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别喊我“师兄”,我只是一个凡夫!

蜕变命运的心法》系列连载

之四十三《请别喊我“师兄”!我只是一个凡夫!》

常有人看我文章后,加我微信,第一句话就喊我:“师兄!”,很不习惯这个称呼,不如直呼其名,我不是佛教徒,也不是道教徒,尽管文章中渗透了一些佛道思想,但不意味着必须是教徒。

请别喊我“师兄!”,我不是教徒,更不想哗众取宠,把自己抬高到传教士的高度,我更喜欢“凡夫”的角色,正因为如此,没有受到各种思想和社会角色的束缚,而是尽情发挥灵性的创造力,写点自己喜欢的文字,如果无意中给某些人带来星星点点的智慧碎片,那么也算是一种善举。


我研究的话题,很多都是一本正经的理论和观点,常人看来很不接地气。我描写的修炼境界,很多都是令人望尘莫及的,有人会猜测,我应该是个道行很高功夫了得的武林高手吧?其实不然,我写的内容,有的自己做到了,有的没有做到,还有的是曾犯过很多错误之后,总结出来的经验,当你犯过所有错误后,最后一个必定是正确的,无魔不成佛嘛!

有人会说,你自己做不到,为何要求别人做到?此话非也!我现在做不到,未必以后做不到;讲经的没开悟,未必听经的不会开悟。

敢这样直言不讳地吐露心声,庆幸此生没有身披袈裟头戴道帽,不用维护某种宗教信仰,更庆幸不是位高权重声名显赫之人,代表一党一国的形象,每个发声都要斟字酌句。

我承认自己是个凡夫,一无所知,一无所是。


凡夫最怕遇到三种人:一种是无脑的教徒。一种是高我一等的饱学之士。一种是来检验我修行功夫的人。

1,无脑的教徒们有个共同特点,都是读了几本经书,有些一知半解的观点,见了几个半路出家的师父,便以为掌握了尚方宝剑,彻底陷入法执和对某个偶像的崇拜之中,这类人常自以为是,拿着自己的戒尺衡量所有的人,其心智早已陷入某个标准之中,他的标准就是宇宙最精确的仪器,凡是不合自己口味的人,都是不入法,都是邪知邪见。

我不敢面对这类人,其一,我不是教徒。他们看我是异类,也就溜之大吉了。其二,我不是他们的偶像。他们会拿我的身份与自己的偶像比较,比来比去,还是选择专业人士学习正法,我这个野路子的修行人,连半路出家都算不上,还是知趣点儿,自己滚得远远的吧!既然有那么多正规科班毕业的师父,就不要再拜师学艺了。

2,我恐惧的第二类人,是高我一等的饱学之士。

这类人可谓知识渊博饱读经书,能把经书逐字逐句翻译成文,倒背如流,他们看我的文章都是小儿科,有一次,有人问我:“你这篇文章写的是几地菩萨的境界?”我一头雾水,只好如实告知,没有读过太多经书。他大惊失色,口若悬河地给我普及了很多基本的佛理知识,让我必须谨记佛陀的经教,可惜我根本记不住。这类人让我感到恐惧的原因,是他们一再检验我的智商,每次的结果都令他们十分失望,我感到很对不起他们。

想起我的一个师父,每次别人提问他佛法知识,他最通常的两句回答:“这是没意思的问题!”“师父的脑袋中没有为什么!”随着我粉丝的增多,我深深理解他的不容易,不过是找借口,不想和那些人闲扯罢了。

今天微信群里进来一个新的道友,研究道学多年,想请我详解一下《庖丁解牛》这篇文章,我立刻让群里一位大咖专家出来接招,自己继续

埋头创作,一两小时过去了,我进群一看,几个专家已经打得热火朝天了,大家各执一词,每个人的论点论据都很充分。

这种现象并不鲜见,其他群也见过,辩论的双方常常由观点的争执上升到对彼此的人身攻击。幸好我是个凡夫,一无所知。至于写文章时,为何偶尔制造了一种知识很丰富的假象?那时因为实在累到极点,困到极点之后,不想再说一句话了,只好一言以蔽之:“某某经书曰”。

我很恐惧遇到第二种人,他们暴露自己高人一等的优越感,让一无所知,原本就不自信的我,感到更加自惭形秽。

3,让凡夫恐惧的,还有第三类人,就是来检验我修行功夫的人。

我必须承认,很多冠冕堂皇的观点,自己都没做到,却要求大家去做。比如戒律问题,戒律当然很重要,持戒能保持清净心,不让外界磁场扰乱心神,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业力和习气,有些戒律很难做到。比如我戒酒的亲身经历,曾写在《戒酒》一文中,文中坦白承认,自己曾遇到戒酒的难关,明明发誓戒酒,但到了酒桌,就生起了五味杂陈的俗情俗心,因此很长一段时间,都在“拿起,放下”与“放下,拿起”的循环往复的模式中,颠倒颠的修炼自己的魔性。经常晚上喝酒,早上忏悔。不过现在真的很少喝了,天天玩转“心法”的智慧,文字多少都能增加一点定力和智慧。

