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回流花鸟画】

北宋《宣和画谱·花鸟叙论》云:“诗人六义,多识于鸟兽草本之名,而律历四时,亦记其荣枯语默之候,所以绘事之妙,多寓兴于此,与诗人相表里焉。”在中国画中,凡以花卉、花鸟、鱼虫等为描绘对象的画,称之为花鸟画。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三幅花鸟画均为澳大利亚回流藏品,包装完好,意境古朴,与古代文人高雅气质大相径庭。

陆恢 花鸟图





题识:抽毫生苔茵,陶令共结鄰,我爱秋更妙,不须妒芳春 戊午夏六月陆恢款识:陆恢之印、陆恢说明:构图简洁,合理有序,线条流畅,画工精致,配色大方典雅,怪石嶙峋,千弯百绕,意趣盎然,鲜艳的花朵攀竹节而上,摇曳生姿,傲然绽放。一只彩鸟立于竹节末端,双眸灵动,回望花枝,另一只张开双翅俯冲花丛,双鸟神态不一,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 陆恢】

陆恢(1851~1920年),清末民初著名画家。原名友恢,一名友奎,字廉夫,号狷叟,一字狷盫,自号破佛盫主人。原籍江苏吴江,居吴县(今江苏苏州)。画山水、人物、花鸟、果品,无一不能;书工汉隶,旁参魏晋六朝,遒劲而具有金石气。黄宾虹评画中九友“以吴江陆廉夫得名最早,山水学四王,渲染尤能逼真。”

【余穉 花鸟图】



题识:臣余穉恭画

款识:乾隆御览之宝(朱)、臣余穉、恭画

说明:

构图精准,布局合理,画面简洁大气,笔触柔和,配色舒适淡雅,粉梅与翠竹交叠丛生,竹叶的阴阳向背,花朵的光影变化皆描摹得栩栩如生,燕鸟呼朋引伴,为画增添动感,前后层次鲜明,立体感强,更显逼真自然,余穉继承了郎世宁的绘画技法,娴熟的运用光影透视,融入东方的审美情怀,使画更真实可感,典雅秀丽,符合文人雅士的审美标准,右上角印“乾隆御览之宝”方正六字篆书印文。


余穉

余穉,清代,字南州,江苏常熟人,余珣次子,余省之弟,与其兄供奉内廷,生卒年不详。工花鸟、虫鱼,擅长院体画,用笔工整,设色艳丽,构思巧妙,能别出新意。写实功力深厚,受郎世宁、唐岱等宫廷画家影响,所作翎毛、虫鱼具有质感和动感,栩如生。尝作《乔松双鹗图》轴,著录于《石渠宝笈》。传世作品有《端阳景图》轴,绢本,设色,描绘菖蒲、蜀葵、蜻蜓、蟾蜍、青蛙等自然景物,笔法挺秀,构图简洁,野趣横生;《鸠雀争春图》轴,纸本,设色,双鸠对语,山雀齐飞,形万言书生动。两幅均在左下方款署:“臣余穉恭画”,现均藏故宫博物院。从艺活动约于乾隆年间。余穉,清代,字南州,江苏常熟人,余珣次子,余省之弟,与其兄供奉内廷,生卒年不详。工花鸟、虫鱼,擅长院体画,用笔工整,设色艳丽,构思巧妙,能别出新意。写实功力深厚,受郎世宁、唐岱等宫廷画家影响,所作翎毛、虫鱼具有质感和动感,栩如生。尝作《乔松双鹗图》轴,著录于《石渠宝笈》。传世作品有《端阳景图》轴,绢本,设色,描绘菖蒲、蜀葵、蜻蜓、蟾蜍、青蛙等自然景物,笔法挺秀,构图简洁,野趣横生;《鸠雀争春图》轴,纸本,设色,双鸠对语,山雀齐飞,形万言书生动。两幅均在左下方款署:“臣余穉恭画”,现均藏故宫博物院。从艺活动约于乾隆年间。

马荃 花鸟图





题识:江香女史马荃

款识:马荃

说明:

马荃,时与女画家恽冰齐名。吴德旋《初月接续闻见录》中云:“时武进恽冰画,以没骨名。而江香(马扶曦女)以勾染名,江南人谓之‘双绝’”。此画色调古朴雅致,布局和谐,红花绿叶缠石而生,尽情绽放,怪石纹理清晰可见,细致逼真,另有一竹叶似破石而出,增添禅意,一对雀鸟,或飞或立,遥遥相望,嘴巴微张,似隔空鸣语,整幅画典雅高贵,蕴文人雅士之气。

马荃

马荃,字江香,江苏常熟人。清代女画家。马元驭之(1669—1722)女(一作马元驭孙女),逸妹。生活于康熙、乾隆年间。工花卉,妙得家法。其夫亦工书、画,偕游京师,以绘事给衣食,颇怡。夫亡归里,绸缠染翰,饮冰茹茶,而名益高,四方以缣素兼金求画者益聚。常蓄婢数人,悉令调铅杀粉。而琴川多贵游士女,皆来求授指法。时常州恽冰画以没骨名,而江香以勾染名,江南人谓之双绝。康熙三十五年(1696)作花卉草虫册十二页,乾隆四年(1739)作琳池草虫扇。马荃代表作品价位2008年行情在3—5万/平尺,市场升值潜力较大,为很多书画收藏家所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