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点赞!

不知不觉,2020年已经过了四分之一了。回看过去3个多月,无数人在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中挺身而出,用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姑苏居民的安全健康保驾护航。

今天,2020年第一季度姑苏好人出炉!由于疫情期间涌现出了太多令人感动的故事,本期姑苏好人的人数也增加至10名。来看看是哪些抗疫“战士”吧!



沈晓晨



沈晓晨出生于1989年,现任苏州市姑苏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科科长助理。疫情发生后,他主要承担流行病学调查、为疑似病人采样、排查与患者密切接触人员等最危险、压力最大的工作。大年夜,他没有与家人团聚吃年夜饭,而是在认真清点应急物资、时刻留意传真电话,一接到指令就立即奔赴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到ICU病房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一直工作到年初一凌晨2点。截至目前,他已经完成流行病学调查简报、初次调查报告、进展调查报告30余份。长时间夜以继日的“超长待机”,他嗓子哑了、说话困难,但依然坚守岗位上。


沈晓晨同时也是两个孩子的奶爸。从寒假开始,两个孩子就几乎没有见过爸爸的身影,爸爸总是在他们醒来之前就出发去单位,深夜才回家。“爸爸是个英雄,现在外面很危险,是他和他的同事在和病毒作战,才保障了我们的安全。”沈晓晨的妻子这样安慰儿子。


工作7年以来,沈晓晨先后多次获得姑苏区卫生精英奖、卫生人才奖和姑苏区“依法执业,诚信服务”卫生法制竞赛优秀奖,并于2019年8月荣获“基层防病专能手”称号,曾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SCI论文一篇、其他论文2篇。



姜玲玲



疫情暴发后,身为彩香一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层医护人员的姜玲玲立刻取消了春节行程,与同事一起加入了抗击疫情的队伍中。她不畏艰险、主动请缨,成为了单位第一批到医学观察点24小时驻点的人员。为了节省防护服,直到把一天的最后一名密接转运人员安排好才敢喝水。医学观察点任务结束后,她带领中心的医务人员为医学观察点的被观察对象、社区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以及社区工作者、环卫工人等基层一线防控人员送上了自制的中医药防“疫”香囊。


值得一提的是,姜玲玲还是一名骨髓捐献志愿者。作为共产党员的她,时刻铭记着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曾先后获评“苏州市优秀护士”“姑苏区基层卫生人才骨干”“江苏省基层卫生人才骨干”。



李万武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家住双塔街道杨枝新村的新苏州人李万武作为姑苏区志愿者协会中一员,始终冲锋在前,为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疫情暴发时,正值春节假期,原本打算回苏北老家过年的李万武毅然放弃了回家跟家人团聚的机会,主动加入抗疫志愿者队伍。他经常在微信群里提醒大家勤洗手、戴口罩,宣传防控疫情的相关知识,号召大家不信谣、不传谣、科学防范。


在劝导大家不出门的同时,他自己却冲在了抗疫一线。从2月5日起,李万武就加入到高速检查点执勤的队伍中,为往来车辆内的人员测量体温、检查身份证。在结束了20多天的高速执勤工作后,他又来到双塔街道定慧寺检查点,为小区进出人员测量体温,协助物业检查进出车辆。风里雨里不曾退缩,清晨深夜不觉辛苦,李万武说,苏州是他的第二故乡,能为故乡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他很荣幸。



陆晓东



陆晓东是姑苏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直属大队负责人,疫情期间,他认真结合大队工作,安排执法人员从高速西出入口到市民家门口筑起三道“防疫防火墙”。


疫情暴发后,陆晓东迅速集结疫情防控队伍,增援高速路口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617人次,检查车辆16.2万车次,体温检测38.7万人次,把好“西大门”。同时,他狠抓落实路面巡查工作,重点关注彩香菜市场、新民桥菜市场的日常运营,严禁非法活禽交易,配合市场监管部门严厉打击非法养殖、加工、经营各类野生动物,严厉打击非法转运贩卖野生动物。为了加强对社区的封闭管理,陆晓东抽调12名执法人员,进驻社区五大卡口,与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一同在防疫一线开展工作。


陆晓东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总是冲在防疫最前线。他有陈年的腰伤,医生叮嘱不能久站,但是他说:“一名指挥官如果不能待在一线,那他又怎么能作出和一线形势相适应的决策呢?”就是凭着这股劲,他每天都在西出入口坚守12个小时以上,还获评姑苏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



赵长斌



赵长斌来自苏州市宝川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从去年9月起在苏锦街道汇翠花园担任保安。疫情防控工作开始后,他认真落实防控要求,每天在小区入口处督促居民带好口罩、为居民测量体温并做好人员和车辆信息登记。


2月5日下午,赵长斌在为小区业主测量体温时,因为看到业主的汽车后座有行李,担心业主是从外地回来的,于是让其下车登记。但该业主不仅没有登记,反而认为赵长斌故意刁难并将赵长斌头部打伤。在送医后,医生建议他休息三日并为他开了假条,但他偷偷把假条藏了起来,回到了岗位上。赵长斌说,现在是特殊时期,本来就缺人手,轻伤不下火线,这点小伤坚持一下就行。之后,赵长斌一直带伤坚守在工作岗位,为维护小区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荆玉忠



荆玉忠在苏州市公安局姑苏分局交警大队车管中队工作,去年12月底就被抽调到高速检查点,一次次登上大客车检查、做好安全宣传。四个班次、三班轮转,克服了作息不规律、寒冷等问题,小年夜、大年夜排班不间断也没有任何怨言。防疫战争一打响,他就成为了第一批也是至今仍在坚持的“守城人”,在抽调警力增援之前,第一时间筑起了防线。


