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海:搬出山坳坳开启新生活

本报记者 何超

近日,记者走进通海县河西镇改水沟村委会二台坡村。这是一个地质灾害易地扶贫搬迁后新建的居民点,30余户人家搬出山坳坳,远离地质灾害滑坡点,住进了通透明亮的新楼房。

整合资金,搬离滑坡点

以前的二台坡村,地处地质灾害滑坡点上,村里几十户人家的房子散落在一个山坳坳里,房子大多是土坯房,居住条件和生活条件较为恶劣。村民杨琼珍告诉记者:“以前住在山坳里的时候,不下雨还好,一下雨就害怕了,要担心阴沟堵了房子被泡倒。”

据河西镇副镇长范斌介绍,以前二台坡的村民常年面对行路难、上学难、生活难的困境,2015年地质灾害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立项后,整合了“百村示范、千村整治”“民族团结示范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资金1690万元,到2019年底,二台坡村的居民终于搬进了期盼已久的新房子。“公厕、篮球场、公房、路灯、挡墙、人畜饮水项目、排水工程等配套设施也得以一次到位。”范斌说。

入住新居,开启新生活

如今的二台坡村,一栋栋民居错落有致,房前屋后已是绿树环绕,一排排房屋之间宽敞的道路干净整洁。站在村庄外,隐隐约约能听见鸡鸣狗吠的声音。

走进村里,还有几个村民顶着烈日在花池里栽花。看见记者,他们热情地上前攀谈起来:“以前从来没想过可以住进这样的房子,过上这样的生活。”他们都是去年底搬进新房的。

“现在住的新房子,不会漏风,没有老鼠,也不用担心滑坡了,夜里睡觉都很安心。”杨琼珍一家过年前搬进了三层楼的新房子,因获得了建新房的60200元政府补贴,所以大大减轻了建房压力。

据介绍,在选址搬迁的时候,河西镇党委、政府始终着眼长远发展,既要搬人、搬村,又要确保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还要把易地扶贫搬迁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经多方考量,才把二台坡村新址定在了地势较为平整、地质基础较好的大平地。这样一来,可以让村民既不必受山体滑坡的危害,还可以继续耕种自己的土地,让生活有保障。

离去的时候,记者回望二台坡村,随处可见村民在田地里忙碌的身影,到处是热火朝天的春耕画面。

审核:李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