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室友有钱却申请贫困生,我该怎么做?该举报吗?还是视而不见?


贫困生的申请,确实有水分。

书生曾经看过一个班的申请,40多个人,起码有30多个人属于贫困生,而且一家赛一家的困难;如果只看一个人的,会以为是真的,因为各种公章都盖得很全,可是一个班集中了几十个困难大学生,就有点儿让人无法相信了。

题主说大学室友有钱,可是却申请贫困生,书生不清楚题主说的有钱是这位学生家带来了许多钱,还是这位学生家里很有钱;如果这位学生的家里很有钱,就算他一分钱都没带来,也不可以申请贫困生,或者说申请也是白申请;而如果这位同学家里头确实困难,只不过这次来的时候,亲戚朋友什么的给他凑了不少钱,让他来学校安心学习,那么他申请贫困生就完全没有问题。

图为考上清华的贫困学生。

在没有拿到确切证据的情况下,最好先不要举报同宿舍的同学,在无法确定他是不是真正贫困的情况下,举报室友应该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会影响你们作为同学之间的关系,同时也会浪费学校的公共资源,因为学校必然要根据你的举报进行调查。

而且一般来说,贫困生的申请不是永久性的,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作出调整,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这位同学是不是真正的困难,很快就能暴露出来,如果他是假贫困,过一段时间再举报他也不晚。

而且近年来,有不少学校,不只是根据学生的申请给贫困补助,而且会根据学校所掌握的学生消费情况,直接给学生把饭卡里打补助款。

据报道,郑州大学在10多年前就开始根据学生的一卡通在校内的消费情况进行统计,哦悄悄的玩学生,一卡通里打钱;而南京理工大学,同样也是晚饭卡里打钱而且不需要学生填写申请;不清楚题主的学校,是不是也采用这样的方式。


总体上,还是建议题主等一等,如果确实是假贫困,有了确切证据之后,再去举报他也不晚。


一介书生945


其实这种现象在好多大学里是很正常的事情!

对于好多大学而言,一般评定贫困助学金,并不是有多么的公平,这个世界原本就不公平,每个班里名额就那么几个!但最终决定权完全在班主任手里。

并非一张申请表就可以拿到助学金。大学里看重的是一个学生的表现,对于班级事务积极,和老师走得近的人,一般都会得到老师的青睐。即使你们都是贫困生,但是往往是跟老师走的近的更容易得到助学金。这原本就是很多大学里特有的潜规则。

大学是一个与社会基本接轨的一段历程,在这里,它确实会教给你很多东西!而学习的某些规则,是进入社会最基础的前提。有些事明白就好,即使你举报了他,最终损害的仅仅是你和你舍友的利益,他大不了不要钱,而你的舍友,又该如何看你?按照如今的社会规则,他们一定会远离你。

你是对的,但没有必要。因为这个社会,或者大学里,他会排斥太过于较真的人,有些事,不该你管,你非要逞强,最终会给你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你以为举报了他就有用吗?并非如此,也许,最终受伤害的是你自己。

视而不见确实有点儿昧了良心,但你主持了正义,难道就会有人感激你吗?也不尽然。你必须明白,这个世界的潜规则,该糊涂时糊涂,该明白时也要装糊涂。不涉及你的利益,不违反原则的事,你明白就好,没有必要多管闲事。对于你自己而言,有些事你管了,最终别人排斥的还是你。


凤凰涅槃宋晨声


如果你鄙视某一行为,就不要羡慕它产生的好处。

助学金真是一个非常好的政策,按照每个家庭的贫困程度,助学金分为一般困难、困难、特别困难三个等级,每个等级对不同的资助金额。一直以来困难等级的评定依据的是《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不管你年收入写的多么离谱,只有村委会或者民政盖章认定情况属实,一般都能申请的到。

但是规定要求有民主评论环节,要求班级内至少有5人来评定,我们称之为“哭穷”,又称“比惨”。做法就是班级的其它同学在下面坐着,要申请助学金的同学在上面哭诉自己如何困难。说得越惨,家庭情况越困难,越能争取到同情,评定的等级就越高。


