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我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玉树“4.14抗震救灾”十周年断想

日子过得急匆匆,4.14玉树地震即将走过十年。

十年,有太多的风霜与雪雨

十年,有太多的辛劳与付出

十年,有太多的的温情与感动

……

落笔之时,黯然神伤,且又为新玉树的崛起感同身受。

因为,在我的记忆深处始终抹不去的是在玉树工作生活的6个年头,时间虽短,但在我的人生当中它却是最重要的一笔财富,“感恩,自强,包容,创新,和美”的新玉树精神感动着我、激励着我。

记忆的断片重新拉扯到2010年的8月。

本人作为一名在新闻战线上奋战了16年的“老记”,在4.14玉树强烈地震发生后,挺身而出,坚定地投入到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宣传报道中,很好地履行了媒体人的神圣职责和崇高使命。

2010年8月,省委组织部决定从西宁晚报社抽调一名文字功底强、作风扎实的记者赴玉树加强灾后重建宣传报道力度,报社领导找到我谈话,我二话没说,把年仅3岁的女儿匆匆丢给妻子,随西宁市3名专业技术援建干部一道紧急驰援灾区。

到了玉树,根据州上需要,我被安排到三江源报社。三江源报是玉树州委机关报,曾几度停刊,玉树地震后再次复刊,报社人员由州内、外抽调,大学生志愿者十几人组成,在繁重的灾后重建报道任务面前,显得捉襟见肘。起初几天,我克服缺氧、气候多变引起的感冒不适等症状,熟悉情况,掌握灾后重建相关政策、农牧民群众所想所盼及宣传报道重点,继而和报社领导、同事一道融入到紧张的工作之中。作为从省上下派的干部,我从来没有抬高自己,而是主动融入到这个集体,和大家一同进步、成长,见证玉树灾后重建的历程。

挂职的一年来,我的足迹几乎踏遍了灾区的角角落落,在玉树州六县,在各管委会,在四大央企,在重建施工现场,都留下了忙碌的身影……在繁重的采访任务之余,我还承担起稿件的编排、审稿、策划、发行、手机报等工作。先后参与了灾后重大节日、4.14一周年祭系列活动报道策划,主动承担稿件采写任务。2010年11月随州委党政慰问团赴9省区和省内慰问转移学生,及时发回了《玉树——都江堰:心手相牵 共度难关》、《所到之处,感动包围着我们》等十几篇稿件和几十副图片,向全国人民和转移安置接收地政府表达了全州各族人民浓浓的感恩之情。连续近一个月的采访结束后,顾不上休息,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当中。对此,我丝毫没有怨言,在援建工作中和在原单位一样,兢兢业业,不知疲倦。

做好组织交给的援建工作的同时,我还主动承担起西宁晚报的采访任务,使玉树灾后重建的动态在西宁晚报得到了及时反映。身兼数职,我不仅没有抱怨,反而觉得这是一种锻炼,一份收获——“人的一生能有几次这样的经历,一次足以终身受用。”

2011年12月,我正式调入三江源报社工作,担任副总编一职,负责报社业务工作。工作的环境变了,但记者的使命和责任没有改变,反而愈来愈强烈。

2012年3月16日晚,一场意外打破了州委、州政府德卓滩临时办公点的宁静——三江源报社板房着火!灾难中艰难起步的报社再遭劫难。紧急关头,我带领在办公室的3名记者冒着生命危险抢救报社财产,使几百万的排版系统顺利抢出,挽回了经济损失。办公板房没有了,但还有救灾帐篷,报社所有人员没有被灾难打倒,反而更加凝聚。时值玉树州两会,我们在处理灾难后续工作的同时,召开编前会鼓劲、打气,“越在这个时刻越要坚强,更要全力做好宣传报道工作,展现报社是一个坚强、凝聚、团结的集体。”之后的几天,在极度艰难的环境下,在架着火炉的帐篷办公室里,一篇篇会议消息、深度报道、图片新闻在我们所有采编人员的辛劳付出中,发到了玉树新闻网,登上了三江源报,第一时间呈现给了玉树人民。高速的效率、高质量的稿件,得到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评价。

“缺氧不缺精神,风雨强斗志更强”。我为这个职业而自豪,为身在这个集体无限光荣。

而今离开玉树已四年有余,玉树的一草一木,山川大河(江),城市发展的日新月异,人民生活的富足康顺,无不让我欢欣鼓舞,喜上眉梢!

凤凰涅槃,玉树重生。玉树,作为我的第二故乡,《三江源报》社作为我的娘家人,我在千里之外的西宁遥祝你们——在生态发展优先的战略布局下,营造一个“天更蓝,水更清,城市发展独具藏民族特色,全省民族团结示范区,人民安居乐业”的高原新城;祝福《三江源报》越办越好,特色鲜明,形式多样,更好地发挥党报的宣传、示范和引领作用,为新玉树的发展更好地鼓与呼!

新玉树,祝福您——扎西德勒!

(作者 余海军 三江源报 )

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