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爆新品种推广的七种“武器”(二)

新品种的成功上市,少不了传播助力,能否真正打响传播的第一枪极为重要。一不小心,就会将传播做成夹生饭,再想重新崛起,难度和代价不可想象,因为品种的第一次印象已经建立,再想重新梳理,根本没有余地。

新品种太多,每年都有上千个品种同台竞技,表现没有差异,更没到革命的程度,如果不能从传播中脱颖而出,必将是残阳如血的残酷对决。我们不能改变品种,要改变看品种的角度,新品种上市要通过一系列的谋划,建立独有的身份,传递独有的价值,展示独有的形象,锻造出新品种的七种“武器”,在鱼龙混杂的种业战场上杀出一条血路。

武器五:一张概念清晰直达内心的主海报

新品种推广,不是默默无闻地进入战场,而是需要海陆空的传播支持,很多时候,我们没有更多的预算投高空广告,靠着地推式的规模宣传推动新品种的传播前进。主海报是所有市场物料的延续,一张概念清晰的主海报,可以把新品种的卖点、诉求、承诺、优势,直达农民内心,唤醒购买行动。

根据市场调研发现,很多品种海报缺少主题,缺少吸引,缺少卖点,缺少差异,缺少诱惑,缺少直接,缺少新意,多是实物加各类信息堆砌,产生不了共鸣,即使规模再大,农民看了也记不住是什么品种。

好海报什么样?

好海报四标准

1 能不能调动农民的情绪和参与度?

2 农民是否能记住品种名和品牌名?

3 农民是否能记住品种定位及所提供的利益?

4 对新品种是否有画面感,能否产生吸引力?

怎么才能做出好海报?

掌握四原则

1 不能自娱自乐,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要根据农民看得懂的方式展开;

2 有主有次,清晰的传递品种、卖点、利益、定位等;

3 与众不同,要有差异和区隔,不能随大流,掉进简单粗糙的设计陷阱;

4 结合品种,设计的手法和表现形式很多,但不管如何创意创新,都要结合品种来,这是核心。

设计总被认为是天马行空的想象,万马奔腾的艺术碰撞,但那只能是欣赏,而不能卖货,新品种的海报设计是围绕销售展开的。

武器六:一条有利益、有情感、有诱惑的广告

电视广告传播力强,投入也是巨大的,如果一家种子企业准备投放电视广告,估计就是要大干一场了。一条新品种的广告片,值得企业花大力气去打造。一般我们会听到两种极端的声音,一种是广告无用论,另一种是广告神话论。不管什么论,电视广告都是传播的兵器,就看你会不会用。我根据多年的跨行业实战策划经验,总结了四条广告创作标准,一直奉行并实践。

1 让人记住新品种叫什么名字

不管是品种名,还是品牌名,记住名字是最基本的一条,不能记住名字,一切都是瞎胡闹,浪费时间和广告费。广告的第一要务是提升知名度,很多电视广告记不住名字,却不停地创意故事,标志和包装也舍不得露脸,只是闪一下,这样的电视广告,多半就废掉了。一是名字越早出现越好,大声喊;二是不断重复,多喊名字有好处,记得名字比记得画面重要得多。好名字是新品种的第一卖点,要和品种高度契合,记住你的名字,广告就成功了一大半。

2 让人记住新品种长什么样子

很多广告不愿意突出包装,生怕干扰创意和美观。新品种电视广告就是品种的演出,一定是以新品种为主角,因为再完美的形象,再变幻的创意,都不能抢品种的戏,请代言做创意,都是配角配戏,要让新品种成为英雄,能用15秒时间,让第一次听到这个品种的农民去购买。突出包装的目的,是让农民记住你长什么样子,购买的时候按这个模样找,连包装都没有出现,你让农民怎么找呢?

3 给出足够的购买理由和冲动

广告就是把复杂的卖点简单化,给出足够的购买理由,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很多人把广告弄得很神秘,玩深沉,很花哨,很热闹,像雾像雨又像风,就是不像广告,玩的绚丽多彩,就是不卖货。新品种广告就是卖,卖利益、卖特色、卖名字、卖身份。广告不能卖,一定会失败。

4 建立品牌优势

前三条是电视广告创作的基本要求,是传播成功的前提。电视广告不是投入,而是投资,是品牌资产的积累,新品种广告除了卖品种以外,也是种子企业话语权的建立,品牌影响力的打造。为新品种创作电视广告,一定要研究透农民,他是我们最好的老师,要研究到骨子里。还要研究透我们的品种,它是我们如何突破农民防线的有效武器,就是让农民用最短的时间看明白,还要记住,有冲动去购买。


武器七 一条上天入地的传播策略

新品种推向市场,没有一条始终如一的传播主线,东西南北漫山遍野地传播,就无法聚焦,传播也会软弱无力,新品种传播一般会出现两个极端的现象。

一是种子企业传播资金有限,缺少传播策略。新品种上市初期壮志凌云,一旦传播启动却发现只出钱,不进钱,紧急喊停传播,之前的传播也是白忙一场,再也听不到声音。二是新品种一上市就大量地投入广告,地毯式的狂轰滥炸,大量的银子只争取到了非常少的农民预定购买,当时设定的目标人群根本没有响应,动销不尽人意。

新品种在导入阶段需要个过程,这也符合产品生命周期的规律,虎头蛇尾和急于求成都是不可取的,过早地释放能量,不仅会让团队丧失对品种的信心,还浪费了大量的钞票,连扔都听不见声音,打了水漂。这也是很多种子企业对广告和传播嗤之以鼻的最深层的原因。如何摆脱信息过度的包围?如何让新品种在众多品种中脱颖而出?如何实现新品种传播突围的效果?答案:一是上天,二是入地。

上天

新品种上市初期,集中资源在各类媒体上进行投放,率先发声,第一时间抢占传播高点,一炮打响。一是战略性抢占新品种传播制高点,在行业内通过论坛活动等进行传播造势;二是重点市场集中资源进行媒体投放,可通过电视广告、墙体广告等组合传播,只要农民可以看到。

入地

新品种推广最好的传播是品种超过预期的表现,根据品种的生长周期和品种优势,进行各区域联动,大规模造势传播。一是地推式规模化的多种形式的传播,农民在哪里,传播的声音就应该在哪里;二是生动化终端营造,通过田间观摩会和终端活动,形成故事性或新闻性的口碑传播。

在种业,玩传播,要用心。细心调研,关心需求,匠心创意,动心利益,野心投入,开心沟通,留心对手,良心品质,醉心效果,悉心维护。没有心的传播,就没有新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