你听我的描述就能想象到这是一个很尴尬的情况,当面揭露自己家情况不好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因此许多人尽管家里很困难也不愿申请助学金。同时有许多人钻这个漏洞,脸皮厚的人,明明家里不穷,却说了一个比一个惨,声泪俱下,让人不得不信。最后拿着助学金去买苹果手机。而真正贫困的学生却得不到资助。

不过好消息是,这种情况下今年得到了解决。没错,不需要你再去跑村委会或者民政部门盖章了,改为个人承诺签字,“本人承诺以上所填写资料真实,如有虚假,愿承担相应责任。”是的,国家无条件信任你!同时严禁高校在进行所谓的“哭穷”比赛。最大程度保护贫困生的自尊心。



这一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做得很好,利用大数据进行隐形资助,精准扶贫。当月在学校食堂消费60次以上,每天有两顿以上在学校食堂吃饭,平均每天消费不足8元的学生,学校一学期一次性打入720元进行补助。


考研小秘书


举报?你去举报?你是匿名举报还是非匿名举报?我告诉你,你匿名举报和非匿名举报结果都是一样的,你具备的人第一时间就知道是你举报的。

想在江湖上混,就得懂江湖规矩?

什么是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得讲江湖规矩,而规矩就是讲规则的地方就有潜规则,这个不但适用于社会,更适用于大学。

大学申请贫困生

大学申请贫困生,其实很简单,填个表,编造点理由,什么爹死了,妈残疾了。这些理由成不成立,没人会去查,有的学校要求当地村委会要开这个证明,那给村委会拿二斤地瓜不照样搞定了村委会?

你以为学校会派人千里迢迢去村里调查?就是去村里调查,人家把本地人买通也就一盒烟的事情,村里出个大学生,肯定村里人照顾自己人啊。

所以大学申请平困生就看一个标准:你的申请单,看你脸皮厚不厚。反正你只管编造,没人会去查这个真假,对于学校来说,也不能去查,至少过去是这样的

贫困生申请审核

贫困生审核,其实还是辅导员,班主任一人说了算,辅导员说你是贫困生,你就是贫困生,说你不是贫困生,你就不是贫困生。

这个奖学金评定一定,综合评价,辅导员说你是满分,你就是满分。你去院系告状?下一年你更惨。很多人拿着苹果手机,穿着阿迪耐克就来申请贫困生,大言不惭的说:亲爹亲妈斗士了。然后私下给辅导员:贫困补助,咱俩三七开:你七我三。

因此各个高校的辅导员滋生了不少腐败。这个基本是很难避免的。

往往能骗着那补助的学生都是玲珑八面,四处吃得开的人,贫困补助有他,三好学生有他,保研有他,就是学习不见他。

这类人到社会上很快就是领导。而老实巴交的学生是上大学吃亏,单位工作继续干的最多拿得最少,因为你不懂江湖规矩,在中国,一定要懂情商,就是要会做人,要利益交换,空手评努力想得好处,那是做梦。

高校现在怎么办?

这个问题,上过大学的人都知道,当然校方肯定知道,但是以前是没办法监督,现在高科技发展, 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的发展,让校方有了监控的能力,因此对于贫困补助有了监控,另外人性的发放。让真正的贫困生得到实惠,让那些伪贫困生漏出原形。

西电根据大数据人工智能给贫困生发补助,受到了全国网友的一致好评。这样那些穿金戴银的吃喝大方申请贫困补助的就会被停发,甚至追究辅导员责任。

该不该举报?

普通人算了吧,不要去蹚浑水了,除非和你利益直接相关,否则就视而不见,保护好自己才是第一要素,等你走上社会才发现,社会的规矩是多么的重要,我们在这些规则/q潜规则面前都是蝼蚁,是被社会无情残忍的碾压,还是卑微的活着,这就是你只能面对的选择


老铁们,你们怎么看呢?


