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尤氏为何退回鸳鸯等人的礼钱?

用户68037215


王熙凤是贾母最喜欢的孙媳妇之一,因为王熙凤的插科打诨可以让贾母每天都开怀大笑,而且王熙凤照顾贾母也细心周到。为了感谢也为了表达她对王熙凤的疼爱,贾母便想着带着众人凑份子给王熙凤过一个有趣的生日。

因为贾母带头,大家都欣然参与。有喜欢凤姐的乐意这么做,有畏惧凤姐的话正好借机巴结,反正不一会就聚集了一屋子的人,王熙凤还不满足甚至让周姨娘和赵姨娘都出了钱,她们每人出了二两,最后一汇总有了150多两银子。刘姥姥一家五口一年才需要用20两,可知这钱已经非常多了。

贾母让尤氏负责王熙凤所有的生日事宜,对生日宴尤氏早有计划,可是为什么她做的第一件事是把平儿、鸳鸯、周姨娘和赵姨娘的人的钱还了呢?

第一,尤氏善良,能够体凉她们的不容易


尤氏在贾家是一个很善良的当家主母,她知道王熙凤不把她们的二两银子当回事儿,可对她们来说这就是一个月的工资,如果没有了她们那一个月就要吃土了。她们家中都有亲人,或许还要指望她们的工资贴补家用。

尤氏是从平常人家走过来的女子,虽然一时间成了宁国府的当家女主人,可是她还是能够体谅底层人们的不容易。这是尤氏心中的善良,王熙凤和她同为管家,为什么尤氏可以得到大家的好评,王熙凤却背负着所有的骂名,就是因为王熙凤却少了这一份善意。

第二,尤氏在收买人心,推一份钱收获双倍人心


在公尤氏退还了她们的银子是体谅,在私尤氏也是在收买人心。大家族中的生活不免尔虞我诈,这个时候多一个朋友就多一条路可走,尤氏此事就是在为自己积攒好人缘。

尤氏退回了当事人的一份钱,可是却能够收获两份情。首先是本人的感谢,其次关于她的主子也能够知晓她的善意。这一点且看尤氏退钱的对象就知道了。

尤氏并不是没有缘由和分寸的乱退别人的钱,尤氏只退了鸳鸯、平儿、彩云,以及周姨娘和赵姨娘。

见凤姐不在跟前,一时把周,赵二人的也还了.他两个还不敢收.尤氏道:“你们可怜见的,那里有这些闲钱?凤丫头便知道了,有我应着呢。”

尤氏做得很仗义,不仅退了她们的钱还会一力承担后果,所以大家对她都是感谢的。

这五个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鸳鸯身系贾母、平儿是王熙凤的贴身丫头、彩云是王夫人的大丫头,两位姨娘都是贾政的妾室,她们的作用都是很大的。

尤氏并不需要她们的什么回报,其实只要没事的时候她们在各自的主子面前说上几句好话,这便是对尤氏最大的益处了。

第三,王熙凤的生日花不完这么多钱,以其留着被王熙凤贪污了,不如还给主人


150两银子几日的戏酒都够了,尤氏还的又只是仅有的几个人,根本就不会影响大局。而且这钱如果花不完,最后还是落入了王熙凤的腰包,以其如此,不如尤氏还给本人。

尤氏笑道:“我有些信不及,倒要当面点一点。”说着果然按数一点,只没有李纨的一分.尤氏笑道:“我说你捣鬼呢,怎么你大嫂子的没有?"凤姐儿笑道:“那么些还不够使? 短一分儿也罢了,等不够了我再给你。”

王熙凤在给尤氏银子的时候已经自己先偷偷留一手了,她昨日在人前说替大嫂李纨出12两,可是到给钱的时候她就赖账了,所以王熙凤自己都这样做,尤氏为何不光明正大的最好事呢?

