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陲小城的“绿衣”战士

四月的绥芬河依旧飘着雪花,疫情也像阴霾一样笼罩着这个边陲小城。而在这片阴霾中,有一道忙碌的身影深深地印在邮电小区与建委小区居民的心中,他是小区检查关卡的守护者,许多居民只知道他是一名邮政人,大家都称他为“关主任”。“关主任”名叫关宏宇,是绥芬河市邮政分公司办公室主任,也是绥芬河市邮政分公司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的成员之一。

关宏宇在检查关卡为居民测量体温

随着境外输入病例的不断增加,作为口岸城市的绥芬河疫情愈加严峻,坚守小区的任务更成为一个持久战。绥芬河市邮政分公司肩负起了邮电小区与建委小区24小时不断岗的监管工作。四月的绥芬河还未春暖花开,昼夜温差达到20℃左右,特别是到了夜晚,寒风刺骨。为了能够让一线员工有充足的休息时间,关宏宇主动承担起小区夜班的值守工作。每当夜班执勤时,他总会提前来到值守岗位替换前一班值守的员工,并嘱托他们回家注意安全。为避免值守员工感冒,关宏宇总是每天将烧好的热水带到小区执勤卡口,为值守员工们送去温暖。

疫情面前,他是认真负责的小区“检查员”,不漏一人、科学严谨。在疫情愈发严峻的时刻,别人都恨不得把自己严严地关在家里,可关宏宇却在社区之间东奔西跑。别人都说他傻,可就是这个有点儿傻的邮政人,在默默地用行动保障着身边人的安全,守护着社区居民的安危。他说:“我只是想为绥芬河抗疫工作出一份微薄的力量,如果我们每个人付出一份努力,疫情必定很快被我们打败。”

疫情面前,他是单位的“好后勤”。“关主任,今天小区晚班执勤咋还是你呢?”“关主任,我们支局的口罩告急!”“关主任,投递员需要医用手套。”“关主任,生产场地的消毒液不够了”……“关主任”成了同事们眼中的“万能钥匙”,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有关宏宇的身影。一有时间,关宏宇就到营业窗口,生产一线检查防护用品是否短缺,发现有的营业所口罩用不上几天了,有的生产场地消毒液快用完了,他联系亲属、战友、朋友跑遍了小城所有的药店,一点点地凑、一遍遍地搜寻,终于筹集到了防疫物资。看到营业员们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下工作,关宏宇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像个孩子似的开心地笑了。

为保障员工的生命健康,关宏宇为他们搭建了一道人工屏障

营业网点复工前,关宏宇注意到包裹台席是与客户直接接触的岗位,简单的防护根本不能完全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于是,他立即去购买了塑料布将包裹台席与客户区域完全隔离,最大限度地减少员工与客户直接接触。为了员工的安全,他成了爱唠叨的“老大妈”,每天出现在网点和生产场地时,他都会一遍遍不厌其烦地嘱咐员工认真做好每一个防护步骤,要科学防控,消毒工作一定要达到频次及深度。一天下来,关宏宇一刻也不得闲,这边刚忙完,一转身又跑到办公楼区域,拿着喷壶为每一处角落消毒。在他的心中,“家人们”的安全总是排在第一位。

4月15日,关宏宇接到上级通知,16日凌晨将有一批湖北捐赠的医用物资由邮政车辆运往绥芬河。他迅速联系人手安排部署第二天的接卸任务。天刚蒙蒙亮,关宏宇就赶到单位,带领员工们严阵以待,准备迎接抗疫物资的到来,全力保障邮路运输畅通。在疫情捐赠物资仓库,关宏宇和邮政兄弟们挥汗如雨,一干就是几个小时。没有时间喝水,带着口罩呼唤困难,这些都没有阻碍他们行动,因为他们在与时间赛跑,每一分每一秒都可能关乎着一个生命。

疫情的阻隔让关宏宇近3个月没去看过年迈的父母了,甚至更久的时间没有陪伴过孩子玩耍和学习,家庭的担子也落到了妻子的肩上。每当儿子用期盼的眼神问妈妈:“爸爸什么时候能回来陪陪我?”妻子总是笑着对儿子说:“爸爸在抗疫一线,他在保护我们和更多人的安全。”知道了自己的爸爸是保护许多人安全的“大英雄”,儿子经常在电话里对他说:“爸爸我为你自豪。”此时的关宏宇既愧疚又欣慰,他十分感谢家人对自己的理解和支持。

“逆行”是一种勇气,更是一份责任担当,关宏宇带领着他的同事们用行动诠释和书写了绥芬河邮政员工在疫情面前迎难而上、忘我工作的高尚情怀,正是有了许许多多像关宏宇一样平凡却时刻为爱付出的人,让这座边陲小城的人们时刻能感受到绿色的希望。瞧,那穿梭在大街小巷的绿色身影,那是一种生命的颜色,是一种爱的力量,这一道道绿色的身影被小城的人们称为边陲小城的“绿衣”战士。(张丹丹 苏雅萍)