高校专业那些事


看到题主所说,自己的大学室友家庭经济情况不错,但要申请贫困生的补助。这让我想起了多年以前自己刚接手一个班。对孩子与以及家庭情况不是很了解。

学校分给班上一个贫困生补助的名额,而且补助的金额还不少,一次性发放助学金 1000元 。由于对班上情况不理解,我将这次发放助学金的事情,告诉孩子们。



我想着六年级小孩儿,应该对自己的家庭情况有所了解,要求学生们回家跟父母商量以后,可以向我来申请。谁知道班上40多名孩子,第二天想要1000元助学金的学生,将近一半儿。

这让我很惊讶,不知道如何是好,究竟这这个补助指标给谁,谁最需要?后来跟带过这个班的同事尽情交流,他帮我排除了一些家庭经济比较好的学生。

我将这几名孩子,叫到办公室以后跟他们讲,你们家庭经济挺好的,为何还要申请,得到了相同的答案,你让我很惊讶,回家告诉家长,家长觉得这个钱也不是小数目,反正是自愿申请。也许自己也申请了,还有机会给。

我跟孩子们完思想工作以后,要求回家以后告诉家长,这个名额是给真正需要的困难学生,你们几个家庭经济都不错,所以被取消了资格。后来在学校评议小组的帮助下,我顺利的将这个名额,给了最需要的那位学生。



所以从这件事情之后,对于班上一些贫困生补助的名额,我也很少直截了当在班上去说,而是自己先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综合对比考虑,将这样的名额分配给更需要的学生。

看到题主所说的这种情况,的确处理起来很让人左右为难,如果举报的话,可能会影响同学之间的关系。如果不举报,家庭经济不错的学生,申请了贫困生的相关助学金。让国家的资金没有真正用到刀刃上,而且让一些人钻了空子也不太合适。

我更多的建议,找机会和辅导员或者这位室友本人私下交谈,最好不要伤和气,明确告诉他,虽然你现在推出了申请,但学校会去做相关的调查了解,给不给你可能还是两个不同的结果,没有必要去申请这样的助学金,将它让给更需要的同学。



我也想告诉更多的大学,不要在这件事情上耍小聪明,现在都是大数据时代。家庭经济贫困或者家里面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全国的资助系统已经跟扶贫部门对接联网,有些信息是可以核实出来的。

不像过去在村里或者民政部门出个证明,就可以证明自己家庭经济困难,得到相应的补助。而且这样的补助你真的拿了。,学校也会核实的,比如你平常的日常消费,手拿苹果手机,身穿一身名牌,这肯定不是家庭贫困。就像过去有些地方,开奔驰宝马的人申请低保是同样的道理,这样的事情已经不存在。



前一段时间我看到的西安某大学,利用学生就餐的相关数据,精准识别到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孩子。不为了不伤孩子们的自尊心,学校根据自己的就餐服务系统数据,对比了解每位学生的伙食费支出,及时为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动补助伙食费,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既帮助了孩子,又保护了当事人的隐私。


汇智坊


林肯说过这样一句话:“你可以在所有的时间欺骗一部分人,也可以在一段时间欺骗所有的人,但你不可能在所有的时间欺骗所有的人。”

特困生政策是国家针对家庭困难学生采取的社会福利性政策。如果一个学生不是特困生,却占据了特困生指标。不但侵犯了贫困学生的利益,而且浪费了国家的扶贫资金。所以,任何公民都有义务阻止这种现象的发生。

虽然是你室友,但是,他占着贫困生指标,却享受高消费,你心里肯定是不平衡的。不光是你,和你同寝室的其他同学,肯定也是不服气的。即便你不反映,其他同学也会反映的。

我也大学老师,经常跟各个专业的领导和老师谈及这样的话题。据他们讲,如果贫困生高消费,会引起公愤,立刻会有很多学生举报。下次贫困生评定会被取消资格。

据我们学校学生处负责贫困生工作的老师讲,评定贫困生,他们会做比较细的工作。在认真审查学生申报材料同时,他们还会到学生家里走访。

有一次,那个学生处老师到某贫困生家庭走访,那个学生知道消息以后,事先做出安排,学生家长把老师带到一处破房子,但老师还是看出破绽,经调查发现,那个学生家是当地富裕家庭,家里有楼房有汽车。所以,他的资格也被取消了。

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有的地区是连片贫困。而有的地区是连片富裕。在一些普遍富裕地区,往往是村委会在广播中通知那些考上大学的家庭。谁家孩子考上大学,就把村里的建档立卡户资格分配给谁。所以,有些得到贫困生资格的学生不一定是真的贫困。