总之,尤氏退回了鸳鸯等五人的时候钱是一件很聪明的事情,既收买了人心,又做了好事,尤氏能够坐稳宁国府当家主母的位置自然有其不可小觑的情商和能力。


小说红楼


这是明着褒奖尤氏有才干,也有暗暗讽刺风姐贪婪成性之意。

尤氏不仅退了鸳鸯等人的份子钱。

凤姐儿不在跟前,一时把周赵二人的也还了。他两个还不敢收,尤氏道:“你们可怜见的,那里有这些闲钱?凤丫头便知道了,有我应着呢。”二人听说,千恩万谢的收了。

尤氏把这些钱退给这些人之后,剩下的钱还把王熙凤的生日“办得十分热闹”。这里是作者直接颂扬尤氏的办事能力其实非常强。也是为后文的王熙凤大闹宁国府时,骂尤氏这段话而平反:

“未曾想,凤姐听到此话后,火气更大了,她哭着两手搬着尤氏的脸,紧对相问道:“你发昏了?你的嘴难道有茄子塞着?不然他们给你嚼子衔上了?……你又没才干,又没口齿,锯了嘴的葫芦,就只会一味瞎小心图贤良的名儿,总是他们也不怕你,也不听你。”说着啐了几口。”



贾母喜欢王熙凤嘴角伶俐,善于奉承,热切王熙凤出身高贵,又是贾琏原配,自然处处要强不让人。

秦可卿的葬礼上她一枝独秀,显得十分才干,尤氏推病未曾理家 ,但是红楼梦的作者是偏爱尤氏的。

王熙凤的寿辰她办得热闹非常。她公公贾敬死时,贾珍贾蓉皆不在家,她一样处理得井井有条。这些地方无不是正面在写尤氏的才干,并不在凤姐之下,只是性子沉稳内敛而已。



从尤氏退钱给这些人来看,她不仅性格圆融,也很宽厚。鸳鸯平儿等是有脸的奴才,说尤氏有意示好也可以。

但是周,赵两位姨娘却是没脸的奴才,尤其是周姨娘,一把年纪还要给人打门帘,做着一般的丫头都不做的事情,尤氏讨好她有甚用?此处只能说尤氏为人却是仁厚。对贫苦之人有悲悯的心肠。

尤氏对赵周怜悯有佳,凤姐却睁眼都不看她们。二者相较起来,虽然才干相当,但是人品真的差了不只千里。



(图源皆自网络,侵删)


书灯幽见


《红楼梦》第四十三回,之前贾母在大花园,着了些风寒,请医生吃了两剂药也就好了。王熙凤细心伺候,送来的鸡汤,很中贾母胃口。贾母非常高兴,想到王熙凤生日快到了,于是决定为她操办生日,也趁此大家乐一乐。贾母想出了新法子,即学那小家子,大家凑份子,凑了多少钱,就尽着这钱去办王熙凤的生日宴。


在贾母的号召下,贾府里的主子,管事的媳妇,年老体面的嬷嬷以及丫鬟等,都集中到贾母的屋子,乌压压的一片,挤满了贾母的堂屋。大家一听贾母说了这事儿,喜欢王熙凤的都满心欢喜,不喜欢他的也畏惯他的权利而有意巴结他,所以都愿意出钱凑分子办他的生日宴。大家都根据各自的身份等情况,出了自己的份子钱,王熙凤见没有周姨娘和赵姨娘的份子,于是就说要派人问问他们愿不愿意交,不然担心她们说看不起他们。周姨娘与赵姨娘他们每人也凑了二两银子。总共凑得了150多两银子。由宁国府的的管家人尤氏来办这场生日宴。


第二天,姚是来找王熙凤,经典筹到的钱,集中少了李纨的12两银子。李纨的12两银子,贾母说可怜他们孤儿寡母,就要帮李纨出了这份,王熙凤就说李纨的那份她自己帮李纨出了。现在尤氏来经点钱数,见少了李纨的这一份,就讨凤姐要,凤姐不给,还说不要算的那么清楚。尤氏就当着凤姐的面顺手把平儿的二两银子也还给了萍儿,接着又把鸳鸯的份子钱还给鸳鸯(贾母丫鬟),又把彩云的份子钱还给了彩云(王夫人丫鬟)。趁凤姐不在跟前,又偷偷的把周姨娘和赵姨娘的份子钱也还了她们。


