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托管代养” 贫困户“坐”收红利

今年3月以来,同心县河西镇针对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差,缺少项目、资金、技术、销路等问题,积极探索“合作社+贫困户”的“托管代养”模式,有效降低贫困户的投资风险,实现贫困户与合作社的“双赢”,为贫困户增收致富探索出一条新路。

“托管代养”是河西镇在脱贫攻坚中实行的一种帮扶模式,由县政府下拨360万扶持项目资金为养殖专业合作社提供资金保障,养殖专业合作社进行“托管代养”,为期5年;合作社与贫困户签订“托管代养”协议并设立监管方,由合作社统一购买、统一饲养、统一管理和销售,出售后和贫困户进行效益分红。

旱天岭村村民刘永俊和马哈麦夫妻俩都是三级残疾,干不了重体力活。一家四口人的生活来源主要靠养羊的收入。刘永俊说,家里没有饲养能力,就让合作社“托管代养”,平时不用操心,卖了牛就有红利可分。

同德村村民罗永祥患恶性肿瘤已经有6年时间了,干不了重体力活计,又常年吃药,再加上两个女儿正在读大学,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很艰难。妻子杨芳在村上的扶贫车间务工,听到镇上给家里买了牛,还让合作社代着养,他们每年等着分红就行。杨芳高兴地说,这样一来,她就能有更多的精力在车间干活挣钱了。

旱天岭村党支部书记、同利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丁建华说,这些贫困群众基本都是失能人员,单独养牛根本就没有条件。而由养殖专业合作社托管代养,产量和疾病防控相对稳定,比较适合没有劳动力的贫困家庭。他告诉记者,和贫困户签订“托管代养”协议,意味着合作社与村民的关系更加紧密,责任也更大了。尽管有压力,但他依然有信心,搞好合作社,养好牛,让村民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