合生濱海城、海倫堡愛ME城市、花香四季雅苑等

惠州樓市據惠民之家數據研究中心統計,本週(3.30-4.5)惠州市有7個項目取得預售證,新增供應一手房源675套(其中住宅622套,商業53套),環比上漲24%。

仍然不否認它的前景和價值,只要能和深圳沾邊的未來也同樣會受深圳的帶動,適合長線持有。而且對於普通人而言,大灣區的投資紅利期只剩下最後的3年。在2019-2022年這打基礎的4年裡適合建倉,到2022-2035年就是紅利兌現期。等2022年灣區打好框架,各方面逐步完善,房價會變得更高,很多地方你更加會高攀不起。所以,從價值投資出發,報以中長期持有理念,針對前面提到的價值板塊,現在就可以入手,放長線釣大魚,收大灣區發展紅利。當然,我要提醒大家的是:十指有長短,一定要選對地段,選對項目!

今日話題

這次疫情會影響你的買房or不買房的決策嗎

有什麼問題,在下方留言吧!!!我們一起討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