尤氏之所以要退回自己个人的份子钱,有如下的几点理由。

一、笼络荣国府的人心。

平儿、鸳鸯、彩云都是荣国府里有权利的主子的贴心丫鬟,笼络这几个人,就是笼络贾母、王夫人、王熙凤。贾珍是贾府族长,总管整个贾府事务,尤氏是贾珍夫人,也跟贾珍总管贾府后院的事。如贾氏家族的祭祀等大活动,是贾珍主持的。要主持这样的活动,荣国府贾母王夫人、王熙凤的支持是很重要的。

尤氏是贾珍的续弦,出身卑微,娘家只剩继母及其带来的尤二姐尤三姐两姐妹,平时要靠贾珍帮扶才能过活。这样的身份,在宁国府,是没有地位的。尤氏嫁给贾珍多年,无儿无女。贾珍又是一个汪淫无度的人,喜新厌旧,妻妾成群。出身卑微,无一儿半女傍身又不得丈夫宠爱的尤氏,却能在宁国府甚至是贾府立身,稳坐管家之位,自然是有她的过人之身。从她退回平儿、鸳鸯、彩云的份子钱,就明白她的用心,荣国府那么丫鬟,他为什么就退回这三人的份子钱?


二、尤氏心内还存着良善。

尤氏出身贫寒,嫁到贾府这样的大家庭,深知在这样的大家庭里面生活不易。在贾府这样的大染缸中生活,即使她为了在宁国府立足不得不使用一些手段,但是在内心深处,尤氏依然存着一份良善。王熙凤提出让周姨娘和赵姨娘出份子钱,尤氏就阻止,说那么多人凑的银子过生日已经足够,何苦又拉上周姨娘和赵姨娘。最后她偷偷地把两人的钱还给了她们,尤氏的举动是真诚的,她深知周姨娘和赵姨娘的不容易,对她们有同情之心。


三生日宴也用不了那么多钱圣少做个人情。

因为贾母的号召,荣国府上全部出动,凑了150多两银子。这么多的银子,办一场大的生日宴卓卓有余。王熙凤认为不出李纨的十二两份子钱,150多银子也够使了。王熙凤顺手做了个人情,尤氏干脆也退还这几个人的钱,顺手也做个人情。

这就是尤氏退回鸳鸯等人的礼钱的原因。


chen清英雅秀


鸳鸯是老太太身边最可信的人,这是给老太太面子,获得贾府1号人物老太太好感。


辛峰


首先要知道这些礼钱是什么钱。这是王熙凤讨得贾母欢心,贾母想到要学小户人家凑份子的过生日的方法,给王熙凤大办生日, 大到贾母王夫人,小到各房的大丫环。短短半日就凑得了150两银子。这是一个什么概念的数字?刘姥姥那样有田有地的庄户人家。20两就可以宽裕的过一年了。所以这些钱足够给王熙凤过一个奢靡的生日还绰绰有余。

尤氏不仅退了鸳鸯的礼钱,彩云平儿等各房的大丫头礼钱都退了。这说明在大家眼中这个没才没口齿不伶俐的宁府管家奶奶,也是很会做人的。她们虽然只是个房的大丫环,却是很有话语权的。更何况这些银子也是她们一个月的月钱。不管她们是自愿也好,是趋于王熙凤的淫威因为也好,这对她们来说也是一大笔钱了。



尤氏退赵姨娘周姨娘的礼钱,这就足见尤氏的善心了。因为赵姨娘和周姨娘在贾府中是丫鬟都不如的存在。王熙凤只顾坑了她们取乐。尤氏却说何苦欺负她们这苦哈哈的两个,只是真心的可怜她们。

同样是各府的管家奶奶。王熙凤扬名在外,雷厉风行只知道一味讨得贾母王夫人欢心。而作为继室又无所出的尤氏,只能一味顺从贾珍。而正是这锯了嘴的葫芦,真正知道怜惜下人有一副菩萨心肠。


流年于我


凤姐过生日,贾母一时兴起,决定玩个新花样:大家凑钱给凤姐过生日。并且指定尤氏来处理这件事。

尤氏第二天收到了一部分份子钱,然后她又作主给鸳鸯等丫头以及周姨娘、赵姨娘两个人的份子钱给退了。尤氏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我认为有三个原因:

1.尤氏知道,给凤姐过生日实际上用不着那么多钱。

贾母让大家凑份子给凤姐过生日,阖府上下从贾母、邢夫人王夫人、薛姨妈一直到底下的管家婆子、丫环们,人人都参与,这样算下来这笔钱也不少了。尤氏当时就算过,这样凑齐份子钱之后,足足可以热闹两三天了。