据那个学生处老师讲,如果班级里并没有明显贫困的学生,学生之间情况差不多,老师一般会采取折中方式。把贫困生助学金平均分给所有学生。

所以,对于那些假冒贫困生的同学进行举报,维护了社会公平,保障了真正贫困学生利益,同时也可能维护自身利益。建议你向老师反映情况。


陶远明


菜鸟来谈谈吧,欢迎大家关注!*^O^*

题主说的这个问题,菜鸟在读大学的时候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而且,可能不止菜鸟一个人遇到过,很多人申请贫困生,其实他压根就不是贫困生,从一些同学的穿着打扮就很轻松的分辨出来。

1.要向上面反映

这个事情,既然已经遇到了。如果真是贫困生,那就没有什么可反映的了,但如果是冒充贫困,那菜鸟觉得就非常有必要去处理了。而且在学校还有这样一类人,平时生活很奢侈,什么都买最好的。可是到了申请家庭贫困的时候,他们也有低保证明。菜鸟记得最清楚的一件事就是在读研的时候,有个女同学每个假期都出国玩,而且平时各种化妆品都买不完。但在一次申请贫困的时候,她居然默默地拿出了自家的贫困证明,说自己家是吃低保的。而且更加过分的是,她还有低保证,还各种威胁,说不评她的话,那就说这个不公平。当时让大家群起而攻之啊。所以,菜鸟觉得如果有必要,最好要反映。

2.用正当手段

菜鸟在读书的时候,身边一个同学说过这样一件事。在一次评贫困的时候,一个同学偷偷给辅导员送了点礼,原本家庭贫困的同学没有选上,送礼的这个同学却选上了。这件事后来被学生发现了,举报了。这位辅导员被记大过,学生也一样。不仅被处分,而且剩下的三年多时间,没有一个同学愿意做他的好朋友。名声已经坏了,没有人再敢接近这位同学,就为了几百块钱的贫困,四年的时间,再也没有人跟他玩了,这就是采用不正当手段的后果。所以,题主说的这个问题,菜鸟是支持你反映的。

3.要有自觉

菜鸟读书的时候,家里情况也不好,而且学校每年都有贫困助学这个项目,有一定的财务奖励。菜鸟在一年级拿过之后,就再也不愿意评了。因为菜鸟觉得还有更需要的同学,名额只有一个,不能年年考国家资助。自己也要上进一点,也要努力挣钱,也要兼职干一些事情,而不是整天等待国家和学校的资助,这样更国家蛀虫没什么区别。因此菜鸟觉得这是一件非常自觉的事情,你确实没有,国家和学校给你,你更应该感激,如果你家庭情况好,就自觉的远离一点。这是一位大学生最起码的素质要求,所以这个事情全靠自觉。


菜鸟大师兄


大学里的各项贫困生助学金设立都是为了解决贫困生完成学业的,而且这部分钱都是僧多粥少,非常紧张,所以每一分钱都必须划到刀刃上,给真正贫困的学生,而不是通过各种欺骗,关系,能说会道,分配给了那些条件尚可的学生。

我认为任何一个有正义感的人,遇到这样的事情,都必须果断的站出来予以举报,这既是保护了贫困生,也是对作假者的深刻教育。

什么样的学生能拿到贫困生助学金?

不管哪一级的贫困生助学金,都有一些基本的申请条件:

1、因家庭经济困难,在想尽很多办法后,仍然不足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并不是说你随口一说家里条件不好就可以了,必须要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你已经尽力筹措费用了,但是仍然有缺口,此时助学金才会垂青于你。

2、任何一项助学金都是给予诚实守信的学生,这是先决条件,如果申请人本身思想就有问题,无法做到诚信做人,那贫困生助学金的意义就没有了,助力的是你的学业,是你的未来,而如果你连诚信都缺失了,还谈何未来?

你的室友符合贫困生助学条件吗?

在我上大学的时候也遇到过这样的事情,班上有位同学家里条件尚可,并非就是那种解不开锅的,他也申请助学金了,但是班上还有人比他更需要,但这家伙不自觉天天找辅导员哭穷,最后终于申请上了,可惜世界不缺少正能量,在公示阶段被多人举报,直接取消了。

贫困生补助资格筛选能否实现创新?