随着防疫工作的推进,荆玉忠所在的队伍逐渐扩大,但工作的紧迫性、责任性也在随之增强,工作量不减反增,特别是在返程高峰,每逢夜班,他都要到凌晨才能检查完所有车辆。在高速公路出口的两个月里,荆玉忠作为第一批防疫“战士”中的一员,抢占阵地、严防死守,一遍遍地重复“请出示二维码”“请出示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嗓子已经沙哑也只能在换岗的时候喝点水润润喉。在这个检查点,他见过朝阳、晒过晚霞,顶过寒风、淋过大雨,三餐盒饭、夜宵泡面,肠胃本就不太好的他还总是带着包中药充当“餐前饮料”。即便这样,他也一直都是从容地笑对工作,只有战斗,不言退缩。



张玉珍



防疫期间,家住金阊街道彩香一村南区的阿婆张玉珍在微博上火了一把。张玉珍主动到社区请缨,担任小区广播站的战“疫”播音员,每天2次不间断地通过广播宣传疫情防控知识,还自编苏州话快板,普及防疫知识。


疫情期间,彩香一村南区社区每天通过张贴宣传单、拉横幅、微信群发相关内容等形式加强宣传。张玉珍发现小区里大多数居民都是老年人,视力不太好,看不清防疫宣传单上的字,于是主动请缨担任起小区广播站的战“疫”播音员。她不但用普通话和苏州话进行“双语”播报,还自编了苏州话快板,普及防疫知识。小区的老年人从广播中听到熟悉的苏州话都倍感亲切。此外,她还是社区的拳操队队长,经常带着50多人在小区场地上操练,获得过不少荣誉。不论是广播还是拳操,她都说:“我喜欢,老有所乐嘛!”


张玉珍担任战“疫”播音员的事被发布在微博之后,引来了众多关注,搜索量一度超过了40万次,热搜排名第30位。网友纷纷留言“这年头没点才艺都进不了居委会!” “好温暖的阿婆,心中有大爱。”



黄忆芳



黄忆芳是平江街道香花桥社区的居民,也是一名五星志愿者。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她积极响应姑苏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者的招募令,加入姑苏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伍,每天值守在平江街道香花桥社区承天寺巷口。


黄忆芳每天7点半就早早来到社区报到,帮助社区一起张贴疫情防控宣传材料、悬挂宣传横幅,随后赶到检查点,对进出辖区路口的车辆和人员进行管控、体温测量等。按照安排,志愿者下午三点就可以下班轮岗,但她主动要求每天一班到底,坚守到晚上十点钟,等到所有志愿者都回家了,她才交接工作,最后一个才回家。疫情期间,黄忆芳在社区连续服务25天,服务时长累次达350小时,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了社区居民。2月15日,苏州气温大幅下降,预报夜间有雪,七旬退伍军人陆海冠特地来到检查点,将陪伴了自己15年的羊皮大衣送给了黄忆芳。


据了解,黄忆芳2012年底加入志愿组织后,就一直投身于各类志愿活动,在汽车站、火车站、敬老院、医院等地方都可以看见她的身影,每年都获评优秀志愿者,2018年更是获评五星级志愿者。



管莉军



在金阊街道白莲社区,社区党委书记管莉军是居民们心目中的“超级英雄”。在疫情防控期间,她一日无休地坚守岗位,一碗方便面、一部手机、一台电脑、一个口罩,是她所有的装备送密切接触者去隔离点,她套着雨衣、戴上墨镜,冲在最前面;害怕自己生病,她每天逼自己多喝水、吃维生素,“如果我倒下了,这一摊子事情怎么办?”她带领白莲社区的广大党员群众守望相助、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构筑起了一道道抗“疫”防护线。


作为一名社区“带头人”,十几年来,她爱岗敬业、履职尽责,经常是迎着晨曦出门、披星戴月回家,小区的安危、居民的冷暖就是她心中的牵挂。她创新了“五治五美”工作法,让老小区焕发新姿彩,成为居民乐享生活的美好家园;她紧握党建引领,扬起了红细胞党员志愿队、莲馨先锋等一面面先锋旗帜;她凝聚了一方方行动力量,强化社区治理,深化为民服务;她聚焦社情民意,关爱弱势群体,实施了为民服务项目20项,并打造了“红细胞”“苏妈妈”“心连心”“莲织爱”等一系列服务品牌,积极开创了党建引领、多元共治、为民服务的新局面。管莉军经常说,自己有三个家,国家、小家和社区这个大家,作为社区的“家长”,一定要牢牢守护好社区这个共同的家园。



陶放奇



在接到湖北省枝江市仙女镇防疫指挥部的一通求助电话后,2月26日,虎丘街道嘉业阳光城社区的陶放奇带领他的技术团队抵达湖北,为当地一家服装企业提供技术支援,帮助其改造车间,转型生产医用防护服。“当时心里确实有点害怕,但他们有需要,我们就必须去。如果再让我选择,还是会去。”陶放奇说。


位于仙女镇的宜昌际华仙女服饰有限公司是一家国企,主要生产出口服装。因为疫情需要,被纳入湖北省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计划转型每天生产约5000件医用防护服。但是这家公司在车间净化方面的技术未达到生产标准,需要对净化车间进行改造。仙女镇的镇长想办法联系到陶放奇,想请他去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陶放奇说,湖北一直是他的公司的重点服务地区,“这个时候不能讲条件!为了防疫,我们必须去!”


感谢你们的付出!

姑苏因你们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