说着,早已合算了,共凑了一百五十两有余。贾母道:“一日戏酒用不了。”尤氏道:“既不请客,酒席又不多,两三日的用度都够了。头等,戏不用钱,省在这上头。”……

既然这事交给尤氏处理,要花多少钱办这个生日,尤氏自然心中有数。实际上,她第二天收到的银子还不是齐全的,她就已经把部分人的退回去了,说明她知道其实用不了这么多钱,一样可以把生日办好。

事实上呢,即使退了一部分钱,尤氏还是把这个生日办得有声有色。

展眼已是九月初二日,园中人都打听得尤氏办得十分热闹,不但有戏,连耍百戏并说书的男女先儿全有,都打点取乐顽耍。……

可见尤氏把预算掌控得很好。

2.尤氏比较体恤人,知道有的人手头不宽裕,减轻她们的负担。

贾母喜欢凤姐,一时兴起要凑份子钱给她过生日。既然是贾母发了话,别人也只有唯唯诺诺表示赞同。但实际上,有的人真的不一定出得起这个钱,有的人本来就和凤姐不睦,也不见得愿意出这个钱,只是贾母兴致很高,别人迫于无奈只能附和。

尤氏显然对贾府诸人的经济状况比较了解,也明白她们为了维护人际关系不得不打肿脸充胖子的苦衷。她退回的份子钱有平儿的,鸳鸯的,彩云的,还有周姨娘、赵姨娘的。

平儿她很明白,本身就是王熙凤的心腹,就私下人情而言,肯定早出了一份不小的礼钱。现在为了公家的摊派又要再出一份,尤氏显然觉得没必要。鸳鸯呢,算是尤氏卖的一个人情,毕竟王熙凤过生日不差这二两银子,而这也是鸳鸯两个月的月钱了。以鸳鸯是贾母身边首席大丫环的地位,她不必用这种方式给王熙凤做人情,也是说得过去的。彩云是王夫人身边的丫环,和凤姐交集不多,尤氏自然是觉得她不必凑这个热闹。至于赵姨娘更不用说了,本来和凤姐关系就不好,一个月月钱也只有二两,出这二两份子钱指不定心疼成什么样子呢,所以尤氏好人做到底,干脆把她和周姨娘的份子钱也一起退了。

看尤氏怎么对这两位姨娘说的:

尤氏道:“你们可怜见的。那里有这些闲钱?凤丫头便知道了,有我应着呢。”二人听说,千恩万谢的方收了。……

尤氏很清楚,两位姨娘手头没有多少钱。事实上退回她们的钱,她们也是很感激的。

3.借此表达对王熙凤抠门、阳奉阴违的不满。

贾母发起这个活动,本来并没有想得很周全,谁要出谁不出,谁出多少等等。但王熙凤一张巧嘴凑热闹,拉进来的人越来越多。比如周姨娘和赵姨娘,就是王熙凤自己说应该问她们一声的。谁都知道,这种情况下去问,人家还能说不出吗?只能咬牙答应每人出二两。

尤氏对王熙凤这种“有风使尽艃”的作风很有些不满,她当时就提醒王熙凤,不要做得太过。

尤氏因悄骂凤姐道:“我把你这没足厌的小蹄子!这么些婆婆婶子来凑银子给你过生日,你还不足,又拉上两个苦瓠子作什么?”

只是兴头上的王熙凤根本不听劝,还觉得尤氏言过其实。后来尤氏又忍不住说了王熙凤一回:

尤氏笑道:“你瞧他兴的这样儿!我劝你收着些儿好。太满了就泼出来了。”

可惜,正在风头上的凤姐根本没有“收着些儿”的意识。不仅如此,她还继续表现出两面派的作风。贾母体恤李纨寡妇失业,打算替她出她分下的十二两,凤姐赶紧拍马屁说李纨这一分她来出。但实际上呢,她压根没打算替李纨出这个钱,当尤氏去问她的时候,她先是转移话题说钱本来已经够了,后来尤氏说要去向贾母要,她又以开玩笑的口吻,半带威胁地要尤氏不要计较,否则改天她也一样会找尤氏麻烦。

