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歷史的信徒,為你梳理迦南之地的愛恨情仇(5)

⭐️馬薩達城堡


走進狹長的 以色列 國土,最能讓人對猶太人肅然起敬的不止是有 耶路撒冷 ,還有這座融入了“猶太人之魂”的一座岩石古堡---馬薩達。

馬薩達位於內格夫沙漠與 死海 谷底交界處的一座岩石山頂上,這裡曾經是大希律王時期為了防止 死海對岸遊牧民族進攻的堡壘要塞,也曾經是大希律王修建的一個行宮,最重要的是這裡是猶太起義反抗 羅馬 人的最後一個陣地。

猶太人自公元70年代失去祖國起,一直流浪在世界各地,雖歷盡無數次地遷徙、磨難與殺戮,卻依然能夠頑強生存,生生不息近兩千年。

時至今日,引領著世界一流的創新研發、科研機構,文化教育、軍事技術,以及那些富可敵國的企業家精神,他們所具有的這種堅韌、頑強的優秀品質及強大的民族精神支柱都來自“馬薩達精神”。

這種深刻的精神內涵與力量,只要你身處馬薩達城堡遺址,總會被深深地震撼與感動。 兩千年來,“馬薩達精神”一直是他們永恆的象徵!是 以色列 的國魂!

在沙漠偶遇稀有的小鹿瞪羚

馬薩達古城堡在 耶路撒冷 和 死海 之間,從 耶路撒冷 一路上會經過壯闊而荒涼的沙漠地貌,公路就像一條銀蛇在沙丘間蔓延,這樣的自駕,很有奪寶奇兵探險的味道。

可以從這個地形圖上看到, 以色列 沿 地中海 地區為狹長平原,東部國境線上有山地和高原。 死海 及其以南的地區合稱 約旦 河谷。北部加利利高原上的梅龍山海拔1208米。中部區域往南為內格夫沙漠,佔 以色列 領土的一半以上。

我們現在穿越的就是內格夫沙漠

靠近 死海 的地方,就是 約旦 河谷,就開始有了植物,大片大片的椰棗林像參加閱兵的部隊一樣整齊,這很符合 以色列 人嚴謹的作風,每一棵樹的大小個頭似乎都用標尺測量過一般。

每一棵樹上都掛著沉甸甸的椰棗,在乾燥的 中東 地區很受歡迎。椰棗既可以直接清洗乾淨食用,也可以用來製作糖果,餅乾等,但 中國 人對這種太過甜膩的食物興趣總是不大。

漸漸的已經看到了 死海 的邊緣,植被越來越茂密,也開始出現了野生動物。

一群稀有的小鹿瞪羚從馬路中間穿越而過,這難得一見的場景讓我們的司機也停下了車,帶領我們跟隨瞪羚一起步行。

我們的司機非 常熟 悉當地的情況,說已經好幾個月沒見著它們了,今天居然在正午時分遇上,可謂是非常難得了,超級喜歡野生動物的我們聽了更加為之一振。

小鹿瞪羚通常棲息於半沙漠地區,生活於阿拉伯和 非洲 撒哈拉沙漠 內,季節性遷移,形成較大的數百隻的群體,於旱季時會遷往雨水多的地方找尋食物,雨季時則回到沙漠區域。

偷獵及棲地的破壞使它們的數目大幅減少,牧群數目也變得狹小。小鹿瞪羚的生命力很頑強,耐熱,可以數週不喝水。

小鹿瞪羚在2004年就已被列為瀕臨絕種的物種,在十年間其數量下降了80%,成為極度瀕危的物種。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極危(CR)。列入《 華盛頓公約》CITESⅠ級保護動物。

我們的司機說,這群小鹿瞪羚從無人的沙漠區跑出來的重要原因可能是食物短缺,它們才會冒險來到人類的區域,在椰棗林間撿食掉落在地上的椰棗。

有一些個頭高的,會直接跳起來咬住椰棗拉近地面,用站姿慢慢享用

一隻幼年的小鹿瞪羚,皮毛顏色特別好看,難怪會成為偷獵者的目標

對於我們這群遠距離的參觀者,它們保持著足夠的警惕

細嫩的樹葉也是它們的主要食物,小鹿瞪羚輕輕一躍,就可以上樹

世界上最堅固的城堡

目送完羚羊們遠去,距離馬薩達城堡就不遠了,如果不是路牌的提示,任何從 死海 邊駕車駛過的人可能都不會相信,在這片荒涼突兀的蒼山之巔曾經有過一片金碧輝煌的宮殿和一段蕩氣迴腸的輓歌。它威嚴肅穆地矗立在 以色列 中部的內格夫沙漠之中,俯瞰著眾生。

馬薩達的希律王宮殿是早期 羅馬 帝國奢華宮殿建築的代表,至今保存完好;當初猶太人藉助希律王宮和周圍的防禦工事 成功 的抵禦了迄今時間最長的、著名的“ 羅馬 圍攻”;