我爸曾对我说:“你说到的必须做到,否则人家不相信你讲的法”。

我心里没想这么多,我传递的是一种慧见,希望大家顺其自然,一切随缘,没有要求谁必须达到某种境界,更没有要求谁必须要相信我讲的话。

就像《蜕变命运的心法》这本书,几乎是随心所欲,跟着感觉写出来。,没有去想是否还有更究竟的法门?我只接纳当下的自己,只相信当下就是最完美的呈现,知道多少,就表达多少。不想等知道全部,再去表达,即使知道全部,也永远是个局部,完美是没有终点的,当下的自己就是完美本身。

所以我很恐惧第三种人,总想检验一下我修行的功夫,带着这种念头见我,不如不见。我喜欢坐在幕后,心甘情愿做个隐居于闹市中的凡夫,请不要喊我:“师兄!”更不要试图检验我修行的功力究竟咋样?


《蜕变命运的心法》这本书,需要感谢灾难,它是疫情期间文化战役的成果,疫情宅家,总不能醉生梦死虚度光阴吧?就算给自己打发光阴,美其名曰“普度众生”。疫情期间也算有点功劳,给青城派刘绥滨掌门写的文章,在《今日头条》的推荐量接近三万人次,他转发微博,几天的推荐量达六万多人次。我的一篇《蜕变命运的心法》的短文,在《今日头条》的推荐量也是三万多人次。枯燥无味的大道理,也不是一点市场也没有,多少感到些许安慰。

讲了四十多期道理,这种枯燥无味的理论最没有市场,我却偏偏喜欢不厌其烦地去讨论,这期说点大实话,最后讲个笑话,大家在笑声中继续悟道吧!

这是曾在书上看到一个故事,没有考证其真实性。故事说,在一次辩经大会上,各家各派的师父们十八般武艺都精通,人人口吐莲花舌战群儒,难分胜负,这可难为了裁判员。当最后一个师父上场后,先是站在讲台中间,默不作声,用目光扫视全场之后,大家鸦雀无声张大嘴巴,等待他的精彩演讲。只见他不慌不忙转身,背对观众,当众脱掉自己的裤子,撅着屁股扭了三圈,然后穿上裤子,一言不发地退下讲台,等大家反应过来之后,全场开始哄堂大笑,裁判员也笑喷了,舒展了紧锁的眉头。最终这个一言未发的师父,无言地打败了一群百辩无碍的辩经专家,一举在辩经大赛中夺得冠军。

故事完毕。

(未完待续)

——2020年4月2日

燕妮寄语:

《蜕变命运的心法》这套课程,不是宗教,不是灵修,不是唯心主义,更不是心灵鸡汤,是我融合了传统文化的智慧,结合二十多年来的悟道和实修经验而作,内容大部分来自我的体悟,题目的“心”不是小我的妄心,而是先天的真心,大心,道心。希望通过系列连载,开启人类的慧命能量,与您一起步入宇宙全息。目的只有一个:让您少走弯路,缩短觉醒的时间,减少修炼成本。特别提示:阅读此类文章一定不要带有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目的,要把焦点关注在生命的觉醒。有的人可能阅读起来很困难,但归真是人类最终必须完成的功课,建议从第一篇开始阅读。唯有悟道,是拯救人类命运的唯一出路。

个人简介

吴燕妮,国学学者,演说家,作家,诗人。燕妮道友会俱乐部创始人,“蜕变命运的心法”品牌课程研发者,她长期致力于“国学教育,组织与个人成长,女性成功,心灵疗愈,文学创作等领域的研究。”现为香港作协副主席,仓央嘉措诗歌培训学院副院长,陕西楼观台道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实学会理事,中国城市发展联盟副秘书长,曾为贵州茅台,烟台张裕,首钢集团,全国人大会议中心等上千家企事业单位做过演讲。同时她创作了大量以国学文化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她的作品皆以悟道为魂,以游历世界各地的亲身经历为题材,目的是为了倡导“活在当下,喜悦自在”的生命状态。她的悟道系列诗歌被业界誉为:“开创了道家思想浪漫主义文化的先河”。另外她多次独自徒步行走川藏、尼泊尔、泰国等宗教圣地,对话过无数高僧大德,她把自己游历自然,与高人对话的真实心得都记录下来,2018年正式出版《点亮智慧的心灯》新书三部曲:《燕妮悟道》《燕妮诗选》《燕妮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