凤姐儿笑道:“我看你利害。明儿有了事,我也丁是丁卯是卯的,你也别抱怨。”

尤氏当然知道凤姐为人。事实上即使不出李纨那份钱,已经凑齐的部分也是够的。但是尤氏就是不喜欢凤姐这种说一套做一套的风格,所以她当场就给平儿退钱了。意思也是很清楚:既然你王熙凤又要抠门又要做好人,那就不必剥削这些苦兮兮的下人了。不是说钱够吗?确实是够,那也不差这几个下人的了,退回去吧。

凤姐心中有鬼,对尤氏这样的做法也不能说什么。给平儿退钱的时候,尤氏还忍不住继续吐槽:

尤氏又道:“我看着你主子这么细致,弄这些钱那里使去!使不了,明儿带了棺材里使去。”

这话说得挺重的了,也算一针见血戳中王熙凤守财奴的死穴。但是凤姐理亏,对此也只能忍了。

以上是头条号“海阔天空诗酒花”的回答。欢迎在今日头条APP关注“海阔天空诗酒花”,图文、问答、视频,海阔天空随便聊。


海阔天空诗酒花


《红楼梦》凤姐过生日那回,贾母忽然心血来潮,提议由她带头凑分子给她生日热闹一回。


与别有深意与宝钗过十五岁生日那次不同,都由贾母自掏腰包二十两,但内外亲疏有别由此可见。

凤姐作为贾母的贴心豆瓣,显然老太太自个出三二百两来办,并不是问题。劳师动众要园子上上下下的人都来给凤姐凑份子,这是为了给凤丫头长脸,老太太的意思谁好不同意?谁要不出钱,就是不给老祖宗面子。


这好比大公司领导,来给职员当证婚人,礼金算不得什么,重要的是给新人面子,也有暗示他们是我的人的信息。本不打算参加婚礼的人,看在大领导面上来参加,厚礼之外对新人亦要会高看一眼了。

贾母这事办得相当有水平,作为大家族董事长,借机给凤姐表示了信任和喜爱,同时对她在荣国府管家的功劳与苦劳给予了肯定。

凤姐多聪的人啊,当然积极响应提议,趁机奉命大操大办风光一回,面子有了,实惠也有了,顺便敛点其营业外收入的浮财,自然不在话下了。


凤姐趁机拿老祖宗令牌收钱之外,还有个长远隐形的好处:以后狐假虎威办事,她拿贾母开道,只说是老太太的意思,大伙自然也容易相信。

特别还有一点则是,能凑上凤姐生日份子的人,表示亲密也算有头有脸的了,身份不高的丫头奴才,能出钱表明看得上够级别,如同跻身上流社会的慈善晚会,所以踊跃参加,比如袭人。

不想出的碍于贾母,忍痛出血。比如邢夫人,原本她是凤姐的婆婆,没有为小辈出钱的道理,按级别凤姐过生还要给她磕头。


可贾母是婆婆的婆婆,邢夫人不能忤逆老太太不孝啊,比着级比也出二十两,素日极吝恨铜之人,好不容易出了回血。

二十两银子至于富裕的王夫人倒不在乎,能讨婆婆欢喜,又能安抚凤姐,一个月的份银给侄女过生,当送份生日礼好了。

然而赵姨娘周姨娘就不同的,作为长辈出少了让人笑话,原本囊中羞涩,眼巴巴这二两银子一个月收入就没了。而鸳鸯袭人不过大丫头,一个是贾母心腹,一个是宝玉准姨娘,都是红人。


尤氏出身不高,作了贾珍的续弦,是宁国府当家太太。因贾琏偷娶尤二姐,王熙凤大闹宁国府,正讹了她和贾蓉五百两银子。但此时凤姐生日,她对凤姐关系尚好,虽恨其贪多恨少,未为周赵二姨娘「苦瓜瓤子」开脱。

但尤氏为人善良,对各人经济也清楚。原本凑了一百六十多两,由她操办足够了,所以知其难处者退了银子她们,也落个人情。


元元的天下


1、鸳鸯等人为什么要凑礼钱给凤姐过生日?

