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王熙凤刚做完梦,太监就来打秋风,难道她有先见之明?

黑白文章泽渊诗


贾府到后期其实已经陷入败落的危局,除了入不敷出的局面,而且太监们都敢时常来打秋风,面对这样的情况贾琏和王熙凤都疲于应对,可是却无可奈何。王熙凤甚至在梦里刚做到太监来打秋风,下太监就派人了,难道王熙凤有先见之明吗?

凤姐道:“昨晚上忽然作了一个梦,说来也可笑,梦见一个人,虽然面善,却又不知名姓,找我。问他作什么,他说娘娘打发他来要一百匹锦。我问他是那一位娘娘,他说的又不是咱们家的娘娘。我就不肯给他,他就上来夺有正夺着,就醒了。”……一语未了,人回:“夏太府打发了一个小内监来说话。”

王熙凤是府的大管家,她对贾府的实际情况十分了解,她虽然时常中饱私囊,可还是会尽到自己的职责,做好管家的事宜,王熙凤的梦不是空穴来风,而是这件事会有许多暗示。

第一,王熙凤不是有先见之明,而是这件事已经是日常

王熙凤做梦都会梦到太监到贾府来打秋风,可知这件事早就是很平常的事情,太监们在贾府荣耀的时候来过,贾珍还给了太监1000多两银子为贾蓉买了一个官。贾府败落的时候太监们来的更加明目张胆来贾府打秋风,他们来过很多次,王熙凤梦里都会担忧可知他们的行动太过分了。

这里贾琏出来笑道:“这一起外祟何日是了!”凤姐笑道:“刚说着,就来了一股子。”贾琏道:“昨儿周太监来,张口一千两。我略应慢了些,他就不自在。将来得罪人之处不少。

贾琏对太监们的打秋风很恼火却不得不对付,这一次面对夏太监派来的小太监王熙凤替贾琏应对 。如果夏太监贪得无厌要求过分的话,王熙凤自然有应对他的法子。

不过他这次只是想讨要200两银子,王熙凤当着他的面哭穷,让平儿用两个金项圈去卖了换来400两银子。拿了200两让小太监带走。除了夏太监此前已经来要过1200两了,这下他一共从贾府要走了1400两。

王熙凤的梦不是对事情未卜先知,而是因为这件事是平常之事,迟早都会发生,王熙凤的梦不过就是她的一种担忧罢了。

第二,王熙凤此次的梦非比寻常,暗示着元春在宫中失势

王熙凤这一次的梦境是很不同寻常的,如果只是平常的梦王熙凤不会特意跟大家说一说,肯定是她心中也有疑惑。这件事和宫里的事情相关,不是元春前来要锦,而是别的妃子前来索要,难道是暗示元春在宫斗中失宠,贾府同样要受到牵连。

旺儿家的笑道:“这是奶奶的日间操心,常应候宫里的事。”  

旺儿家的不能说什么,只能够宽慰王熙凤,她只是时常操心元春宫里的事情才会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可是这并不能够减少王熙凤的担忧之心。

王熙凤除了这场梦,在秦可卿将死之际她也曾经托梦给王熙凤,她给王熙凤交代了贾家要早点给自己留后路,还暗示元春将会封妃的好事。两次梦一连接,此次的梦也是为了警醒王熙凤,要小心宫中的事宜,元春可能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王熙凤有很敏锐的感觉,两次的梦境她只要一细想就会发现其中的牵连。元春封妃本来就是一件很突然的事情,后期她也并无任何受宠的迹象,如今她的失势也在情理之中。只是贾府一直处在一个很舒服的环境里,所以大家都没有意识到危机的存在。王熙凤把这个梦境告诉大家就是希望破解梦境的意义,可是众人还是依旧反应过来。

第三,梦境的实现,贾府的危机已现

梦境的实现就是贾府危机出现的一个警示,可是王熙凤很容易化解这个问题就又让这个警示变得无关痛痒,可不管贾府的人是否注意到危机的存在,贾府已经在败落之中。

贾府已经出现了很严重的财政危机,账房的钱已经不能够相互填补,贾琏都想到用贾母的钱来填补这个漏洞。在王熙凤诉说梦境之前贾琏已经同贾母的大丫头鸳鸯商量,让鸳鸯悄悄把贾母用不着财物拿出去换一些钱来填补漏洞。贾府如果还有别的方法可以筹到钱,也不至于会想到贾母身上,可知贾府的内部已经很困难了。

外部没钱,其实内部也没钱,王熙凤早就已经把众人的月钱拿出去放放高利贷来相互周转,可是如今面对众人的埋怨,王熙凤无法再做这样的事情,所以贾府内部很快也要弹尽粮绝了。

大家族最怕的不是失势,而是害怕没有自保的能力,贾府没势又没钱想要保护自己就很困难了。梦境就是贾府将会面对很大的危机,如今众人还未意识到贾府的危机,贾府的败落也只是迟早的事情。


小说红楼


《红楼梦》中,王熙凤刚说过自己做了一个太监打秋风的梦,外面就有人来报一个太监来打秋风,这不是王熙凤有预测能力,而是王熙凤这一阵子被太监打秋风打出阴影来了。



贾府与宫里太监曾经很是和谐过一阵子的,那是在贾元春晋级贵妃前后,秦可卿之死,宫中太监戴权前去吊唁,还主动卖官给贾珍。但是,到了后来,特别是老太妃死后,贾府却是任宫中太监勒索了,第72回,王熙凤与贾琏正说起夏太监拿了一千多两银子,周太监也张口要一千两银子的事,夏守忠就又派小太监来要200两银子,可见这时的贾府已经成为太监们的提款机了。



《红楼梦》讲究照应,这种照应不仅仅是伏脉千里,也有近在眼前,王熙凤刚刚做了一个被太监打秋风的梦,就有夏守忠打发了一个小内监来来要二百两银子,这样的照应很是让人心惊,这说明贾府的败落就在眼前了。



因为从王熙凤梦中太监索贿,到现实中的太监索贿,而且还那么频繁,这在在说明着元春已由宠妃坠入失宠的境地,如果元春的地位不保,那么贾家落败也就不远了


萍风竹雨123


红楼梦的梦中梦之一,第七十二回凤姐晚上做了梦,早上就有太监来打秋风,这是为什么呢?