前几天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就利用大数据实现了对贫困生的“隐形资助”,通过平时食堂就餐和消费数据进行筛选,然后在贫困生申请库里核实,对消费额度低的学生进行不公开资助,在资助公平和学生尊严之间找到了平衡,既充满人性,又精准高效,让每一分钱都给了真正需要的学生。

我想其他的高校也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去实现对贫困生补助的创新,而不是简单的申请,演讲,投票,公示之类的手段。

所以,很显然你的室友也是不符合条件的,明明有钱为何要申请,动机明显不纯,不够诚信,我认为你应该直接和辅导员私下反应问题,相信辅导员会正视你的质疑进行调查的,不要让真正需要这笔钱的贫困生受委屈,这是你行动的最大动因,加油!

你同意我的说法吗,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

支持我的,给我个赞和关注哦


美蛙英语


学校幼儿园去年的时候发贫困生补助,结果各个班级上报的时候名额根本不足,这说明了一个问题,的确是现在很多家长并不贫穷他们也有可能贫穷,但是恐怕丢人或者基于其他的一些原因没有申报。

而每年贫困生申报之后,学校会组织人员必须入户调查,对于一些不太合格的,我们宁愿不发也绝对不会乱发,这是我们学校的做法,对于一些小单位,可能这样做有可实现性,但是对于大学这样的,可能就不太行了。

现在的大学也是鱼龙混杂,很多人也想从中得到好处,贫困生肯定有贫困生的好处,有时候有可能会贫困生领了500元钱,直接当天晚上就会打游戏充点卡,甚至请同学们吃一顿lagee消费掉,一点含义都没有,但是学校却没有足够的精力去调查是不是真正的贫困。

他身边发生这种事情的时候,大多数人选择了就是不理不睬,实际上是放纵了这种犯罪行为的发生,我觉得作为一个有良知有正义感的人,应当主动积极地揭发,即使不能够,实名举报的话,也应当通过匿名的方式提醒学校有关方面加强注意,避免国家的资金,一些善良人的善心被一些不良用心的人所使用。

很多时候我们有些事做了就做了,根本就不必去考虑应不应当做,人就是这么简单,如果您觉得没有必要这么做,完全可以不做,如果觉得有必要的话,直接举报或者匿名举报,还社会一个公平正义。


义诚老师


听你的描述这位室友平常开支应该挺大方的,是有钱人的生活作风,但是还申请贫困生,那么,请你先深入了解他真的是有钱人还是“伪有钱人”,毕竟很多学生实际家庭条件并不好,但是也不考虑家长挣钱的辛苦,只是为了自己能生活的惬意,就大手大脚的花钱,表露出一种有钱人的生活。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学生才能拿到贫困生助学金呢?

1、家庭是五保户、低保户、优抚对象等的,可以申请贫困生助学金,助学金在大学期间分为三档,1档1500元,2档2000元,3档2500元,平均资助标准为每人每年2000元。证件验证比较简单,一般能被选中。

2、家庭成员特别是自己的父母中有残疾人士,没有劳动收入,不能支付孩子上学期间的学费和生活费,这时需要填写《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村委会或者民政部门盖章,认定情况属实,递交到学校后,一般都能申请的到。


那么为什么还有很多有钱人来申请贫困生呢?

1、认定方式简单。很多学校只是单纯的凭借《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来认定,没有实地调查,谁写的收入越低、情况越惨,谁申请到的机会就会越大。

2、心理原因。有很多同学实际很贫困,平常不舍得吃、不舍得穿,但是由于自尊心在作祟,不愿意被同学说三道四,认为当“贫困生”让自己抬不起头,所以就放弃了申请贫困生的机会,从而让那些有钱人钻了空子。

3、道德标准。你说的这位贫困生如果真的是有钱人,那么他的道德何在?首先他没有做到诚实守信,他用欺骗的行为取得了贫困生助学金,是不道德的。


最后,来说说你要不要举报,那种方式更合适?

1、不要举报。既然他是你的舍友,抬头不见低头见,不论是实名举报还是匿名举报,最终结果他都会知道这个举报他的人就是你,为了人际关系和平常的相处,建议你不要举报。

2、与教导员沟通。应该先和自己班的教导员沟通交流,告诉他这个学生平常的生活开支、习惯等,为了其他学生的公平,应该深入调查,情况确实不属实,可以取消他的贫困生待遇。

3、建议学校。建议学校选择专门工作人员,联系每个学生的盖章机构,严格审查信息的真实性,做到对每一位学生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