凤姐过生日,贾母一高兴决定效仿普通小家的方法全家凑份子给凤姐过生日,让她受用一日。

家母首先表态出20两银子,薛姨妈也立刻表态出20两,邢王二夫人紧跟着表示“我们自然不敢和老太太比肩,就出16两吧。”

贾府的最高领导人都发话了,其他人能不照办吗?

邢夫人厌恶凤姐摆在明处的,一看家母出钱了,立刻拿出16两。

更何况鸳鸯等这些下人呢?她们敢不给吗?而且,从书中的描写可以看出,鸳鸯和平儿凤姐私下的关系很不错,她从情感上也愿意出钱。

至于其它人,有这么一个巴结凤姐和老太太的机会还不赶紧表示下吗。

还有赵姨娘,平日恨凤姐到骨子里也是不情不愿的凑了份子钱。

还有一个细节很有意思,家母可怜李纨寡妇失业,要替她出份子钱,凤姐为了在老太太面前卖好,拦下了这一份份子钱,并且还表示要替几位小姐出份子钱(没记错的话一共加起来16两)。

这里可以看出,整个贾府森严的阶级制度,老太太随便的一句话引出了个人心中的小九九。

2、尤氏为什么还了部分人出的礼钱?

凑的分子钱交给尤氏办理一日宴席给凤姐庆生,尤氏欣然同意。

第二日下人将众人凑的份子钱交给尤氏,尤氏深知凤姐为人,故意数了一下钱数果然少了凤姐答应替李纨出的份子钱。

可见凤姐平日之为人,在领导面前邀功,背后却耍滑头。

尤氏故意去问凤姐,凤姐表示“你要再这么丁是丁卯是卯,明日还指望我帮你呢?”尤氏也就做罢。

其实尤氏肯定不是真的要这份钱,她是向凤姐表示“我知道你的猫腻,否则到显得我没本事”。

随后就有了题主的问题,尤氏一路把鸳鸯,袭人,素云等大丫鬟,以及赵姨娘等人的份子钱还了回去。

一方面显示出尤氏的为人比较有同理心,能够同情丫鬟姨娘的处境。

这也从侧面反应尤氏的出身应该不太高贵,她遭受过金钱的窘迫,才能在越升至贵族阶层时对丫鬟有同理心。要知贾府中其他贵族处贾宝玉外没有一人对下人有过同情。

另一方面也显示出尤氏性格的变通之处,或者俗话说的会做人。已经少了凤姐的16两,鸳鸯等人能凑几个钱,有没有意义不大,还不如还给她们卖个人情。


光阴缕缕醉


题主问题问得比较简单,我来延伸一下。这个题目出来的前提是,贾母要给凤姐过生日,平常机贾府里面生日过的也不少,每次大概都是大操大办的,过多了也觉得非常没趣,所以这次贾母就提出来说,故意要学学那些小家子凑份子的办法,大家一起凑个钱来给凤姐过生日。这其实也反应了贾母在生活中是一个有趣的人,她会积极主动的想一起好玩的招数。

考虑到凤姐平常很辛苦,荣国府一大家子的事,里里外外忙进忙出,她自己过生日难道还要她自己来张罗吗?所以贾母安排尤氏来张罗这件事情。既然是尤氏来张罗,那么凑份子的钱,自然是应该交给尤氏来操办。

尤氏是个精明人,拿着钱数了一数,就奚落了王熙凤几句,说她捣鬼呢,说好的要替老太太给李纨出的那份钱,结果却没有出,可见,王熙凤既在贾母面前卖了好,又在里李纨面前卖了好,自己最后钱也不用出,这才是真正的会做人的标记。

既然你王熙凤会做人,你以为尤氏难道不会做人?要知道她尤氏,可是贾氏家族族长的夫人,同时也是宁国府的当家主母,在宁国府里面,尤氏是一号女主,不像王熙凤在荣国府里面上面还有两层婆婆管着。

尤氏收了钱,我们来看一下他一共退了哪几位的钱?他先是在王熙凤那里把平儿的钱退给了她,后来到贾母那儿请安的时候又把鸳鸯的钱退给了她,到王夫人面前回话的时候又退把彩云的钱退给了他,最后看到王熙凤不在的时候,又把周、赵二位姨娘的钱也退给了她们。

从这一举动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来?