凤姐说:"昨儿晚上,忽然做了个梦,说来也可笑:梦见一个人,虽然面善,却又不知名姓,找我说娘娘打发他来要一百匹锦。我问他是哪位娘娘,他说的又不是咱们家的娘娘。我就不肯给他,他就来夺。正夺着就醒了。"

这并不奇怪,在书中多次出现这样梦兆或言兆的情节,多是伏笔有一梦(语)成谶之效。

比如刘姥姥讲「雪下抽柴」的故事,贾宝玉正听得热闹,园子里就人叫"失火"打断了。忙乱搞定后,宝玉缠着要讲完,贾母以预兆不吉给烂尾了。

古人多迷信,常以突发事物预卜未来凶兆还是吉兆,这在《红楼梦》中屡见不鲜。

书里探春放风筝飘远,预示远嫁,海棠枯死预示晴雯死亡等。

以梦预言更是常事。凤姐亦做过几次梦的,最重要那次是梦见侄媳秦可卿来道别言家族兴衰之策,刚醒就听府中鼓响知秦氏气绝了。

而这次凤姐之梦灵验,尤有几层深意:

首先宫中太监来打秋风为常事,周公公的人去了,夏公公或周公公的人来,视贾府为肥肉纷纷想来捞一把。

(凤姐)一语未了,人回:"夏太府打发了一个小内监来说话。"贾琏听了,忙皱眉道:"又是什么话,一年他们也搬够了。"

凤姐正和贾琏说话,就有夏守忠派小太监来要二百两银子。凤姐无奈打发之后,和丈夫说起夏太监上次就拿了一千多两银子,周太监也张口一千两,由此见宫中太监简直是公然勒索了。

自老太妃一薨后一年,元妃即在宫中情形不妙,地位及及可危,大小太监们见皇帝脸色行事乘人之危,踩低奉高不停向贾家人勒索钱财。

贾府以元妃为倚靠,元妃失宠后,太监们小鬼得罪不起,只得送钱求平安。倘若元妃受宠,下人只有巴结的,怎敢如此放肆来去死要钱,略应慢点就不自在?

元妃省亲至老太妃一薨以前,都只写宫中各时节赏赐,至后春节的时候,宫中有赏来。其中写到贾赦只关心乌进孝的年货,说到宫中送点东西,回头打发送赏太监也差不多了。到这回元妃失势,只望家人退步抽身早了。

而之所以要写凤姐所作之梦,乃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为钱忧心。正如旺儿家所言:"这是奶奶日间操心,惦记宫里的事。”平日里用的多出的少,入不敷出令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精明能干的凤姐也犯愁了。

作为荣国府经理人,凤姐忙着抓银子填窟窿,窘迫之状十分明显了。


元元的天下


这个问题问得好,也确实是读红楼时容易疑惑的问题,而且也是最容易被赋予各种捕风捉影理解的一个情节。


其实,这个问题正好说明了作者曹雪芹生活实践经验丰富,确实有过经济困难阶段。


我们先来看王熙凤做这个梦的背景,看她是在什么情况下做的这个梦。


这个梦出现在第七十二回,刚刚为贾母办完八十大寿。这个寿宴办得很风光,“于七月二十八日起至八月初五日止荣宁两处齐开筵宴”,把王熙凤累出了血山崩。



表面的风光,背后却是贾府财政的捉襟见肘,贾琏急着找鸳鸯把老太太的东西盘出来去典当应急,王熙凤更是说出了办寿宴时的为难:“太太急了两个月,想不出法儿来,还是我提了一句,后楼上现有些没要紧的大铜锡家伙四五箱子,拿去弄了三百银子,才把太太遮羞礼儿搪过去了”。


王熙凤是当家人,有过当家经验或者做过财务经理、创业者就非常清楚这种感受,在流动资金严重不足时,内心非常焦虑,老是担心哪里钻出一笔计划外的费用来。



于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王熙凤便做了这样一个梦。


昨晚上忽然作了一个梦,说来也可笑,梦见一个人,虽然面善,却又不知名姓,找我。问他作什么,他说娘娘打发他来要一百匹锦。我问他是那一位娘娘,他说的又不是咱们家的娘娘。我就不肯给他,他就上来夺。正夺着,就醒了。


那么,为什么一定是做与宫里娘娘有关的梦呢?因为别的费用可拖,可想办法敷衍,唯独宫里的事是不能推脱的,也是最担心最害怕的。



由此可知,这个梦非常符合王熙凤当时的焦虑心理,这也说明曹雪芹很懂人物心理。


但是,昨天晚上刚做完这样一个梦,今天就真的有宫里人来要钱了,这也太巧合了吧?


这就是墨菲定律:怕什么偏偏就来什么。


其实,王熙凤的梦和太监来要钱这两件事并无关联,梦只是说明王熙凤的焦虑与担忧,太监来要钱则是墨菲定律的体现。即使王熙凤不做这个梦,太监也会来要钱。



这两件事,都是为了表现贾府已走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末日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