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东道、做东,你的家乡也这么说吗?

“做(坐)东道”,也叫“做东道主”,有的人把它简称为“做东”,在特定环境下,甚至也有人直接叫“东”的。

如今,这句俗语在请人吃饭的环境下用得比较多,人们常常把那些请人喝酒,饭局后“买单”的人,叫“做东”。有些地方也把坐在酒席上靠东边下角的位子,帮忙主人传菜、司酒的人,叫“做东道”(代东)。“做东道”,既是一句俗语,同时也是中国人的一种礼俗。对于俗语中所谓“东”的定位,更是与中国建筑风水学偶合。

中国古代的房屋庙宇建筑,大多是坐北朝南,家境殷实的人家房子里都有一个厅堂。厅堂上方的中间摆放着一张八仙桌,桌的两旁,一东一西则摆放着两个座位。厅堂的雕花门,一般有三扇门,即中门和两道侧门,中门是官道,两边的门,东边叫东道,西边的叫西道。

如果主人在家迎客人,一般把客人从西道引进客厅,请客人在西边的位子上就坐,主人在东边的位子上就坐。如果主人是出门迎领客人,则和客人一起并排走东道进客厅,再请客人在西边位子上就坐,主人仍然在东边的位子落坐。这种规矩,早在《礼仪》一书中就有记载:“主人就东阶,客人就西阶。”由此,主人也就自然有了“东道主”的说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