第一点,这位宁国府的当家主母特别会办事。鸳鸯、彩云、平儿分别是贾母,王夫人和王熙凤的特别助理,尤氏平时经常要找他们办事的,为了日常办事的方便,自然要对她们好。所以把钱退给他们,某种意义上就是为自己打点铺路,卖他们的好,方便自己以后方便行事。

第二点,我们也从中看到了有是的悲悯情怀。尤氏她不同于王熙凤,她出身于门户相对低等的家庭,至少不像王熙凤那样的大家族,她经历过父亲去世的生活的艰难,所以她跟王熙凤比起来,她对下人、底层的人又多了一份悲悯的情怀。在尤氏眼里面,一个月仅拿着二两月银的周姨娘和赵姨娘,二位就是那种可怜的苦瓠子,何苦为了王熙凤的生日要花掉他们一个月的月银?所以有尤氏主动把钱退给了她们。刚开始,周一良和赵姨娘还不敢收,尤氏跟她们说没关系,凤丫头要是知道了,有我呢?赵、周二位姨娘才千恩万谢地收了。由此可见,这二位姨娘平时也是被凤姐压迫得厉害。

就从这点来看我们就会对尤氏充满了好感,虽然她的身份现在已经非常高贵,刚才已经说过了,宁国府的当家主母加上贾氏家族的族长夫人,然而,尤氏人天性里面的对弱者的同情,这种情怀根本不可能出现在凤姐身上。对需要铺路时候的留有后路,她都考虑得非常周到,此举至今也值得我们在为人处事的过程中借鉴和学习。


苏小妮




尤氏退回鸳鸯等的钱,说明她能办事,会做人。

王熙凤过生日,爱热闹的贾母想了个新鲜花样:大家凑钱给凤姐庆生!并自己带头捐钱,贾母带头,谁不响应?!

这对那些趋炎附势者是件好事,可以借此表表忠心。但对赵姨娘周姨娘及丫鬟来说,有些两难,捐钱吧?月钱菲薄,捐了自己不够花呀。不捐吧,凤姐知道了,以后还不得给小鞋穿?!



第一,公私分明,银两当面点清。

贾母把承办权交给了尤氏:

“这件事我交给珍哥媳妇了。越性叫凤丫头别操一点心,受用一日才算。”

可以看出,贾母相信尤氏的办事能力。

尤氏其实办事能力不亚于王熙凤的人,只不过贾珍一手把持宁国府,没有她发挥的空间而已。

第二天丫头们把各房的银子都送到尤氏处,尤氏到王熙凤处点银子,她深知王熙凤是个鬼精鬼精、爱财如命的,因此将银两“当面点清”,贪财的凤姐露出了“小马脚”:并没有出当贾母面答应的李纨的份子钱!



第二,退鸳鸯、平儿、彩云三个大丫鬟的钱,表示对贾母、王夫人、凤姐三代主人的尊重。也是对这些“工薪阶层”的体贴。

王熙凤生日,上上下下一共凑了一百多两银子,这些银子在尤氏看来“两三日的用度都够了”,所以她没跟王熙凤计较,而是随即又把平儿、鸳鸯、彩云以及赵、周两位姨娘的都还了。

二两银子对王熙凤、尤氏等人来说不算什么,但对鸳鸯、平儿这些丫鬟来说,也是不小的负担。所以退钱时,大家都不加推辞,心照不宣的收下了,足见尤氏退的得人心。



第三,退赵姨娘和周姨娘的银子,表示了她的同情心。

二两银子对于尤氏来说,不过九牛一毛。可那是赵、周两位姨娘整整一个月的月钱!作为宁国府大奶奶,尤氏心地善良,对处于边缘状态的赵、周两位姨娘!地位卑微,月钱菲薄。所以她退钱时,说的话很暖心:

“ 你们可怜见的,那里有这些闲钱?凤丫头便知道了,有我应着呢。”

很小的一件事,但却看得出尤氏的精明善良和会做人,脂砚斋对她评价“论有德比阿凤高十倍……”说她心地善良,有德行!

尤氏退钱,退的是银子,收获的是人心和赞美!


我是《每天读名著》,原创首发。欢迎光临分享!敬请关注留言!谢谢您的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