躲避在馬薩達古堡希律王宮的猶太難民在城池被攻破前全部集體自殺的悲劇事件不僅僅描述了猶太人的歷史,更是人類自古以來尋求自由、反抗壓迫的鬥爭精神的歷史寫照。

停好車,進入景區,山腳下先有一個免費的博物館,陳列著考古發掘的各種實物,大部分為 羅馬 時期的各種陶具。

然後會用一段音像資料介紹馬薩達城堡的歷史,“馬薩達”(Masada)這個名字最早出現在 希臘 文手抄本中,可能是亞拉姆語中“堡壘”的意思。據約瑟夫《猶太戰記》記載,馬薩達是希律王所建。公元前40年,希律王為躲避帕提亞人扶植的國王Mattathias Antigonus,曾從 耶路撒冷 逃到馬薩達避難。之後,從公元前37年到公元前31年,希律王在馬薩達進行了大規模的建設,並把它作為緊急情況下的避難所。

有了知識儲備,就開始乘坐纜車登上陡峭的城堡之巔,隨著距離越來越近,我們也越來越接近那段恢弘卻又慘痛的歷史。

隨著纜車登頂,走進馬薩達城堡,大希律王山頂宮殿僅餘的斷壁殘垣便出現在眾人的眼前。雖然殘破,但恢弘的規模和錯落有致的佈局,憑藉想象,我們依然能夠勾勒出當年的奢華與堅固。

寬大的屋舍,巨大的糧倉。 土耳其 浴室中,當年精美的裝飾仍有殘跡,燒火加熱的痕跡也宛然。被黃沙淹沒三分之二的城堡也被髮掘出來,拱門、望塔、浴場,蓄水池。

城堡所在的山頂平整,南北長約600米,東西寬約300米,周圍建造了1400米長的城牆。山頂東側的懸崖高約450米,從山頂直下 死海 之濱;西側的懸崖高約100米,垂直陡峭。通向馬薩達的自然道路都極為險峻,是一個標籤化“易守難攻”的要地。

在宮殿處有一個青銅模型,很好的恢復了當年馬薩達城堡的樣子,這是 以色列 古代猶太國的象徵,也是一個時代的象徵。當你走近這個城堡,看著這些殘垣斷壁再遙想當年,你都會為這個堡壘的建造而歎服。

馬薩達古堡建築技術頗為困難,三層防衛堡壘,既隱匿安全、又可監視堡下動靜。居高臨下固然安全,但被人圍攻糧食和水資源就成了生命之源。

於是在山頂之上建造了巨大的糧倉,可儲備全城三個月的口糧,當時

糧食解決了,水源也是一個大問題,尤其是內格夫沙漠的曠野乾旱地形,供水系統工程就更是艱鉅了。希律王時代,人們於西面山腳下河谷建造水庫,以疏導氾濫洪水,再引水導至挖鑿在峭壁上的12個洞穴,然後以吊桶和牲口運水至山頂巨大貯水槽內,城堡中的 羅馬 蒸氣浴室和浴池水源得以不絕,以供王室享用,工程之浩大難以想象。

王宮的 羅馬 浴池遺址,可以從窗口眺望沙漠與 死海 的風景

王宮的殘垣斷壁

真正使得馬薩達揚名的並不是在高山上建的這一座城堡和王宮,而是猶太人以堅毅與勇氣寫成的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慘烈歷史。

公元70年, 羅馬 人佔領了 耶路撒冷 ,對猶太人大肆殺戮,倖存下來的猶太人紛紛攜帶家眷,投奔馬薩達。

當年希律王修建的馬薩達城堡,固若金湯,易守難攻。

庫裡有滿倉滿檁的糧食; 約旦 河谷的清水被城堡裡精密的渠道收集起來,後備充足。儘管是最後的孤城,但沒有什麼能夠動搖猶太人勇敢的心。

羅馬 人圍攻了整整三年,毫無辦法之後選擇了最笨的方法。在山旁堆一座與山同高、巨大無比的土堆,再堆一個巨大的斜坡到城堡的圍牆下。

羅馬 人最後醒悟過來,重兵切斷水源,才使堅守三年的要塞被攻陷。

城將破的前夕,馬薩達全城的男女老少967人,為避免成為奴隸,全體自殺了。他們推出十名勇士作為自殺的執行者,所有人緊抱妻兒,躺在地上,自願接受親密戰友的一劍刺喉。

留一名勇士處死其他殺手,最後自盡。 羅馬 人經過三年殫精竭慮而拓道攻下的,不過是一座死城和960具死骸。從此,猶太人的足跡從迦南之地上消失,他們以這樣的慘烈上演了自己的最後一幕。

站在斷壁殘垣上,遠眺 死海 和山巒的交接點,頭上的風雲變幻流轉,感觸頗多。在 死海 與荒涼的沙漠之間,風化了千年的王朝,如此蒼涼無情。

“我們之死不是因為缺糧,而是自始至終,我們寧可為自由而死,不為奴隸而生!”的聲音正在譜寫著一首沙漠 死海 和猶太人的讚歌。這首讚歌將永遠響徹著這片天空,希望 死海 永遠不死,希望這片土地永遠 和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