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谯城区提前谋划为白术加工立“规矩”

今年以来,谯城区提前谋划,推进中药材初加工生态化、规范化,促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截至4月10日,完成了对白术种植面积、所需滚筒式烘炕的摸排工作,为早日实现白术烘烤生态化、规范化奠定了基础。

谯城区是全国重要的中药材种植基地,中药材白术烘烤加工环节一直严重影响谯城区大气环境质量。“尤其是进入秋冬季,白术进入集中收获和初加工阶段,药农用老式土炕烘烤白术,使用煤炭、生物质燃料、重油等进行烘烤,有的还利用夜色掩护使用废旧塑料、破旧衣物进行烘烤,产生的烟雾难以扩散,严重污染大气环境,导致周边群众投诉不断。” 谯城区生态环境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呵护群众身体健康,2019年10月份开始,谯城区生态环境分局一方面加强宣传,增强广大药农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另一方面,积极推进中药材初加工生态化、规范化,推进中药材烘房实施清洁能源改造,逐步禁止中药材初加工使用煤炭、生物质等现象。为了调动药农的积极性,谯城区给予按照标准进行烘房改造的农户一定的补助,截至一季度末,共完成中药材烘房煤改气、改电625座。

今年以来,谯城区提前谋划,采取措施,加快推进中药材初加工生态化、规范化。3月30日,组织谯城区生态环境分局、有关乡镇和区直单位及药材种植大户召开中药材初加工(白术除须烘炕)现场会,学习推广新式白术烘炕——液化石油气滚筒式烘炕。液化石油气滚筒式烘炕具有方便灵活、成本较低、污染极小等特点。截至4月10日,谯城区完成了对白术种植面积、所需滚筒式烘炕的摸排工作,为早日实现白术烘烤生态化、规范化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